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的“三大件”
- 重生1990:回溯純真年代
- 師言道
- 3167字
- 2022-03-14 22:50:58
第二天。
有了昨天,將萬博電器廠、美韻電器廠以及山杉服飾廠上架鋪貨之后。
葉丞也就緊鑼密鼓,開始繼續將萬博、美韻電器開始往黃光宇的國魅電器專賣店,進行鋪貨。
按照黃光宇所說,已經在江城鋪設了十家專賣店。
所以,等葉丞把十家專賣店上架鋪貨完畢,基本上萬博、美韻的庫存都清理得差不多了。
當葉丞帶領陳虎一起,去到國魅電器專賣店之時,黃光宇亦是親自前來巡邏視察。
當他看到,葉丞將一切部署得井井有條,他心下暗自一陣欣慰。
對葉丞亦是贊賞道:“葉總,很效率,非常可以啊~”
“黃總,咋樣?這樣的電器上架,你還滿意吧?”葉丞哈哈笑著道。
“不得不說,葉總相當懂行情啊~”黃光宇點頭應道。
葉丞微皺了皺眉,“估計還是得進行一定的調整,按照目前主要電器集中為冰箱、彩電、洗衣機,估計再過一兩年,得升級了。”
“哦?葉老弟,你對這個行情,還有什么預估?”黃光宇好奇地笑著問道。
葉丞詭秘一笑,“黃總,咱們來分析、分析行情,或者說,人們對這些家用電器之類的,不斷變化的趨勢……”
“嗯哼?”黃光宇當然是相當愿意,聽葉丞給他分析了。
“我們先說70年代,70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有了消費的欲望……”
“要結婚就要購齊了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當時家境不錯的人家結婚時開始需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黃總,你肯定有印象吧?”
黃光宇點了點頭,“是啊,的確如此。”
“另外,算上收音機,合成‘三轉一響’,這是70年代的產物。”
葉丞繼續說道,“手表要‘上海’牌,縫紉機要‘蜜蜂’牌、‘飛人’牌,自行車要‘飛鴿’牌、‘永久’牌、‘鳳凰’牌,那才叫上檔次。”
“嘿嘿,當時這些東西需要憑票用券購買,一般人家很難買到。”
“戴了手表的人喜歡卷起左袖子習慣性地將手腕抬得高高地‘看看現在幾點了’。”
“家里的縫紉機被擦得一塵不染,還要做個很講究的布套罩起來。”
“自行車也要進行一番精心打扮,車座罩上帶穗的套子,車梁用布或彩紙裹起來,車條要繞上幾圈毛線轉起來才好看。”
“車子被擦得锃亮,快快地騎過去,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響,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葉丞盡量將整個時代感,描繪得栩栩如生。
即便是作為經歷過來的黃光宇,亦是不覺眼前一亮,對葉丞分析得頭頭是道。
他亦是陷入了回憶中,像是在回想起那一段時光掠影。
仿佛那個時代,已經離他很是遙遠。
實際上,相比之下,必然是比葉丞更為久遠些。
又是是葉丞從幾十年后重生回來,仿佛再去追憶那樣的時代光影,無比的遙遠。
但,當葉丞一種歷歷在目,如在所日般的呈現,他又是無比的欣喜。
黃光宇“嘶”深吸一口氣,豎起了大拇指,“葉老弟,你這張嘴,還真是讓我欽佩,什么東西,從你這里說出來。”
“嘖嘖嘖,不得不說,那叫一個很有味道,很有韻味啊~”
葉丞哈哈朗爽一笑,“黃總,謬贊了,我只是偶爾像是比較喜歡懷舊……”
“每當回想起這些,卻又是鞭策著我,像是被一輪歲月的車轍朝著自己碾壓過來,在不斷地提醒自己,告誡自己。”
“歷史的車轍永遠不會停歇,我們必須有著夸父追日的毅力,奮勇搏擊風浪,繼續前行!”
葉丞釋然一笑,“扯遠了,到了80年代……”
“八十年代,隨著港臺電視劇的大量進入內地,沐浴了改革開放春雨的內地民眾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的深化,人們收入的明顯增加,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這些曾經讓一代人為擁有他們而倍感驕傲的三大件早已變得不再稀奇。”
“在家庭建設上,開始向電氣化邁進,追求的‘三大件’又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
“哪怕到現在,像江城這座城市,才有不多的家庭開始用上了彩電,你有沒有發現,目前這些‘三大件’的尺寸都不大。”
“即便冰箱只是單門的,洗衣機是雙缸的,電視機是黑白的,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蜜甜。”
黃光宇默然點了點頭,“是這么回事,那,葉老弟你說,未來幾年,這家電的格局會有變化?你的意思是……”
顯然,他開始對葉丞所提及的看法,越來產生了濃厚興趣了。
因為葉丞能夠這么清晰的,給他捋了捋,整個社會意識形態,或者說,人們收入、消費觀念的變化。
那么,葉丞必然會對將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有獨到的見解。
黃光宇真不愧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一旦嗅到一丁點商機,他都能給它挖掘出來。
而葉丞如果提出來,未來的商業格局,趨勢的發展,讓他覺得有發展前景。
那么,以黃光宇的商業眼光,他一定會提前布局。
不過,葉丞也是故意跟黃光宇透露這個風向。
對于他來說,肯定是清楚接下來,90年代新的格局,或者說家電發展趨勢,會是什么。
而他之所以這樣告訴黃光宇,自然是為了取得黃光宇的信任,能夠維系他更好地與黃光宇合作。
畢竟,葉丞相當清楚一點,黃光宇這種商人,他可不像丁博或者田泰,包括林波之類。
要說在商言商,黃光宇比其他人更甚。
說白了,能夠和黃光宇談成合作,一定是在你身上有利用價值。
而一旦這種利用價值枯竭之后,或者毫無利用價值,那么也就極有可能,會和黃光宇終止合作關系。
以目前而言,葉丞對黃光宇提出那種低成本、廠家入駐、利潤分成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
是得到了黃光宇的充分認同。
抑或說,是葉丞提出這種模式,給他解決了采購需要大量資金,又要開疆拓土,發展城市需要花費資金問題。
那么,在這種商業模式運作之下,他暫時還是會和葉丞保持合作關系的。
至于運作成熟之后,他會不會與葉丞繼續保持合作,那就是未知之數了。
因此,葉丞清楚了黃光宇這一點脾性之后,他便是時不時對黃光宇透露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這樣就能維系與黃光宇的合作關系。
因為這樣就讓黃光宇意識到,一旦與葉丞終止合作關系之后,那就不能提前預支一些信息。
于是,他只能保持與葉丞商業合作。
按照目前的電器,所謂有時代特色的“三大件”,葉丞給他像回顧歷史一樣,推疊到了目前“三大件”——冰箱、彩電、洗衣機。
那接下來會是什么?
這是黃光宇最為關注的。
而黃光宇甚至感知到,葉丞真的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更讓他迫切想要讓葉丞說出來。
葉丞也沒有繼續吊黃光宇胃口,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道。
“黃總,你看哈,現在進入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尤其近幾年,估計國企改制深化之后,必然催生而出許多人,大膽的冒險家,下海經商。”
“而很多人也逐漸的經濟改善,家庭建設又向新的現代化目標邁進,‘新的三大件’必然會變成了……”
說道關鍵地方,葉丞是故意停頓了。
他看著黃光宇眼珠子瞪大得跟杯口那么大。
他詭秘一笑,繼續擲地有聲地道:“再過幾年,必然會掀起——空調、錄像機、電腦。”
黃光宇愣住了,“不能夠吧?”
“你說的這些太遙遠了,錄像機、VCD、DVD那些還勉強得過去,這個空調、電腦,太離譜了!”
當葉丞說出這些來,黃光宇有些失望,因為他不相信,能夠在未來幾年,能夠發展到這一步。
葉丞依舊是神秘地笑了笑,“黃總,那就拭目以待吧!”
“我預估,在過兩年,單純制冷空調應該會逐漸鋪開,而冷暖制式大約會在90年代末。”
“而家用電腦,由于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估計也就會出現那種沒有鼠標運行口令要人工輸入,相當考驗智商不說,那速度慢得像蝸牛,還有一點,那就是因為剛開始,網絡也不是很便捷。”
“而錄像機成為電視的一種升級設備,彩電尺寸也越來越大,錄像機則讓節目可以自我定制,提高了生活的選擇性。”
黃光宇雖然對葉丞提出這些,有些表示懷疑,但從葉丞進一步的分析來說,他說得又像是親眼目睹了整個發展歷程。
這讓黃光宇心里犯嘀咕了,這小子,要說他吹牛吧,可他又是說得頭頭是道,說得跟真的似的。
可要說他分析的是真的,但又似乎太偏離現實,太過于離譜,完全有點兒不太敢相信,90年代,能發展成他說的樣子。
“葉老弟,我怎么聽你說的,神乎其技的,玄乎得很吶~”
黃光宇悠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完全是充滿著有些不太相信的味道。
“黃總,那,我們就等著吧,哈哈哈,不過呢,我既然提到這些了,也剛好奉勸你一句,還是得提前布局……”
葉丞本來是想,既然黃光宇不相信,那就不勉強吧。
可最后還是象征性地提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