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悄悄進城
- 大唐第一惡人
- 夜謠
- 2165字
- 2022-04-21 05:50:48
第二日起來,三十里鋪的莊戶們全部發動,給流民們煮粥,幫助他們燒水洗澡,還拿出干凈的舊衣服給流民們分發下去。
莊戶們現在都很富有,每家廂房中都存著幾翁糧食,夠吃幾年的。
衣服當然也添置了幾身新的,提供些許舊衣服沒人會心疼。
這一次,秦瑤買回來一千多人。他算了算手中的存糧,也僅能養一千多人,再多可就難了。
除非系統再給提供糧食。
但,按照系統的尿性,一次最多半噸,太少了。
已經種下的那些玉米和土豆也不在預算中。
這些東西是要留種的,當然不能隨隨便便吃了。
那些買人用去的錢財,也是在變相幫助流民們。
其實這點貢獻對于整個長安的流民來說不算太多,但也比大多數世家富戶強了不少。
其實秦瑤也可以收購糧食買更多人,但那么一來,長安城糧價必定會被再次推高,到時候城外流民更加艱難。
還不如放手讓李二去做。
他也再次封鎖三十里鋪,開始悶頭發展。
一個月頭上,莊子的基建工作基本完成,莊戶們都入住自家的全新小遠,莊子的圍墻也建立了起來,官道那頭的兩層樓房也開始修建。
這些房屋都是流民們的居所,沒有院子,每戶只有兩間并排的房子,而且房間也小了不少,但暖炕還是有的。
幾個公共茅廁也很大,坑位很多。
這些工程難度小了很多,但是房屋眾多,工程量相對更大,不過當流民們聽說這是給他們修建的房舍時,一個個干勁猛增,建造效率反而提高了不少。
等這里的工程做完后,秦瑤將著手改造核桃村和桃花山。
他還想建造許多蔬菜大棚,工程量極大。
人手還是不足。
另外,這段時間花錢如流水……秦瑤有點想念李二陛下了。
“為什么親愛的老丈人還不來呢?等著我去長安找他么?”
當然,現在溜進長安城也不知會發生什么。
秦瑤十分期待。
“要不,送兩個廚娘回去?正好莊子上最近很穩,不如順便去玩幾天。”
他自言自語著,搓了搓手。
“蕓兒,收拾東西,咱們去長安城轉轉。”
內院中立即原來一聲悶響,以及一個清脆好聽的聲音:“好的夫君!”
“自行車壞了,回來你給我修理。”
多半這丫頭一激動撞墻上了。
秦瑤苦笑。
李二安排來學廚的四個人已經學到了秦瑤手藝的皮毛,剩下的只能靠悟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秦瑤發現三位廚娘笨的很,也就葉遠公公還算機靈。
于是,葉公公和一位廚娘眼睜睜看著秦瑤帶了另外二人出發,前往長安城。
葉公公著急壞了,卻被張胡子狠狠瞪了一眼,屁都沒敢放出來一個。
……
葉遠一行五人剛剛走出三十里鋪就被密偵司的眼睛發現。
這個情報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入李二耳中。
當時李二正在發愁,整個天下災荒愈演愈烈,他已經使盡渾身解數卻依舊無濟于事。
著急得都上火了。
這一聽到秦瑤正在往長安城來,李二陛下不由頭大。
可不敢讓那個孽畜進城,會鬧出大亂子的。
李二陛下立即換了便服,帶人出城。
走了半個時辰他終于截到秦瑤的馬車。
只不過馬車上只有兩位廚娘和一封信。
“親愛的泰山大人萬歲萬歲萬萬歲,知道你會來,所以小婿打暈密偵司的幾個眼睛提前進城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帶著廚娘回宮吧,莫要打擾小婿,否則小婿就地屠城。”
“順便恭祝姨娘千歲萬安。”
李二強撐著看完這些漂亮的文字,隨后用哆嗦的雙手狠狠將信紙撕成碎片。
“萬歲,密偵司,千歲,呵呵,好你個孽畜,竟然早知道朕就是皇帝!”
“你還敢跟朕演!”
“你還敢故意羞辱朕!”
“羞辱了數次!”
“你……你……你……你都點名身份了,居然還敢威脅朕!”
“有恃無恐!有恃無恐又能怎樣?”
“朕……朕……唉,算了,朕還是回宮吧。”
“你若敢在長安城生出什么事端,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你!”
……
另一邊,剛剛混進城的秦瑤收到系統消息。
“系統檢測到宿主威脅李世民。”
“恭喜宿主獲得小禮包一份。自動開啟。”
“恭喜宿主獲得白銀三十兩。”
秦瑤撇撇嘴。
都點名身份實名威脅了,居然沒有多嚴重的后果。
好虧啊。
早知道不這么著急地暴露,或許還能刷更多禮包。
秦瑤這次計劃在長安城小住一些日子。
之前系統獎勵了一套宅子還沒去過,這次正好派上用場。
想了想,他拿出房契,叫張胡子去雇人打掃,而秦瑤則帶著李蕓兒開始四處轉悠。
現如今災難深重,來長安城謀生的人自然極多,長安城竟比以往還要熱鬧不少,人群更加熙熙攘攘,只不過太多人面帶菜色,餓的。
“蕓兒這是第一次來長安?想看什么想玩什么盡管開口,我帶你去。”
“夫君,蕓兒想去看看青樓。”
“呃,你這個愛好真是……能不能說說怎么想的?”
“人家就是想去,不行嗎?”李蕓兒詭異一笑。
好吧,秦瑤帶著她先去了平康坊,也就是俗話說的青樓坊。
剛進坊門,李蕓兒就被一片鶯鶯燕燕吸引。
而秦瑤則愕然發現,此時的平康坊竟比從前更加熱鬧,燈紅酒綠,人流如織。
而且進進出出者衣著都十分體面,比其他幾個坊子高出了不只一個檔次。
想想也是。
災荒之下,一切物價都在飛漲。
太多人吃不起飯了,但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大賺了一筆。
比如那些大大小小的世家之人,家中囤積的糧食稍稍賣上一點就能賺到海量財富,又比如那些糧販商人,平日里忙著賺些微薄的收入,遇到災荒糧價飛漲,這些人倉庫中的余糧可不少。
而且糧食賣出后再沒了進貨的地方,他們也就樂得清閑,每天賣一點糧食,剩余時間全都用來找樂子。
世家之人和糧商們共同的特點是很少去城外設立粥棚。畢竟糧食是他們的生財工具,粥棚開多了影響生意。
這一點上,他們還不如青樓女子,好歹每個青樓都在城外立了粥棚,藝女們更加賣力地干活也是為了多賺幾粒米接濟流民。
很是諷刺。
平康坊沒什么好看地,轉了一圈后,李蕓兒又提出下一個要求。
“夫君,我想去東坊市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