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河崔氏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
- 泊寒
- 2451字
- 2022-04-21 04:30:47
其實當司南進入長安的時候,關于他的卷宗就已經放在了清河崔氏當代家主崔昴的案頭,甚至更早,當香皂傳到長安的時候,崔氏就有人向他稟報過此事。
不過那時候他沒怎么在意。
畢竟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奇技淫巧的小玩意而已,倒是崔氏的女人們十分喜愛。
直到司南捐獻兩百萬貫賑災款,并因此而被皇帝召入長安,崔峁才真正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
一舉捐獻兩百萬貫,哪怕對清河崔氏來說,這也是一個大手筆。
畢竟崔氏雖然家大業大,更數百年的積累,兩百萬貫真要出,崔氏也不是拿不出來,但是那樣一來,只怕連埋在地下的那些錢都要動一動了。
畢竟對于崔氏這樣的世家大族來說,大頭還是那些田宅、莊園、土地、糧食、店鋪等等。
而且大也有大的難處,賺錢的地方多,用錢的地方更多。
尤其是這么多年來,族人越來越多,族內很多人也都有了私心,一個個的對自己的私產都越來越上心。
各個小宗更是巴不得從大宗多咬下一口。
“哎,一個個的都不省心,這樣下去,我崔氏縱然家底再厚也要耗空!”
崔峁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忽然外面有老仆的聲音響起:“家主!”
“什么事?”
崔峁淡漠的問道。
“崔陟在外面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崔陟?”崔峁聞言神色一動。
這崔陟按輩分來說,算是他的一方堂侄,不過卻是三幅之外的那種。
這樣的一名子侄在崔氏族中不知有多少,他平時也沒有特別關注。
讓他注意到這個侄子,卻還正是因為那個司南,因為當初第一個向他稟報關于司南消息的,正是這個三幅之外的侄子崔陟。
這次也是此人,很快為他提供了關于那司南的卷宗,雖然很多東西都語焉不詳,比如來歷等等。
但已經算是最詳盡的了。
而且這個機靈勁,讓他很喜歡。
所以便特意吩咐他關注那個司南的一舉一動。
聽說他來稟報,便知道,八成是關于那司南的消息。
當即淡漠的道:“讓他進來。”
“喏。”
家仆答應一聲,片刻之后,又一個年輕的聲音在外面響起,“家主,侄兒崔陟前來拜見。”
“遠途【崔陟的字】來了,來了就進來,自家地方還報什么報。”
聽出是崔陟的聲音,崔峁調整了一下面部表情。
等崔陟走進書房的時候,便看到崔峁親切而不失威嚴的笑容。
正要再次拜見,崔峁卻擺擺手道:“行了,叔侄之間早晚相見,還弄這些虛禮作甚。”
這話說的,不知道還真以為兩人關系親近,時時相見呢,事實上要不是這次崔陟入了他的法眼,能真正和這位宗叔見面的機會恐怕就是宗祠內祭祖那會了。
不過崔峁如此姿態,崔陟不管真假還是連忙露出了受寵若驚的感動之態,口中卻道:“不敢,宗法傳承,禮不可廢。”
說罷,認認真真的施了一禮。
“哎,你這孩子,從小就是這樣。”
崔峁無奈的搖搖頭,抬手指了指旁邊的坐墊道:“坐吧。”
說罷,等他又再次施禮,然后畢恭畢敬的跪坐下來之后,才明知故問的曼聲問道:“賢侄,你今日來所為何事啊?”
明明前一句才說早晚相見,轉頭卻又問今日來此何事?
但是崔陟臉上卻沒有絲毫異樣,一絲不茍的欠身道:“回稟家主,小侄今日來此,是因為最近長安城中頗有些不平靜,特來報與家主。
另外就是家主日前命小侄關注那豫州司南,卻也有些消息。”
“你且說說。”
崔峁沉聲道。
“喏。”
崔陟答應一聲,隨即卻微微皺眉,沉吟了一下才道:“長安城中的消息和之前倒是差不多,大多數還是關于這場關中的旱災。
不過,這兩日的消息卻有些亂,有人說關中各郡流民,有數萬人,都在往長安匯聚。
也有人說沒有那么多,雖然確實有不少流民在往長安匯聚,但是卻沒有數萬那么多,最多不超過萬人……”
“居然有這么多流民往長安來,這確實不是小事,不過此事有朝廷出面就好,遠途,我崔氏樹大招風,李氏皇族對吾家忌憚良多,吾等不要往其中牽扯……”
崔峁點點頭,雖然覺得有些震動,但是卻并不十分在意。
也不關心。
但沉吟了一下還是鼓勵道:“不過這消息也確實要緊,回頭我也會吩咐下去,命他們謹守田宅,不要被那些流民壞了。”
隨即又關切的道:“你家大人去得早,你母親又年邁,人丁單薄,卻也要小心在意。若有難處,便找福伯,他若不能解決,便來找我。”
“小侄省得,多謝家主關心。”
崔陟連忙稱謝,隨即凝聲道:“不過關于此事,小侄覺得還有一點要稍微在意。”
“哦,不知何事?”
“此事,正與那司南有關,有消息傳說,因為流民往長安來,朝中已經有人彈劾司南賑災不利。
甚至說要讓他再獻錢糧……”
“再獻錢糧?”
崔峁一愣,忍不住吸了口氣,隨即失笑道:“朝中這班公卿大臣這是要把那小孺子吃干凈為止啊。
不過這又怪得了誰呢?
要怪只怪年輕人不知輕重啊,以為有些奇技淫巧,便可以翻天了。卻不知懷璧其罪啊。”
隨即又問,“那司南呢,他有和反應。”
說到司南,崔陟卻禁不住微微皺眉,略微有些支吾的道:“那司南最近的表現卻有些怪異,從皇帝命他主持賑災以來,他卻沒有什么動作。
反而只在長安周邊四處查看那些荒山野地。
直到日前才上表說要在長安興辦作坊,收攏流民,還說要在長安周邊購置荒地讓流民開墾。
這話傳出之后,京中人都以此為笑談。
這不是胡鬧嗎?
作坊撐死了能收攏多少人。
至于墾荒,這天寒地凍的不說,久旱不雨,現有的地明年春天都不知能不能下種,開墾又有什么用。
而且這開墾期間,那些流民吃什么呀,這京中糧價最近可是一日三漲,朝廷都控制不住。”
崔峁聽了也忍不住好笑,“看來這司南奇技淫巧有些,這其他的嘛就很一般了。”
“家主所言極是,另外昨日那司南卻又上了一封奏章,說要再捐一百萬貫……”
“還真的再捐?!”
崔峁這些真吃驚了,“他,他有這么多錢嗎?”
已經捐過兩百萬貫了,還要再捐一百萬貫,他還要辦作坊,還要買地,這……這小孺子到底有多少錢啊?
而且有錢也不是這么亂用的啊!
“對了,這京城還有地嗎?”
“這個,侄兒也不清楚,不過,這兩日他似乎通過戴胄搭上了范陽盧氏,似乎說要拿手中的配方換地,說是什么地都行,只要面積夠大……
小侄看他,八成也只是要敷衍朝廷……”
崔陟微微撇嘴,話沒說完,卻發現崔峁已經站起來了,幾步沖到門口對門外叫道:“快去,請宋先生等人過來……”
說完才回頭看向崔陟,有些惱怒的道:“你這孩子怎么分不清輕重,你說那些沒用的干什么,你……
罷了,你今天做得很好,回頭去賬房領十貫,不,二十貫賞例,然后繼續去打探消息,最好知道他和盧家都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