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歷史永遠是一號鏈接
書名: 歷史的荷爾蒙4:古人的堅守與躊躇作者名: 歷史的囚徒本章字數: 2529字更新時間: 2022-03-23 14:50:20
1
不知不覺,歷史寫作已四年有余。
我就像一個探油工人,勘探,鉆井,采油,冶煉,不知疲憊。
就連兩歲的爾蒙小朋友,現在也熟悉了我的作息規律,動輒用小手指著書房,嘣出一個字,“寫~”。
我覺得自己的寫作,是有意義的。
所以能一直堅持下去。
歷史是一種特別遺憾、不可復制的東西,它是一種十分主觀的產物。
其中最主觀的紀錄形式,便是文字。
也就是說,它不保險。
文字表達是不可靠的,絕大多數都有粉飾或者丑化的偏向。
如果你不了解中國美學,那你很可能被騙。
但這并不是歷史悲觀主義。
相反,只要我們努力,完全可以不斷地靠近歷史。
全力抓住核心信息,讓歷史在現代絢爛。
2
要把歷史寫活,最緊要的一件事情是:尊重它。
因為我們身上流的,是古人的血,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
不尊重他們,就是不尊重我們自己。
有了尊重,要把歷史寫得好看,至少還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熟悉并掌握基本史料,二是從史料中拎出最重要的特征,三是熟練運用現代表述方式。
我的感受是,如果你的文字沒有魅力,別人很難堅持看下去,你寫著寫著,也覺得聊勝于無。
即使做到以上三點,從歷史中挖掘精彩故事,還只是完成了一小半。
接下來,你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與古人交心談心。
其關鍵是,每次寫一個人,要把心掏出來,寫完了,再把心放回去。
如此反復。
這是難度極大的一件事。
主要是因為,人們現在可以投入時間,可以投入經費,卻很少能投入感情。
3
古人都離開那么多年了,還想跟他(她)交流,似乎有點幼稚,有點柏拉圖。
其實,真的可以。
我渴望通過揣摩理解,用自己的敘述方式,最大限度還原歷史現場,刻畫古人心理。
整個過程奇妙又詭異,就像在為古人招魂。
有粉絲留言說,“看了一晚上你的文章,感覺有些不羈、深情,又很細膩,仿佛在寫一個人的時候,完全把自己帶入……看你寫的文字,我感覺很容易走進他們的生活。”
我理解,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發生了最難得、最復雜的心理反應,這種反應,俗稱“共鳴”。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左大腦用于了解事實,而右大腦用于情感共鳴。
文字一旦帶有情感,它就開始閃光。
只要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歷史的塵煙,你也能與古人共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與時間空間無關。
4
不得不說的,還有難得的幽默感,我常為它抓狂。
進入社交時代,幽默感成為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征。
請注意,我說的不是低級搞笑,也不是強行創造幽默,而是靈光一現,令人會心一笑。
詞典上解釋說,所謂“幽默”,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有趣或可笑,但更可貴的是意味深長。
讀者看完詼諧的句段,在那兒久久不得釋懷,這樣的幽默才是有生命力的。
在描述古人的時候,為讓讀者更快記住他,更深體會他,我總會創造一些幽默的場景和語言。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方法,可以像幽默一般,迅速地紓解繁瑣和苦難。
這也是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極其推崇幽默敘述的原因,甚至稱它為我寫作的“靈魂”。
我還說過,如今知識遍地,人們的求知欲得到空前滿足,但焦慮感和無力感也接踵而至。
所以,現代人不求解惑,但求解煩。
解煩,只有幽默可以做到。
5
所有的這些做完了,還有一個堅持。
未來是模糊的,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你只能拿著手電,走一米看一米。
唯有堅持,你才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
無數人跟我說,堅持下去。
我聽大家的,現在寫了近四百篇。
以前讀書的時候,語文成績很好,作文寫得很帶感。
后來在媒體行業混飯吃,開始大家都從小消息寫起,我卻偏愛大塊頭文章,感覺寫起來特別像一個記者。
再后來學會了個人化的敘述方式,更加樂此不疲。
在十年前出版的一本書里,還特別聲明我的追求——不敢言創舉,但絕不人云亦云。
6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即我的寫作都是正能量的。
正能量這東西在歷史中,在現實中,其實是處處可見的。
只是有很多人看到的,是生活中的陰暗和不如意。
有人說,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我并不同意這種說法。
相反,正能量擁有強大的傳播力和感染力。
在已經完成的對一百多個古人的寫作中,大多數主人公都有一顆天真善良的心。
他們在現實中踉踉蹌蹌,摔了不少跟斗,但從未改變他們的熱愛——愛國家,愛故鄉,愛朋友,愛這個世界上的一草一木。
他們甚至不會去恨其他人,包括曾經嚴重構陷他們、差點讓他們死于非命的人。
作為中國人的生活偶像,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的大度,他的沉郁,他的悲天憫人,總是讓后世讀者感動萬分。
有那樣的人生境界,才能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大江東去,浪淘盡”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如此,其他人又何嘗不是?
嵇康、陶淵明、李白、李清照、柳永、李煜……
這樣的名單可以開出一長串,他們全是在逆境中站起來的人。
正像我在《唐伯虎的風中零亂》里所寫的——一個人在逆境中的奮起,遠比在順境中的成功更能打動人,人的精神力量無限。
7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不過很多時候,平安、平淡乃至平庸生活的代價是,你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抵達自己理論意義上可以到達的彼岸。
這絕不是倡導苦行主義。我一個大學同學說,他一生中最順利的時候,就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候,他一生中最坎坷的時候,就是他一生中最閃光的時候。
這句話說得很有哲理,雖然看起來有點別扭。大家可以好好體會一下。
感謝大家,荷爾蒙前三集賣得超乎意料的好。
既然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愛和鼓勵,未來我還會不停地寫下去。
很多人都有自己偏愛的歷史人物,為其idol的遭遇嘆息、不平、流淚。
從這方面來說,歷史并不是虛無飄渺的。
它一直在我們的血液中流動,有時候還很沖動。
8
我想以兩則粉絲留言結束這篇文章。
——“我看過很多評寫辛棄疾的文章,卻獨愛這一篇,愛不釋手!也在囚徒的文字中找到了與自己對歷史相似的想法與情懷!于是瘋狂地將囚徒的公眾號推薦分享,我覺得,每一個認真嚴謹的歷史解說者更應值得尊重。”(閭師長月)
——“看你的每篇文章都笑了,文字行云流水不足為奇,但幽默的靈魂彌足珍貴,你對歷史的感悟和人物的揣摩都很精準,悲涼的歷史在你不緊不慢的講述中變得生動鮮活而有溫情,大概我會取關其他所有公號。”(just destiny)
9
我的書架上,歷史永遠是主流,它是一號鏈接,也許這輩子都是。
再次感謝遇到你們。
有人把幸福詮釋成有房有車、有名有權、有錢有勢。
其實幸福更是一種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無欲無求。
歷史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重重疊疊之下,它抽象成了一種心情。
我們一定要好好運用這種心情。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Ⅱ:悼亡者之瞳(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六年前的暴雨之夜,楚子航第一次誤入龍的國度——尼伯龍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六年后的夏天,龍王還未蘇醒,就已經對世界發出了沉雄的呼喚:“誰來殺我?”這一年,群龍蘇醒,災難接踵而至,那個宿命中的日子即將到來。卡塞爾學院最優秀的學員們,被輸送到世界各地,最高級別的預警已經發出。有時候,你留著命,就是等著把它豁出去的那一天。而在那個古銅色的輪盤上,路明非的生命刻度只剩下1/2。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