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預料中的激辯(二)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36字
- 2022-04-21 00:50:16
“宣。”
在接過了徐恩轉呈上來的奏本之后,太宗也沒管群臣們是怎個反應,埋頭便翻閱了起來,這一看就足足看了一刻來鐘,而后方才一揚手,朗聲吐出了個字來。
太宗這么道口諭一出,群臣們的臉色頓時便精彩了起來,沒旁的,概因這等毫無置評的態(tài)度就意味著一件事,那便是太宗已然認可了趙文振所奏之事,這無疑是天大的恩寵來著,自由不得群臣們不多上幾分思量的。
“諾!”
值此太宗有令之際,徐恩可沒工夫去理睬群臣們各異的心思,于朗聲應諾之余,緊著便拿起了奏本,抖手間便已攤了開來,略一清嗓子,朗聲宣道:“臣,左武侯衛(wèi)右郎將趙彥有二事啟奏陛下,一曰:以標點符號行斷句之實;二曰:科舉革新事宜……”
標點符號放之后世,固然是爛大街的玩意兒,可在此時,卻是那么的新穎別致,眾朝臣們很快便都被吸引住了,可也有人例外,這不,太子越聽,臉色就越是難看,他倒不是真的聽不出標點符號的妙用,僅僅只是不愿見到趙文振大出風頭罷了,只是礙于身份,他顯然是不能親自下場去提啥反對意見的,只能是憤憤地沖著侯君集、史大奈等嫡系心腹們使了個眼神。
“……,如上以聞。”
趙文振的折子可不短,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饒是徐恩中氣足,待得宣到了末了,嗓音也自不免發(fā)顫了去,好在總算是勉強堅持到了最后。
“陛下,微臣以為此皆歪理邪說也,殊不可取!”
徐恩話音方才剛落,這都還沒等太宗有所表示呢,就見殿外一名綠袍官員已大步搶了進來,赫然是侍御史(從六品下)鄭博。
“卿何出此言?”
太宗向不以言罪人,哪怕鄭博的話并不中他的意,太宗于問話時,依舊是一臉的和煦之色。
“陛下,圣人經典豈可肆意增刪,此誠大逆不道之罪也,請恕微臣不敢茍同!”
鄭博就是太子座下的一條惡犬,太子說咬誰,這廝就咬誰,下嘴絕對兇殘,這不,一上來就給趙文振扣上了頂大逆不道的大帽子,真不愧他惡犬之名聲。
“哦,趙卿對此可有何要說的么?”
太宗顯然沒興趣跟鄭博解釋那么許多,很是隨意地便將問題丟給了趙文振。
“回陛下的話,微臣能說的、要說的,其實在奏本里已經說明了,不過考慮到鄭御史理解能力有限,微臣便說得淺顯些也罷,眾所周知,圣人著書立傳之目的在于教化百姓,但凡有利于此者,皆符圣人之道焉,標點符號之推廣便是如此,微臣實不知何來的大逆不道之罪?”
俗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那就得被人騎,似這等朝堂之爭,那是斷然退讓不得的,尤其對于初次上朝的趙文振來說,就更是如此了,在明知對方就是在刻意找茬的情況下,趙文振自然不會客氣,不帶臟字地便貶損了鄭博一把。
“狂悖,趙彥,爾安敢自比圣人,當真好膽!”
一聽趙文振如此說法,鄭博登時便怒了,要知道他代表著的可是太子,往昔,但凡被他彈劾的官員,無不誠惶誠恐,唯獨趙文振居然敢當眾跟他較勁,是可忍孰不可忍,心火一起之下,鄭博不管不顧地便呵斥了趙文振一句道。
“鄭御史于君前妄言若此,莫非是失心瘋了么?”
旁的官員怕鄭博,那是在顧忌太子,可趙文振連太子都不怕,又哪會將鄭博這等跳梁小丑放在心上。
“你、你……”
鄭博萬萬沒想到趙文振真敢如此不留情面,氣急敗壞之下,一時間竟是不知該如何應對方好了。
“好個牙尖嘴利之徒,任你如何虛言狡辯,也改不了妄圖增刪圣人經典之事實?!?
眼瞅著鄭博不是趙文振的對手,立馬又有一名紅袍官員悍然從旁閃了出來,赫然是太常寺少卿梁瀧。
“呵,這位大人在說氣話時,也沒忘了話要一句一句地說啊,既如此,將圣人教誨百姓之言句讀分明又有何錯呢?難不成在您看來,圣人說話都無須打頓的么?”
這才是第一次上朝而已,大多數(shù)朝臣于趙文振來說,都陌生得很,梁瀧自然也不例外,不過無所謂了,趙文振根本懶得去問明梁瀧的身份,一聲輕笑之余,毫不客氣地便將梁瀧的呵斥頂了回去。
“哈哈……”
“呵呵。”
……
趙文振這話說得很是有趣,看熱鬧的君臣們當即都被逗得笑了起來,個中又屬太宗笑得最是爽朗。
“陛下明鑒,微臣以為某些人之所以食古不化,并非不知標點符號于句讀分明的益處所在,不過只是試圖攔阻寒門士子之崛起罷了,此實為知識壟斷,最是可恥,有悖圣人教化百姓之初衷也,微臣實難以茍同。”
不就是扣帽子么,這等本事,趙文振可是一點都不差,他根本沒等梁、鄭二人回過神來,轉手便是幾頂大帽子反扣了過去。
“諸位愛卿莫要再爭了,這標點符號,于朕看來,是挺好的,推而廣之,當可少上不少歧義,校正經典一事,就交由孔祭酒來主持好了?!?
被趙文振這么一說之下,梁、鄭二人頓時大怒,各自張口欲要反駁,卻不曾想都還沒等他倆把話說將出來呢,太宗已一擺手,就此來了個一錘定音。
“微臣遵旨!”
孔穎達剛直卻并不古板,早在聽徐恩宣讀奏本時,心下里其實就已經認同了標點符號一說,只不過礙于太子的反對意見太過強烈,他不好直接站出來支持趙文振罷了,而今一聽太宗將整理經典的任務交托給了自己,那孔穎達可就斷然不會有丁點的含糊,緊著便從旁搶了出來。
“陛下,微臣以為趙彥所提之科舉改革一事實有諸多不妥之處。”
盡管太宗已對標點符號一事下了決斷,可太子一系顯然不愿就這么接受了朝爭失敗之結果,這不,都還沒等孔穎達退下呢,又一名紅袍官員從旁搶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