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光明正大(三)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97字
- 2022-04-21 00:50:16
編撰《括地志》一事,對李泰來說,乃是天大的好事來著,瞧瞧,既可名垂青史,又能光明正大地賴在京師不走,還能趁機吸納一下干才,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那都堪稱是為李泰量身打造的美差,當真是打著燈籠都沒處找了去的,李泰自然不可能會錯過了去,次日與一眾心腹手下略略一謀劃之后,緊著便搗鼓出了份本章,于八月二十八日提交到了太宗處。
愛子肯上進,于太宗來說,那當然是樁大喜之事,又怎能不盡力周全呢,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好辦,去歲留京的進士只管選,不夠?好說,開個招賢館不就得了,反正只要太宗有的,那就斷然虧不了小胖子,就這么著,短短幾天時間里,魏王府招賢大旗就這么麻溜地樹立起來了。
小胖子手下這都已是有人有槍了,還嫌不滿足,硬是要拉趙文振也入個伙,對此,趙文振客氣而又堅決地謝絕了,縱使是太宗出面斡旋,趙文振也自不改初衷,他的理由是工部諸般革新事宜方興未艾,實無能力顧及其余,而所謂掛名一事,無疑有著欺世盜名之嫌,實為君子所不取,太宗也自無奈,只得允了,但卻要求趙文振先去魏王府幫襯上些時日,以確保籌備事宜之萬全,而這,顯然就沒法推了,不得已之下,趙文振也只能無奈地兩頭忙乎著,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是有苦自己知。
“文振兄,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小王這兒人手奇缺,正自傷著腦筋呢。”
大半個月下來,趙文振幾乎每天都會去魏王府走上一趟,這等情形一出,太子那頭固然是咒罵連連,李恪也自同樣有些個吃不住勁了,找了個看望妹子的理由,摸到了趙家,一番扯淡之后,半真半假地便埋汰上了。
“怎么,殿下這是急了?”
盡管還沒打算站隊,可畢竟與李恪的交情擺在那兒,趙文振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坐視李恪因小失大的。
“小王、小王……”
李恪能不急么,他都已是樹起了大旗了的,一旦不能成事,下場注定凄涼,問題是趙文振始終沒答應要幫他奪嫡,從此意義來說,他還真就沒責問趙文振的立場來著。
“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殿下每日進宮晨昏定省是孝,但那依舊不夠,陛下所樂見者,兄友弟恭也。”
無論是從大唐江山永固方面考慮,還是從私交出發,趙文振其實更傾向于李恪,奈何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跟長孫無忌扳手腕的能力,自然也就不敢真把身家性命全都押在李恪的身上,不過么,給予些建議還是可以的。
“某受教了,只是太子哥哥他……”
李恪是個靈醒之人,趙文振只一點,他便已明白了內里的關竅之所在,只是一想到李承乾的尿性,李恪的頭不免便大了好幾圈。
“去不去與進不進諫,那是你的事,見不見與聽不聽,那是他的事,無恒心者,萬事難立。”
要想奪嫡成功,面子啥的就不能顧慮那么許多,若是連演戲都拉不下面子,那還不如回家洗洗睡了去,這么個道理,趙文振自是比誰都清楚。
“多謝文振兄指教,小王知道該如何做了。”
在將趙文振所言細細琢磨了一番之后,李恪微皺著的眉頭當即便是一揚,顯然已有了明悟。
“如此便好。”
在沒有明確自身態度前,趙文振自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與諸皇子交往,可該避嫌的依舊還是得避上一避的,哪怕與李恪關系再好,很多事也就只能是點到即止,至于李恪聽還是不聽么,那趙文振就不打算去理會那么許多了的……
“老爺,老爺。”
在將李恪送出了門之后,趙文振已是不免有些犯困了,這才剛想著要去后院尋個地兒貓上一覺呢,卻不曾想他人都還沒走到二門處,背后便已響起了一陣明顯透著焦躁意味的呼喝聲。
“喲,福伯,您這是……”
趙文振循聲回頭一看,見出言招呼的人是一直駐守老宅的老管家福伯,不由地便是一愣。
“老爺,咱們家的酒被人大肆仿冒了!”
福伯顯然很是心急,這一疾步行到了趙文振跟前,連行禮都顧不得,便已是跳著腳嚷嚷了一嗓子。
“哦?福伯莫急,且自慢慢說好了。”
“滿堂春”酒經過數年的連續擴張,早已是大唐第一品牌酒了的,仿冒者自然不會少,可惜度數都達不到“滿堂春”之程度,有經驗者一喝便知是假酒,那些造假者頂多也就只能在偏僻縣城等處騙些外行,壓根兒就成不了氣候,趙文振也懶得花時間去打假,大體上類似的事情都是福伯去處理的,而今,福伯居然如此之惶急,足可見事態怕是挺嚴重的,即便如此,趙文振也自不曾亂了分寸。
“唉,都怪老奴無能,七月初,徐霧等幾名工匠陸續以各種名目告假,老奴也沒在意,都準了,卻不曾想這幾個混球一去就都不回了,直到前些天,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不少‘滿山紅’酒,那品質與咱們家的酒差相仿佛,老奴這才驚覺不對,一查之下,方才發現徐霧那幾個混蛋竟是另投了東家,當真氣死老奴了!”
所涉太大,福伯顯然沒辦法冷靜下來,說著說著,一雙老眼竟是就此紅了起來。
“‘滿山紅’?呵,那東家究竟是何方神圣來著?”
錢,趙文振自是早就不缺了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就能任人欺上門來,此時雖還是笑著說話,可那笑容卻是寒得磣人了去了。
“東家名為何盤,乃是城東春蘭坊何家的旁支,據查,何家有一女前年嫁入了東宮,目下位列承徽(太子嬪妃中的第四等級),老爺,您看這……”
福伯辦事一向牢靠,敢來稟事自然是早將該了解的信息都已了解清楚了的。
“太子承徽?有意思,福伯,此事不必急于一時,且容某綢繆一二再說好了。”
何家此舉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搶錢了,背后若說沒有太子的支持,那才真是怪事了的,對此,趙文振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可也不是太在意,左右不過只是商戰而已,打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