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菜根譚(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作者名: 孫林譯注本章字數: 2字更新時間: 2022-03-29 16:47:48
修省
一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①,定從烈火中煅來②;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③,須向薄冰上履過④。
【注釋】
①精金美玉:比喻純潔完美的人或事物。精金,精煉的金屬,亦指純金。美玉,質地上佳的玉。
②煅(duàn):鍛煉,燒制。
③掀天揭地:猶言翻天覆地。比喻聲勢浩大或本領高強。事功:功績,功業,功勞。
④薄冰上履過:行走于薄冰上。比喻身處險境,戒慎恐懼之至。履過,走過。
【譯文】
若想成就精金美玉般完美無瑕的人格品行,一定要經受烈火煅燒般的歷練;若想建立翻天覆地的功業,必須要經歷如履薄冰般的艱辛。
【點評】
《菜根譚》開篇即從修養品德與建功立業談起,認為修身須經千錘百煉,立業則要小心謹慎。
司馬光《資治通鑒》言:“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塑造完美品格,就像鍛造棠溪之金,歷經命運烈火的考驗、磨礪而不屈不撓,最終成為天下之利器。西漢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護而蒙冤下獄,遭受了殘忍恥辱的宮刑。他在《報任安書》中解釋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認為那些流傳千古的著作,都是古代圣賢面對逆境時發憤而作。他以古代圣賢為榜樣,強忍宮刑后遭受的身心屈辱,憑借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對后代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魯迅先生贊譽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擁有淵博的學識,具備堅強的毅力和卓絕的勇氣,胸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大志向,堅持史官的職守,不虛美,不隱惡,成為后世榜樣,史稱“太史公”。
《詩經?小雅?小旻》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抒發了身處復雜的政治局勢,正如臨深履薄,處處隱藏著危險,使人提心吊膽、驚恐不安。建立豐功偉業的過程,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總要經歷天時、地利、人和的艱難考驗。面對種種危機與磨練,始終保持謙虛審慎的心態,才能避免錯誤與失敗,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