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晚清文學的再認識

鄭家建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

晚清文學,學術界有時又稱它為近代文學,是五四文學很重要的歷史背景。第一代中國現代作家是成長于晚清歷史語境之中的。沒有晚清,何來“五四”?這不是一個故弄玄虛的提問。五四文學的許多問題,根源都在于晚清文學的歷史語境。晚清文學存在著多元復雜的文學觀,比如,梁啟超的文學觀,就是基于一種啟蒙的立場。梁啟超的新民體散文,是晚清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晚清文學的研究,中國文學將重新建立一種更加多元開闊的文學觀。“五四”以來,人們對于文學觀念的理解日益狹隘化,較多地從抒情的、審美的視野來看待文學。對晚清文學的再認識、再研究,將為重建一種大文學觀找到充沛的歷史資源。

研究晚清文學要認識以下兩點。

首先要認識到,這是一個變革的歷史時期,可以透過晚清文學了解中國知識分子內在的精神變化。在這個變革的轉型時代,他們的心態與思想的變化及其痛苦,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龔自珍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士大夫,在去世之前,他就很敏銳地感覺到這個世界將要面臨巨大的變革,這是一個典型的精神個案。晚清士大夫是如何感覺到周圍世界正在醞釀著變革?對變革的預感和壓力,又是如何成為晚清知識分子的普遍情緒?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晚清知識分子中,還形成了一種很獨異的精神類型,那就是烈士意識(張灝語)。比如譚嗣同,他完全有別的命運與出路可以選擇,但是,他寧愿選擇以自我犧牲來喚醒變革的訴求。這種強烈的烈士意識,可以透過許多晚清仁人志士的書信和日記讀出來。林覺民的《與妻書》讓人驚嘆不已,在臨危就義的前夜,一個人既能如此的一往情深,又能如此的理性清醒,這兩種非常極端的情緒,竟然能在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中如此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精神的奇跡。在晚清知識分子的烈士意識中,就常常包容了這兩種情緒。除了譚嗣同之外,秋瑾也是如此。

我認為,這代人比“五四”一代人在精神世界上更有意思:極端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與極端的感情主義、主觀主義,這兩種極致化的情感在他們的內心世界中居然可以有機地融合。在這個意義上,晚清知識分子的心理特質和精神特質,在中國知識分子精神譜系中,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

從文學變革的層面來看,晚清文學正處于文學自身的轉型期,對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倡導,對其所引發的文體變革的歷史過程和復雜性,今天的研究仍然顯得很不夠。在我看來,如果沒有梁啟超對新文體的倡導,現代散文的產生與發展將是另一種面貌。

傳統小說是通俗的閑書。到了近代,小說地位提高了,成為思想啟蒙運動中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這種文體意識的轉型對現代文學的影響十分深刻。可以說晚清文學開啟了文體意識轉型的歷史過程,當然,晚清只是一個開始,并不是文體意識轉型的完成。

其次要認識到,這是一個打開國門的歷史時期。西方文學影響了晚清文學的進程,這個影響究竟達到怎樣的程度?如何影響?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還很不夠。晚清有兩個福建人,嚴復和林紓,他們分別對近代中國思想和文學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嚴復對進化論的譯介,為近代中國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林紓的翻譯給了近代中國人一種全新的抒情方式。但是,對這兩個人的研究,都做得很不夠。

在晚清文學中,中西文化交流之間存在著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迎與拒、吐與納的復雜性,這是十分敏感并且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今天的拉丁美洲文化和非洲文化也遇到同樣的歷史文化語境。

在晚清歷史語境中,當強勢文化進來時,晚清的知識分子則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著外部世界。此時,他們的內心是很復雜的,既有自大、固執,更有焦慮和不安。從他們的日記、游記、書信中可以看到,此時他們的意識世界充滿著光怪陸離,他們是在一個復雜的、動蕩不安的情況下,看待外部世界、認知外部世界的,同時進行著自我調適和自我認同。這種情形,讓我想起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部小說寫出了廣大拉丁美洲知識分子在西方文化入侵之后,內心如何變得動蕩而復雜。馬孔多這個小鎮以一種怪異的方式抵抗、吸收西方文化這一與其傳統文化格格不入的價值觀,這一過程充滿著荒誕、奇跡和悲劇。

研究晚清文學,在方法論上,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建立大文學觀。晚清文學并不以追求審美的價值為目的,更多的是基于啟蒙與變革的訴求。比如,出使英國的郭嵩燾日記,從審美的角度而言,并沒有什么可研究的,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卻十分有意思。他的日記不像郁達夫的日記那樣,記錄著個人的悲歡離合,主要是記錄自己對新世界的認識與困惑,以及困惑之中對中國晚清文化的再體認。因此,對晚清文學的研究要建立大文學觀。

第二,建立一種復雜認知。晚清文學從來沒有給出答案,總是充滿未完成性的認識,它的意義在于呈現了許多問題,令人困惑和不安,這是一個布滿困惑的歷史沼澤地。當時的人們所面對的問題很多,困惑也很多,而回應的方式卻很笨拙。如何闡釋這種歷史的纏繞性,需要有對復雜性的認知。一般地說,剛打開國門,知識分子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既有新鮮感,更有不安和疑惑,這必然是一個問題叢生的時代。對于這種時代的思考與研究,需要歷史哲學與文化哲學相結合的理論交匯和理論視野。

第三,建立一種未完成的觀念。晚清文學是一個萌芽,它在生長之中,也必然是一個存在不少缺失的時代文學。在晚清,把文學作為推動變革的工具,使文學的功能煥發出新生的、萌芽的力量,充滿變革的勇氣和沖動,然而,這樣就又把文學工具化了。作為一種啟蒙的工具,文學更多地被賦予理性的意義,都深深地刻上工具論的烙印。因此,在這一時期,文學無論在審美創造還是在觀念形態上,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結構。這是一個轉型的時期,不僅是思想的轉型,也是精神結構和文體意識的轉型。這個過程必然是艱難曲折的,一定包含著新和舊、傳統和現代、本土和外來的矛盾,這種各要素之間的矛盾性,不是簡單的一次就能解決的,其中有著許多的中斷和反復。

在我看來,正是這樣一個充滿博弈與沖突、充滿連續與中斷、充滿繼承與轉型的晚清文學,孕育著五四文學一系列深刻的思想萌芽和精神新生。因此,沒有晚清,何來“五四”?應是題中應有之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呼和浩特市| 田阳县| 马尔康县| 灵川县| 抚顺市| 湘乡市| 阿合奇县| 平昌县| 博野县| 南昌市| 信丰县| 镇雄县| 扎赉特旗| 招远市| 长白| 湖州市| 海南省| 金昌市| 荔浦县| 独山县| 河曲县| 道真| 子洲县| 策勒县| 石河子市| 嘉义县| 长白| 丹凤县| 昌平区| 达日县| 镇康县| 丹江口市| 永城市| 溧阳市| 浮梁县| 泽库县| 邹平县| 无为县| 石嘴山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