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路通天
- 大唐第一惡人
- 夜謠
- 1818字
- 2022-04-21 05:50:48
場中,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彥相如身上,只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圍著一個年輕公子不停恭維。
“王兄剛才那詩意境悠遠(yuǎn),今晚頭籌非你莫屬了。”
“以太原詩會頭籌王兄的詩才,必定直接通天的。”
“王兄初到長安可能不懂,中秋九場詩會,咱們這里雖是初場,卻也能呈到陛下面前。”
“是啊王兄,等著陛下召見吧。”
這位姓王的公子本名王浩安,乃是太原王家三房旁支,此番來長安也是為了博取一些功名利祿之類,詩稿自然是早就準(zhǔn)備好的。
他并不在意人們的恭維,目光一直盯著彥相如,只想看看本場詩會還能不能冒出平價更好的詩詞。
王浩安為詩會準(zhǔn)備了五首詩,都是近幾年自己的佳作,最差的一首拿出來就可拔得頭籌,其他幾首則是為了以防萬一,以及最后在李二陛下面前炫耀。
今年的中秋詩會就是他當(dāng)官的跳板,他還計劃給李二表演表演一個七步成詩來著。
此時看到彥相如激動無比的樣子,王浩安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yù)感。
“長安人數(shù)雖多,但詩才普遍很一般,不可能比得過我。”王浩安在心中安慰自己一句。
然后他就看到彥相如急切地將那些詩稿抄寫一遍,竟親自抱著那些詩稿跑了。
隨后,迎風(fēng)樓頭牌柳茹月姑娘看到那些抄寫下來的詩稿,竟也陷入呆滯。
王浩安不由一怔。
從小到大參與了無數(shù)詩會,這還是第一次見主官跑了的。
也不知那秦瑤究竟做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竟能讓主官如此重視。
多半是彥相如在故意巴結(jié)秦瑤吧。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過來通知,彥相如的詩稿已經(jīng)去了下一場的臨淵閣詩會,現(xiàn)在那邊邀他前去參會。
王浩安成功晉級。
他立即抱拳與四周的書生們簡單道別便急匆匆地跑了。
臨淵閣詩會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秦瑤到底做了什么詩詞。
然而,等他到達(dá)臨淵閣的時候,愕然發(fā)現(xiàn)這里的主官居然也跑了。
一番詢問后得知,原來是得了秦瑤的詩稿,看過后太過激動,二話不說就跑去下一場。
至于王浩安遞過來的詩稿,據(jù)說那位主官看都沒看,更沒來得及評定,就夾在秦瑤的詩稿中一起帶走了。
就這樣,王浩安獲得第二輪晉級。
在這之后,半個時辰之內(nèi),王浩安跟著各個場子的主官一路小跑,竟直接竄到國子監(jiān)……剛來長安就聽說過秦瑤的惡名,只是沒想到他能惡到這個地步,每一品級的官員見了秦瑤的詩稿,表現(xiàn)竟然都是如此惶恐。
一個放高利貸的家伙,也就寫的字可能好一點(diǎn)點(diǎn),但論及詩詞,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后面幾場中,他那詩文別說評定了,那些主官甚至沒有看一眼,就夾帶這走了。
這是對文人的極不尊重。
不過王浩安忍了。
一些小官而已,沒必要跟他們多費(fèi)口舌。
等著見李二就好。
……
夜色已經(jīng)深了,但長安城仍是一片難得的熱鬧景象。
甚至比白日還要熱鬧幾分。
國子監(jiān)的策論樓已被裝飾一番,此刻人聲鼎沸,場面浩大至極。
這樓巨大無比,步入其中首先到達(dá)一個高大無比的大廳,圍繞著大廳的一圈則是三層的隔間。
李二陛下和重臣們當(dāng)然坐在背面第三層正中那間巨大華麗的隔間之中,觀看樓下的演出或者誦讀。
其余雅間也按照等級次序分別排列。
為了詩會容納更多人,也為了更加熱鬧,此刻東西南三面的隔斷木板已經(jīng)被取走,只留下一些光禿禿的柱子,卻不影響人們的熱情。
大廳已經(jīng)搭建高臺,長安頂級花魁們會在高臺上獻(xiàn)藝,意氣風(fēng)發(fā)的書生們也會登上高臺誦讀自己的詩詞。
這個場子與別處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專門的誦讀者,要的就是將書生本人全方位地展示給李二陛下看。
高臺邊還立著甲乙丙三塊詩榜,好的詩詞經(jīng)過評定,總會得出一個名次,之后貼在三塊詩榜之上。
李二陛下看完一個節(jié)目,又看看榜單,隨口說道:“今年詩會到現(xiàn)在開場不足一個時辰,其中又以表演為主,沒想到甲字榜單竟已出現(xiàn)一篇。我大唐人才濟(jì)濟(jì)啊。”
長孫皇后接過話頭。“是啊,我大唐人才濟(jì)濟(jì)。可惜冀國公告病不來。”
言下之意自然是冀國公不來,秦瑤和李蕓兒也要團(tuán)聚的,不會來,在長孫皇后看來,秦瑤不在,詩會就少了無數(shù)看點(diǎn)。
“他們一家若是來了,現(xiàn)在甲榜怕不是已經(jīng)滿了吧?”
李二陛下聞言,眉毛一揚(yáng)。
“觀音婢,如此大好中秋夜,就不要提那些不開心的。”
想想秦瑤這兩個名字李二陛下就有些頭大。
“那秦瑤若是來了,此次詩會多半得砸。”
“還是冀國公懂朕的心思啊,每次告病的時機(jī)都這么好。”
“沒有秦瑤的詩會才是好詩會。”
李二不由感嘆一句。
長孫皇后笑而不語。
李二不小心看到這個笑容,心中有點(diǎn)膈應(yīng)。
“觀音婢,你還笑。”
“詩詞只是小道,治國無用。那秦瑤就算再會作詩又能如何?還不如去鎮(zhèn)守幽州。”
李二說完這些,忍不住看向某個隔間。
襄城帶著一大片公主們就坐在其中。
自己這大女兒被秦瑤給帶跑偏了,禁足了這么長時間還是想著往三十里鋪跑。
怕是沒救了。
也可憐了蕭銳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