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舞蹈通史叢書(套裝7冊)
- 劉青弋主編
- 4502字
- 2022-03-22 15:19:08
第七節 結語
勞動創造舞蹈。首先是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和發展了原始人類創造舞蹈藝術的才能。原始人的勞動生活為舞蹈提供了最初的內容。人們在勞動中有所感受,當把這種感受用身體的動作把它表現出來時,便產生了舞蹈。所以古代的學者說:樂舞的產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要求表達;而思想感情的起因,則是由于客觀事物的刺激。這一認識是和歷史現象相一致的。
原始先民處于那樣險惡的自然環境中,一求生存,二求發展。要生存,就要通過勞動謀取生活資料;要發展,就要繁殖,求得種族的延續。這是原始社會現實生活最根本的內容。所謂“食色性也”,正是這兩方面,是舞蹈發生的主要推動力。而勞動則在舞蹈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縱觀傳說中的原始舞蹈,幾乎無一不和勞動生產有關。直接反映勞動生活的作品之外,歌頌的,主要是歌頌某一英雄祖先對提高勞動生產力的貢獻;祭祀(包括圖騰崇拜)、企求的,也主要是勞動成果的豐碩。
原始舞蹈帶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傳授勞動經驗,祈求豐收,訓練勞動技能,勞動間歇的娛樂與休息,這一系列的社會作用也都和勞動生產的實際要求有關。
從形式看,原始舞蹈的動作、服飾和道具,也都和勞動生活有關。勞動和勞動的對象提供了舞蹈最原始的動作,勞動工具和獵獲物提供了最初的服飾和道具。但即使是最原始的舞蹈,也不是現實生活純客觀的機械的再現和模仿。舞蹈藝術是精神活動的產物,它不可能不具有人的主觀因素和感情色彩。古人所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明只有當強烈的情感激蕩在人們胸中,而語言、詠嘆、歌唱都不足以表達的時候,才會手舞足蹈起來。舞蹈是表現人的強烈情感的藝術形式,沒有感情內容,舞蹈也就失去了靈魂。
原始人在舞蹈中模擬各種動物和勞動動作時,同樣是有豐富多樣的感情色彩的。它們或是勝利的歡歌,或是生命和力量的頌歌;有時則是創造和智慧的贊歌;有時也模擬某個伙伴在和猛獸搏斗時的英勇表現,以致流血犧牲,這又是悲壯的悼歌……在這些歌舞中,無不飽含著先民們在鴻濛初開的天地里掙扎前進時所灑下的血和淚、歡樂和辛酸。
勞動生產無疑對原始舞蹈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但也不能說原始舞蹈只是反映了勞動生活一種內容,只能對勞動生產起作用。生活有不同的方面,人們也就有多種多樣的感情活動;舞蹈一經產生,就成為表現多種生活內容的藝術形式。在原始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活領域日益擴充,原始舞蹈的內容和形式也不斷豐富,社會作用也逐步擴大了。
我國的舞蹈藝術形成以后,在漫長的氏族社會里度過了它的童年期。到氏族公社的后期,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舞蹈藝術從即興的抒發到有了保留和繼承;舞蹈形式從簡單到比較多樣;音樂方面從節奏音響到旋律變化;服飾方面從自然形態到象征性的裝飾和美化:整體審美意識有了明顯的加強,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禮樂文化奠定了基礎。
注 釋
[1].《呂氏春秋·恃君覽》,《諸子集成》卷二十,中華書局1954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154頁。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80頁。
[4].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09頁。
[6].摩爾根:《古代社會》,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37頁注①。
[7].吳曉鈴:《介紹古代印度舞蹈名著<姿態鏡銓>》。《舞蹈叢刊》1957年第三輯。
[8].《樂記·樂象篇》,吉聯抗譯注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年版,第29頁。
[10].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普列漢諾夫美學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同上引書第三卷第508頁。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3].宋兆麟:《室內地畫與喪遷風俗——大地灣地畫考釋》,載《中原文物》特刊《論仰韶文化》。
[14].秋浦:《鄂溫克人的原始社會形態》,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92頁。
[15].《后漢書·西南夷列傳》,中華書局1965年版標點本卷八十六。
[16].劉堯漢:《“十二獸”歷法起源于原始圖騰崇拜》,《彝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78頁。
[18].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版第23頁。
[19].《伏羲考》,《聞一多全集》第一冊,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3頁。
[20].劉堯漢:《中華民族的原始葫蘆文化》,載《彝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文集》第218頁。
[22].聞一多:《姜嫄履大人跡考》,《聞一多全集》第一冊第73頁。
[23].《事物紀原·樂舞聲歌部》:“《禮記·明堂位》曰:女媧之笙簧。簧,笙中之簧也。《世本》曰:女媧作笙簧。”1937年版叢書集成初編本第一冊第77頁。
[26].《通典》:“神農樂名《扶持》,亦曰《下謀》。”《路史·后紀》:“(神農)捋土鼓以致敬于鬼神,耕桑得利而究年受福,乃命刑天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厘來,是曰《下謀》。”同上?注引書。
[27].《山海經·海外西經》:“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4頁。
[29].《路史·后紀》:“(少皞)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風。作《大淵》之樂以諧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淵》。”同上注?引書。
[30].《漢書·禮樂志》:“顓頊作《六莖》。”中華書局1962年版標點本卷二十二。
[34].《白虎通德論·禮樂》:“黃帝樂曰《咸池》。《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咸蒙德施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諸子百家叢書”本第18頁。
[38].《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黃帝又命伶倫與榮援鑄十二鐘,以和五音。”同上?注引書。
[39].《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孫氏瑞應圖》:“黃帝習(樂)昆侖,以舞眾神,玄鶴二八翔其右。”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四冊第4062頁。
[40].《韓非子·十過》:“師曠曰:昔者黃帝……大合鬼神,作為《清角》。”《諸子集成》本卷3。《晉書·樂志》:“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于涿鹿,帝乃命始吹角,為龍鳴以御之。”中華書局標點本卷二十三。
[42].馬克思:《資本論》第四卷《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第296頁。
[4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同上注③引書第2頁。
[44].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古者文舞執羽,武舞執干戚。儀者文舞所執,以羽為之。其羽可用為儀,言鴻羽可用作舞具也。”中華書局1957年版第186頁。
[45].秋浦:《鄂溫克人的原始社會形態》同上注?引書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