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天子呼來不上殿,自稱臣是酒中仙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
- 泊寒
- 2056字
- 2022-04-21 04:30:47
裴寂這一次卻是一下就聽見了,微微笑道:“啟奏陛下,老臣年邁了,不但腿腳不好使了,連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聾,不過有些事啊,倒是眼不見為凈。
只是不能再為陛下效力了。
望陛下感念老臣一點苦勞,允老臣回家中,含飴弄孫,將養殘年。”
“老東西。”
李世民心中一聲暗罵。
面上卻不動聲色,微微一笑,“愛卿,確實辛苦了,不過朕和國家還多有倚重愛卿啊。
而且愛卿既然不是來彈劾那枯柳男的,便容后再議可好?”
“全憑陛下做主。”
裴寂再次垂下眼皮,一副好像要睡著的樣子。
李世民又看向魏征,“魏愛卿,你可有話說?”
“有。”
魏征起身出列,李世民卻擺手道:“坐下說。”
“不,臣還是站著好。”
魏征卻不領情,再次開口道:“臣此來不為別的,只為京中千百樵子,炭工。
那枯柳男煉制石炭,名為仁愛煤,臣不知其為何物。
只是臣卻有一問,此物一出,若真能取代柴薪,那么那千百伐木為薪的樵子,燒炭為生的炭工又當如何生計?”
李世民聞言一皺眉。
他早就料到,這些人來的目的。
卻沒想到居然從這個角度來彈劾。
這一點他還真沒料到。
而且這一刻他也禁不住有些擔憂了,是啊,那煤是好。
但要是碳真的可以取代柴薪,那那些樵子怎么辦呢?
那些燒炭工要怎么辦呢?
李世民一下居然無法回答了。
孔穎達等人見此都不由暗喜,紛紛起身道:“陛下請以生民為念,奇技淫巧圣人所不取,便是因為其固然可以生利,但是卻害民啦!”
“請陛下以生民為念!”
眾人紛紛拜倒悲呼,一幅心憂蒼生,悲憤欲絕的模樣。
只剩下魏征站著,裴寂坐著。
李世民眉頭不禁皺的更緊了。
裴寂這個時候卻好像睡醒了一樣,迷迷糊糊的道:“哀生民之多堅,老臣不知其因不該多言,但是要是事關民生確實應該慎重啊。”
李世民微微沉吟,隨即對內侍道:“去,召枯柳男前來,問問他怎么說?”
跪在地上的一干人全都心中一抖……又要自辯?
不過隨即又覺得這一次他們占著“理”,不管怎么說他們說的是事實。
量那司南如何能言善辯,這一次也要叫他啞口無言。
有人咬牙切齒,覺得正好可以報一箭之仇。
倒是魏征問心無愧,雖然他知道這些人利用他,但他確實是為那些樵子炭工請命來的。
“喏。”
內侍領命而去。
李世民再次命眾人起身安坐,靜等司南到來。
期間自然免不了又各種夸張的說樵子艱難,炭工不易。
好像他們真的有多關心那些樵子炭工似的。
這般等了約莫有一炷香時間,那內侍便回來了。
可是讓眾人意外的是,那內侍回來了,卻沒見到司南。
連李世民都禁不住一愣,問道:“那枯柳男呢?”
內侍聞言臉色十分古怪,支支吾吾的道:“啟奏陛下,那枯柳男說他……說他……”
“說他什么?他難道還敢不奉詔嗎?”
見他支支吾吾的,孔穎達第一個跳出來問道。
他都已經磨刀霍霍,準備要報一箭之仇了,結果卻沒等來,這水受得了。
李世民也冷著臉道:“說。”
內侍不敢怠慢,這才忙道:“陛下,枯柳男說,說他喝醉了,怕君前失儀,沖撞陛下,因此不敢奉詔!”
“……”
眾人半晌無語。
連一直裝老年癡呆的裴寂都滿臉茫然。
喝醉了,不敢奉詔!
你怎么不上天呢?
李世民臉色也不好看。
古往今來還有這樣的,皇帝傳召,居然說喝醉了。
“陛下,臣彈劾枯柳男司南目無君上,不尊臣綱,請陛下奪其名爵,流放三千里!”
孔穎達再次跳出來。
禮部尚書豆盧寬看了他一眼,隨即也附和道:“陛下,枯柳男司南此舉確實過于驕縱,不作嚴懲不足以為后世戒!”
“請陛下嚴懲!”
李世民臉色陰沉,再次對那內侍道:“再去,讓他來。”
內侍聞言卻沒有立刻領命,而是支吾道:“陛下,奴婢看那枯柳男司南確實喝醉了,此時召來怕確實會有失儀。”
“嗯?”
李世民微微皺眉。
“陛下。”
孔穎達還要再次彈劾,李世民卻一擺手,打斷了他。
問那內侍,“真的喝醉了?”
“確實喝醉了。”
內侍小心翼翼的道:“另外枯柳男雖然沒來,卻讓臣帶來了兩首詩和一份請柬。”
“詩和請柬?”
李世民一愣。
眾人也是一怔,不明所以。
“呈上來。”
李世民道。
“喏。”
內侍答應了一聲,連忙自衣袖中取出一份燙金的請柬,還有一張宣紙。
同時道:“陛下,詩雖有兩首,其中一首卻是那枯柳男口占的,另一首乃是襄城公主殿下代筆。”
“麗媛也在場?”
李世民一怔,下意識的問道。
“兩位殿下都在崇佑坊,除此之外還有程將軍家的三位公主,房相公和杜相公家的公子,戴尚書的繼子等都在……
奴婢去的時候,枯柳男和諸位公子正在吃一種叫做火鍋的東西,而且除了兩位殿下之外,也全都喝了不少。
奴婢傳召之后,枯柳男便念了一首詩說:‘司南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殿,自稱臣是酒中仙!’。
其他眾公子都跟著叫好。
房相公家的遺直公子說:‘好,好一個酒中仙,司南君此詩一出,大唐自此無詩矣。’。
程將軍家的懷墨公子道:‘嘿嘿,俺老程做不成酒中仙,便做這鍋中仙吧。’。”
“行了,一群混賬!”
內侍還要繼續描述,李世民忍不住一擺手打斷他。
雖然沒有親見,但也可以想象現場是何等的群魔亂舞。
而這幫混球就是自己一般重臣的子嗣,大唐的未來。
其他人也是無語,終于確定那小子是真喝醉了。
而且因為涉及的人太多,他們也不好彈劾。
另外眾人心中還有些吃味,因為那小孺子確實有些詩才。
就這寥寥幾句,那種放浪形骸的感覺卻躍然于眾人眼前一般。
這怕不又是傳世佳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