書名: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作者名: 何淑珍本章字數(shù): 1745字更新時間: 2022-03-30 11:05:56
●第9封信
○黃鶴高飛了
彬:
今日是端午節(jié),我像每年一樣,上香時把粽子放在祖先神臺上,做節(jié)日祀祭。阿娘過身之后,讓她有“安身之所”,我家便開始供奉祖先了。數(shù)十年來每有節(jié)日,我都是如此供奉的,讓她身故后真的“魂歸有托”了。至于死后是否真的有靈魂不得而知,既是許諾了家姑,便該遵守,所以祖先神樓上每日鮮花、生果、香燭我從不間斷,視死如生地默默供奉著,只是讓她走得安心,這點相信你是非常認同我的。以后我一定仍會繼續(xù)遵守我的信諾而不會改變,何況現(xiàn)在還有你和他們同在一起?,F(xiàn)在你應該在她身邊侍候著他們而感到無憾吧?
從去年九月九日你離開我后至今已有大半年了。在這九個月的時間里,無論我們的睡房或樓下“繼圃齋”書室,你所有的一切我一成不變地擺放著,替你打掃著,仍是去年你走前模樣。每日我上香時,只見掛在神臺旁邊金婚時你拍攝的照片向我微笑著,但無論如何我卻笑不出來了。
寫字臺上依舊放著你去年練習寫的書法,“昔聞洞庭水,今上黃鶴樓。黃鶴高飛去,空余黃鶴樓”及“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兩幅詩句,好一句“煙波江上使人愁”!對此我真感慨良多,愁上心頭!
我感覺你只是出遠門,仍沒有回來,默默地期待著你會回來,但昔人已乘黃鶴去,一去不復返了,只留下空蕩蕩的大書齋。我也不知在等什么,每日只是慣性地整理著,癡癡地等待著!
當日你偶然寫下的“黃鶴高飛了”,或許因你自覺身體已日漸衰弱,時日無多,因而有感寫下吧!又或許你寫下想告訴我,你已一去不復返,真的走了,只為減少我日后癡念。
彬,你走后這段日子,我不知時間過得是快還是慢,想起去年九月九日在床邊目睹你走的那一刻,時光倒流下恍似是在昨日;回憶起端午節(jié)一家人圍桌食粽子的溫馨時刻,時間仿佛又回到眼前。但在那遙遙無期的等待中,大半年的時間,我已像度過半個世紀一般,度日如年啊,日子真難過!
靜中細思量,我真的非常羨慕你,你真的有福氣,你已“追尋到那無盡的深情,亦追尋到那永遠的光明”,你想做的或想得到的,你都一一做到了,亦得到了。你的老朋友都羨慕著你,認為你此生應無憾,也該滿意了!其實你是最幸福的,正如美芳說,你得享高壽之余尚能在臨終的時候,清晰地事事自我愜意安排,更能在毫無痛苦中有尊嚴地瀟灑而去,而且在患病時一直有至親妻子、兒媳在旁悉心照顧。這種福分,何等難得!學生對你也有此感受。教我又怎能不羨慕你?

●“繼圃齋”每日上香時,只見掛在神臺旁邊金婚時你拍攝的照片向我微笑著,但無論如何我卻笑不出來了。
想我自幼孤苦伶仃,劫難頻頻,不致成為餓殍,已是上天眷顧。俟結(jié)婚后本期望著有夫相伴,攜手到老;更望收殮時,丈夫能在我襟前別上一朵花,已無憾矣。怎料事與愿違,你竟早舍我而去,自感福薄緣慳當不及你,更不敢諸事冀求,只祈望日常生活也能自行處理,不致連累兒媳,更祈求上天賜我有尊嚴地“笑看死亡”而去,其余則別無所求!彬,你在天之靈,得保佑我了。
其實,活著的起碼條件,應具備喜、怒、哀、樂的諸般情緒,更應該有思想、有感情、會愛、懂愛、會笑、會哭、能食、能走、能動、有人生目標,那才有意義。如果這些條件統(tǒng)統(tǒng)都失去而僅剩余一個軀殼的話,那是多可悲、多痛苦、多難受。我想,那比死更難堪、更可憐、更可怕!
所以在羨慕你之余,我更是非常懼怕,我怕日后記憶力日漸衰退,腦中空白一片,不能自主。更怕腰腿因舊患變差,行動不得。失能、失智的情況,是比死更可怕,我真不愿那樣痛苦地活著。
近日每每有傷春悲秋的低落情緒,更感有林黛玉之悲觀情懷,動輒傷感,想起黛玉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想起今日自己對你心情,情況恍如黛玉之葬花,他人甚難理解,更傷感他日的自己將會變成怎樣。正是花落人亡兩不知!對此難免有所悲慟感觸。
不管怎樣,在我還有思想、還有記憶,還可以走動的時候,不管別人如何看、理解不理解,只要你明白我,知道我心意,那就夠了?!袄^圃齋”,我會依舊如以前替你守護著。雖說昔人已乘黃鶴去,但書齋中每一個角落,你的每個蹤影,仍歷歷在目,時時刻刻停留在我心坎里。
唉!滿胸愁緒,也惹得你傷感了!
不說了,下次再聊吧,祝好!
淑珍
二○一七年五月三十日端午節(jié)
新澤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