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會議事
書名: 隋末之逐鹿天下作者名: 一包黃果樹本章字數: 3029字更新時間: 2022-04-21 00:17:46
金鏞城,李密剛剛與眾人商定了大事之后,已經是子時時分了,李密攻打洛陽不下,損兵折將,心情頗為不佳,這時,他又得到了消息:單雄信逃回來了。
李密立刻召見了單雄信,當他聽說秦叔寶投降了洛陽朝廷,而且羅士信沒有死,反而成為越王楊侗的心腹的時候,李密十分憤怒。
羅士信、秦叔寶在張須陀死后,依附裴仁基,根本不受待見,時常缺衣少糧。李密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便提拔了秦叔寶、羅士信、程知節等人,引為心腹,待他們不薄。
可是,即使待他們不薄,這些人,還是反叛了!哼,當真是三姓家奴,先是張須陀,后是裴仁基,現在又是洛陽朝廷!難道,我李密對他們還不夠好嗎?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們離開?
李密踱步,忽然又想到單雄信這個時候逃回來,時間點上,與別人不同,這其中莫非有什么蹊蹺?根據程知節、裴行儼的稟告,此外李密還詢問過其他士兵,確信秦叔寶、單雄信都是被困在上春門以內。
如今,秦叔寶選擇了投降洛陽朝廷,單雄信是如何逃回來的?
李密瞇起了眼睛,仔細地打量著單雄信,見他渾身浴血,身上的戰甲已經是破爛不堪,整個人也十分憔悴,臉上帶著劫后余生的慶幸。看神情,不像作假,只是如何逃回來的,值得深究,值得深究吶!
李密走上前去,輕輕拍了單雄信的肩頭,道:“你能從洛陽城中逃出,是瓦崗之幸,這一路上,你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罷!”
單雄信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畢竟他如何逃脫這事,他并未告訴李密,因為這個解釋,不太合理,所以他只是說他在亂軍中裝死,躲過一劫。此刻,李密如此說,單雄信只得拱手施禮退下。
李密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眼中殺機頓現。這個單雄信,顯然說話,有所隱瞞!只是,李密暫時無法確認單雄信究竟隱瞞了什么。這讓李密十分不安。當初他肯留下與翟讓交好的單雄信、徐世勣等人不殺,是因為瓦崗軍中,翟讓的部下不少,他需要有單雄信、徐世勣等人安撫翟讓舊部,讓瓦崗不至于四分五裂。
但是,李密無時無刻不在提防翟讓派系勢力的反撲,他將徐世勣調離瓦崗權利中心,就是想要逐漸削弱翟讓舊勢力在瓦崗軍中的影響。說到底,他對單雄信、徐世勣的忠心度,十分懷疑。但如果,真如單雄信所言,秦叔寶投靠了洛陽朝廷,再加上一個羅士信,那么,程知節有沒有反叛?
這人心吶,真他娘的靠不住!靠不住啊!!
洛陽,楊侗經過一夜的休息,精神已經養足。天色微亮,楊侗在宮女的伺候下,起身洗漱,用過了早餐之后,楊侗朝著乾陽殿走去。
楊武軍打著燈籠,在前引路,楊侗看著他的模樣,若有所思,有了軍情處,是不是該弄個東廠西廠,又或者是錦衣衛之類的存在?費曜的忠心,毋庸置疑,但軍情處首創,費曜未必會把事情做好,或許需要有人給他分擔一些事情。
想著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到了乾陽殿門外,群臣已經在等待著,隨著楊武軍的一聲高喊,楊侗步入乾陽殿,群臣聽見越王來了,忙躬身施禮,齊聲叫道:“恭迎殿下!”
楊侗緩緩步入乾陽殿,放眼看去,群臣之中,有人精神抖擻,有人萎靡不振,有人低著頭,有人看著前方。楊侗走到龍椅前的時候,沒有發現王世充,想來短短數日,他還沒有召集舊部,就連段達、段瑜這兩人,也尚未回到洛陽。
楊侗坐下,抬抬手,道:“眾卿平身。”
楊武軍在一旁,垂手而立,眼簾低垂,他雖然年紀輕,但跟在段瑜身邊多年,居然也有了幾分沉穩。楊侗余光掃過他,多了幾分滿意。
“眾卿,昨日李密圍攻洛陽,全耐洛陽軍民奮力抵抗,孤已經下令,論功行賞。元愛卿處理此事,戶部那邊,準備好錢帛,安撫戰死士兵家屬。”楊侗吩咐。
民部尚書韋津立刻上前,道:“殿下,民部這邊,錢帛倒是不缺,就是缺乏糧食。”
東都洛陽缺乏糧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長期被李密圍困,東都洛陽的處境十分艱難。雖說去年楊侗趁著還掌控著洛口倉的時候,運送了大批糧食進城,但洛陽城人口百萬,消耗極大,恐怕再有兩三個月,洛陽就會糧盡。
“再缺乏糧食,孤的承諾也不能更改,該給的賞賜,絕不能少。至于糧食,還是有辦法的。”楊侗不說什么方法,只是如此說道。
韋津只得答應著,然后退下。
“皇甫愛卿,李密雖然退卻,然亡洛陽之心不死,你仍然要部署好洛陽城防。”楊侗吩咐。
皇甫無逸面帶一絲難色,應了一聲。他原本只是右武衛將軍,提拔為代兵部尚書,確實有些拔苗助長了,他的才能還不足以統攬全局。
楊侗說了這些事,又聽群臣匯報了一些消息,日頭已經升起,冬日的太陽,雖然不暖,但看見了,總是讓人覺得舒服,整個人的心情,也變得好了許多。
尚書右司郎盧楚走了過來,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道:“殿下,微臣盧楚有一言。”
楊侗定定地看著他,回憶起來了。這個盧楚,剛正不阿,執法森嚴。后來王世充造反,皇甫無逸勸他逃走,盧楚卻說,與元文都有約,若國家有難,當共赴之,于是身死,被砍成肉醬。
這個人,倒是可用。楊侗想著,便道:“盧愛卿,有何要事?”
盧楚道:“殿下,微臣聽說元府卿有一女,相貌端正,賢惠溫雅,殿下當納之為妃。”
這話一出,元文都心情復雜,他忠心愛國,自然不會舍不得一個女兒,只是若是如此,他就成了皇親國戚了。
群臣都在議論著,乾陽殿中,登時響起了聲音。
“肅靜!”楊侗使了一個眼神,楊武軍立刻說道。
“孤年級確實不小,娶妻生子也是人之常情。”楊侗緩緩說道,他猜想,盧楚或許是得到了母妃的暗示,這才在朝會之上,說了出來。
楊侗忽然覺得,這倒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孤也聽聞,王卿家有一個侄女,十分賢惠,待王卿家回京,宣他來見,孤要看一看,他的侄女如何。”
“另外,孤同樣聽聞,裴仁基有一個愛女,同樣是個良配。孤有意納她為妃!”
如果說前一句話還算正常的話,后一句就讓群臣吃驚了。畢竟王世充如今還是大隋的臣子,納他侄女為妃,有著籠絡之意,這在帝王家是稀疏平常的事。
可是裴仁基不同了!裴仁基現在投靠李密,其子更是李密的內軍驃騎四將之一,足見李密對其十分信任。殿下有意與裴仁基聯姻,莫非是離間計不成?可是這離間計,拿到朝會上來說,豈不是兒戲?
群臣表情各自不同,楊侗卻笑了起來,道:“諸位愛卿,此事就如此定了。散朝!元愛卿、盧愛卿,你二人留下!”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最終施禮退了下去,走出乾陽殿,各自議論紛紛,殿下,究竟想要做什么?
楊侗留下了元文都、盧楚,眾人退走,楊侗這才問道:“元愛卿,可否舍得愛女?”
“微臣惶恐!”元文都說著,就要跪下。
越王要迎娶臣子之女,這是何等的榮耀?更何況他忠君愛國,豈有拒絕之理?只是,殿下一下子就要納三個嬪妃,這讓元文都擔憂,越王殿下,年紀輕輕,嘗到了好處,會不會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若是天下太平之時也就罷了,偏偏如今的大隋朝廷,風雨飄搖,西京大興已丟,洛陽可不能有失了呀。
“元愛卿,此事是私事,你無需如此。孤只問你,是也不是?”楊侗問道。
元文都施禮,道:“小女貌丑,更兼無德,若得殿下垂青,是元氏一門榮耀,微臣自當效仿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楊侗擺擺手,搖頭道:“天子遠走江都,大興城已經落入賊手,這大隋,恐怕日后只能靠孤,孤該做什么,自然清楚,你無需擔憂!”楊侗聰明,哪能不知道元文都的話里話外,是要他不要沉迷美色?
元文都聽了這話,道:“微臣惶恐!”心中,卻是定了。
“這樣,等賊兵稍退,洛陽安穩,再擇良辰。”楊侗做出了決定。
“微臣遵旨!”元文都說道。
楊侗又看著盧楚,道:“盧愛卿,孤知道你剛正不阿,即日起,洛陽政務,就交給你打理,凡是有人不尊法令,無論任何人,你盡可處置,出了問題,孤給你擔著!”
盧楚忙道:“殿下信任,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不容宵小作祟!”
“嗯!”楊侗滿意地點點頭,這時,已經將近響午,議論軍機,數個時辰一晃而過,楊侗便回到了寢宮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