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驛。
夜色深沉。
窗外雷雨轟鳴。
王柏忠尚不知兒子未歸,他一直等的人到了。
二人已談至深夜,仍未結束。
親兵營,梁總旗值守在外,閑雜人等一律清退。
“可有少爺消息?”
“瞭臺上沒有動靜,外面風雨太大,我們探索很困難。”
“再困難也要去找。”梁總旗思索片刻,“拿地圖來。”
很快,士兵從驛丞那里拿到了鹽池驛詳細地圖。
“少爺去往東面,至今未歸,要么是因雷雨受阻,要么是遇到了劫匪。
鹽池驛一帶已經被我等犁了一遍,附近沒有成氣候的匪徒,叫弟兄們披蓑衣戴斗笠,去獵狐林、貓耳屯,城隍廟這三處落腳點尋找少爺。”
“屬下遵命。”
就在王家親騎搜尋王昭的時候,后者正與陌生女人談天說地。
兩人似乎很聊得來,從邊塞趣事聊到時政要聞,囊括政治、軍事,民生風俗等各個方面,他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這么酣暢淋漓的對話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
“非不信也,敬鬼神而遠之。”
“汝不是孔子,怎知孔子所思所想?”
“公子又怎知孔圣沒往那里想呢?”
…………
時間飛逝。
王昭發現,這個女子的思維方式很接近現代人,沒有被繁復的陳規束縛。
“聊了許久,尚不知小姐芳名。”
“是奴家唐突了,只是江湖路遠,就此別過,山高水長,小女子與公子若是有緣后會可期。”
這話聽著耳熟,莫非真有現世報?
王昭咧嘴一笑挪了挪身體,他睡在柴草鋪蓋的床席上面,而陌生女子則躺在供桌上。
女子要比荷兒更成熟,容貌艷麗,雖刻意掩飾王昭仍能感覺出,女子出自煙花柳巷。
只是王昭不以為意,他無欲無求,也沒職業歧視,相反他反而很欣賞女子的一些觀點。
“方才聽姑娘憂國憂民,不知可有什么治國良策?”
“仲醇先生曾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知公子為何問奴家?”
王昭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的出處不了解,可他知道上一句。
“姑娘此言大繆,恐有斷章取義之嫌,所謂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前一句朗朗上口,后一句鮮有人知。
仲醇先生的原意是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丑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
姑娘莫要偏聽偏信‘才可妨德’的謬論。”
女子聽的眼波流轉,目露精光。少有人能說出此番話語,不是說大逆不道而是違背主流觀點。
“那恕奴家妄語了。”女人清了清嗓子道:“如今國朝病入膏肓,土地兼并難以遏制,宦官攬權、朝臣結黨,民怨沸騰。”
她以為自己這段開場白會嚇壞對方,哪知道眼前公子一副你繼續的表情,引得她好奇心起。
“奴家的辦法是放棄北方等區域,專心經營南方。”
“何出此言?”
“首先,北方干旱日益嚴重,如果情況持續下去民變在所難免。”
“那山海關外的土地怎么辦?”王昭提出自己的問題。
“這……”女子略一思索道:“可行唐時節度使政策,派遣武將與呼圖克圖汗議和修好。”
呼圖克圖汗,也就是林丹汗了。
“若是派遣邊將擔任節度使,唐朝的安史之亂豈不指日可待?”
“可從北方干旱地區招攬流民練兵,衛所制荒廢,邊軍不堪一擊,若手中沒有強軍難以服眾。”女子咬咬牙道:“以新軍下江南,削藩分國,重整稅收,實行攤丁入畝,編練海軍,以沿海重鎮為防御鏈,坐守南方徐徐圖之。”
啪啪啪!
王昭忍不住為其拍手稱快。
這人幸虧是個女子,要是男兒身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呀~可惜!
她雖然比別人看的更透徹,但還是沒有切中要害,明朝最大的禍患是誰?
是土地兼并!
誰是明朝的大地主?
除了老朱家還有誰?
女子的主意是好的,就是改革很難,為什么呢?想改革必須先革了老朱家的命!
土地等同于資源,在小冰河時期連年天災,資源尤為寶貴。
江南的地主,山西的商人,不過是大環境下的小插曲。
他們的出現是必然也是趨勢。
而老朱家就是這趨勢的源頭!
任用什么賢臣良將也救不回失去的民心。
還有一點,或許是受時代的局限性,女子并沒提到正在崛起的女真部落。一個讓林丹汗都忌憚的勢力,讓草原的王都要避其鋒芒的角色是那么好對付的么?
放棄掉北方國土,遙看南宋一朝也未能收復失地。
華夏千載傳承,向來是以北伐南易,以南伐北難。
三國時期,吳國陸遜北伐,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雖然在具體的戰役上取得了成功,但是這些成功不足以讓北方的曹魏政權覆滅。
南宋的岳飛北伐,隆興北伐,開禧北伐都不曾動搖北方政權的統治。近代,國共聯手的那次北伐,雖打敗了北方軍閥,但也不算成功,只能算成功一半。
縱覽歷史,只有一位成功了,就是老朱家的開山祖師爺,可也僅僅這一位,堪稱曠古爍今的奇跡,畢竟五千年歷史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女子的話有一番道理,但可行性欠缺。
北軍南下,南方本就人多地少,該怎么解決土地問題?就算老朱家真有大魄力革自己的命,但南方地主階級如何安頓?
老一輩辛苦攢下的土地憑什么讓出去?
誰家不是一點一滴積攢家業起來的,憑什么自家田地多了就要分出去?
這是個階級斗爭問題,以如今朝廷上黨同伐異的表現,就是有諸葛亮之才也無濟于事。除非是天降核平,定點清除礙事的人和多余的人口,把原有秩序徹底摧毀,再有一批有識之士,不乏鳳雛臥龍一樣的大才,這大明朝才能緩一口氣。
對了,還要有一支現代化部隊,在熱武器打擊下壓服蠢蠢欲動的敵人。
“時候不早了,暫且睡吧。”
女子很詫異地看了眼王昭,不知道為什么先是高興的拍手叫好,現在又意興闌珊。
她剛剛說的那番話,并非自己一個人的主張而是匯集所有同人志士的觀點。
在她看來,這也是唯一能拯救大明朝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