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輿論宣傳
- 大唐:開局覺醒系統
- 泊寒
- 2035字
- 2022-04-21 04:30:47
“枯柳男,陛下準了你的奏請,明日你可要用心對待,不要讓陛下失望。”
內侍傳完口諭,一擺拂塵笑瞇瞇的道。
眾人卻禁不住目瞪口呆,沒想到這事還真就這么過去了。
他們平時也算是膽大包天的主了,可以說什么簍子都敢桶。
但是和司南一比。
眾人立刻感覺他們的那點事簡直不值一提。
一下子被那么多重臣彈劾,那些人大多可和他們父輩是一個級別的,其中還有裴寂這種元老級人物。
結果人司南居然根本不奉詔,就一封請柬,兩首詩就給搞定了。
“對了,爵爺,你那首詩寫的什么,憑什么裴公看了詩之后就偃旗息鼓了?”
程懷默等人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他們本來對司南寫的詩,雖然好奇,卻沒那么好奇,但現在聽這內侍說,裴寂等人居然真因為那首詩偃旗息鼓了。
眾人的好奇心一下子高漲了起來。
不過還不等司南回答,那內侍卻忙道:“枯柳男,那首詩陛下說了,還是不要傳播的好。”
“陛下說不要傳播?”
眾人一愣,更加覺得不解。
內侍微微一笑道:“陛下說,詩是好詩,只是太過偏激,枯柳男應當好好做事,這樣的詩傳播出去,恐遭眾忌。”
聽他這么一說,眾人臉色微變,不敢再問了,但心中卻愈發好奇。
可惜,除了兩位公主之外,沒有人知道那箋紙上寫了什么?
司南卻為一笑道:“這話是陛下說的,還是裴公說的?”
“裴公如此進言,陛下也覺得有理。”
內侍回答道。
司南點點頭,隨即拱手道:“有勞內使。”
“小雨請內使到旁邊用膳,不可慢待。”
司南吩咐一聲道。
“喏。”
小雨應喏,隨即朝內侍道一聲:“請。”
內侍聞言眼睛一亮,“便是之前兩位殿下和諸位公子所用的那種火鍋嗎?”
小雨抿嘴笑道:“正是。”
“如此,咱家也不客氣了。”
說完一抖拂塵朝司南道謝,隨即跟著小雨來到偏廳。
“上次來的時候就承蒙爵爺賞賜過一盒點心,可惜咱家就嘗過一塊就被……哎,咱家可是回味至今啊。
今日定要嘗嘗這火鍋是何等美味。”
要是去別家傳旨,只請吃一頓飯,還在偏廳用,這位內侍大概理都不會理。
但是他之前已經來過一次,自然知道這位枯柳男家的飯食是和別處不一樣的。
上次來的時候,得到一盒點心。
他還不在意,只是看著精美才嘗了一口,那一口至今還難以忘懷,可惜卻正好遇到了侍中張千,他想隱藏也來不及了,只好勉為其難的貢獻了出去。
至今還是感覺心有不甘。
小雨見他如此,不由好笑的道:“定然不叫內使失望。”
這邊小雨如何安排這位內侍用餐,不必細說。
司南這邊,安排了內侍之后,眾人也差不多酒足飯飽了,知道他明日還要安排接待皇帝和眾臣,還要安排開業。
便也紛紛告辭。
司南也不挽留。
又命人送兩位殿下回宮。
而與此同時,隨著眾人離去,裴寂等人聯袂入宮彈劾司南,結果卻莫名其妙偃旗息鼓的事,也在京城傳開了。
本來所謂公主商行開張,大多數人其實并沒有特別關注。
這長安城這么大,一個商鋪開張或者倒閉,除了少數人之外,大多數人根本無從理會。
最多也就是聽說的人感覺這個商行居然敢用公主這兩個字做招牌。
但也就這樣了,長安公主也不是一個兩個的。
但是隨著裴寂等人入宮,也不知為什么,這件事一下子就在長安的街頭巷尾傳開了。
茶肆酒肆,甚至連青樓里所有人好像一下子都聽說了這件事。
“裴公,那可是兩朝開國老相爺,他為什么要彈劾一個商鋪呢?”
“不叫商鋪,那叫商行,公主商行。”
“商行就商行吧,那么裴相公又為什么要彈劾一個商行東家呢?那些讀書人不都說什么士農工商,商乃四民之末嗎?”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裴公那是兩朝老臣,開國的相爺,自然是關系民生疾苦啊。”
“切,這種話也就說說,之前怎么也沒見他關心過民生疾苦。再說了,關心民生疾苦,和一個商行有什么關系?”
一個酒肆之中,一群人聊得熱火朝天,旁邊人一開始只是聽,慢慢的不少人也都參與了進了。
本來聊得熱火朝天的兩撥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笑意。
然后開始給眾人解釋來龍去脈。
眾人聽說那公主商行居然能夠讓石炭沒有風箱就能燃燒,還沒有煙。
都不太相信。
這時那酒肆的掌柜的道:“這倒是不假的,諸位且看我這爐子里燒的,就是那仁愛煤……”
掌柜的說著提出一個火爐,只見那爐子燒的果然是一個個好像雞卵一樣的圓球。
“喲,還真能燒哩,也不見黑煙……”
眾人紛紛驚嘆。
“那這碳很貴吧?”有人問道。
掌柜的嘿嘿一笑道:“這我可就不曉得了,我這是因為有親眷在那商行上工才提前拿到的,價格倒不貴,你們去就不曉得了。”
這時有人注意到掌柜那爐子,驚疑的道:“掌柜的,你這爐子也和一般家里用的不一樣啊。”
“嘿嘿,這位客人好眼力,這爐子確實和一般的爐子不一樣,用這爐子,想要燒的時候就把下面這門打開,火就大了。
不想要大火的時候,就把這門關上,火就小了,上面再蓋上一層灰渣,兩個仁愛煤能燒一整天都不會熄滅。”
掌柜格外熱心的給眾人介紹。
而與此同時,那之前聊得熱火朝天的兩撥人卻不動聲色的離開了酒肆。
不一會轉進酒肆旁邊的一個巷道,巷道中卻有一群孩子似乎早在等候了。
領頭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男孩和一個小女孩。
那兩撥人看見這幾個孩子,臉上立刻浮起笑意,“小郎君,吾等都按照你的吩咐,讓眾人在人群密集處故意談論那位裴公彈劾公主商行的事了,您看可還有什么吩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