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成都的細節
  • 張豐
  • 2636字
  • 2022-03-30 10:23:06

府南河:九天開出一成都

2005年3月,我第一次到成都。從北京乘坐火車,還是普快那一班。早上醒來,火車還在慢慢翻越秦嶺。這里的樹是綠的,河水清澈,和北京到西安一路的景色都不相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到了南方。

成都在何種意義上算是一個南方城市?

作為一個北方人,對南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那些大城市總有一條大河。不要說重慶、長沙、武漢、南京這些長江邊上的,就算是上海和廣州,也分別有一條黃浦江和珠江。剩下的城市,則是深圳、廈門、溫州、寧波這樣近代以來崛起的沿海城市,它們都面向“外部”。

即便是四川,很多城市也都“生長”在大河邊上。樂山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三江交匯地,宜賓則是金沙江和岷江聚合成長江的地方,瀘州、雅安、遂寧也都是沿大河分布。

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期待來成都,就會感到失望,因為這里沒有什么有氣勢的河流。2005年,我到成都一家報社工作的時候,成都剛把“府南河”改名為“錦江”。不管是記者、編輯還是普通市民,人們都習慣使用“府南河”這個名稱。為了更好推廣“錦江”這個名字,報社規定,再使用“府南河”的,一律算是“事實錯誤”,扣罰100元。

2020年開始,成都推出了“夜游錦江”項目。如果你在太古里或者春熙路逛了一圈,吃了需要排隊三小時的網紅火鍋,而后突發奇想,要去錦江看一看,于是在路邊攔下一位“本地人”(這并不容易),問他錦江在哪里,他或許會很不屑:“哪里有錦江?”

你茫然不知所措:“就是河邊玩的地方啊。”他會指向東面:“走過去就到了。”

你從春熙路出發沿著總府路向東1公里就能走到東風大橋;或者從東大街出發往東1公里,走到東門大橋,你就可以看到一條河流。看到它的第一眼,你一定會笑:這也能叫“江”嗎?

picture

濯錦之江,源遠流長。錦江是成都人的母親河,在靜靜的流淌中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成長。

它實在太小了,河面的寬度,也許只有10米。如果你帶著類似在上海外灘夜游黃浦江的想法來這里,你會大失所望,因為那樣的游輪,在這里根本放不下。這就是“錦江”,它當然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河流,但也是這幾年才發明的“文化之河”。

當然,“府南河”這個說法,本身也很模糊。我們看不到“府南河”這個名字,可以看到的是“南河”和“錦江(府河)”,它們在合江亭那里交匯成一處,繼續向東流去,幾百米之后就是九眼橋。合江亭現在成為愛情圣地,是很多年輕人拍攝婚紗照的地方,人們可能是取“合”的吉祥意義。前幾年,那里還粉刷了彩色的斑馬線,被稱為“愛情斑馬線”。

picture

夜幕降臨,人們坐上烏篷船,順著錦江而下,途經合江亭、蘭桂坊等地,盡情欣賞著兩岸流光溢彩的夜景。“夜游錦江”已成為成都生活美學的新名片。

李冰擔任蜀郡太守時,除了主持建造都江堰,還為成都疏浚導入兩條幾乎平行的河流,有一條就是現在的南河,這是從成都“市內”的視角看的。南河和府河的格局,最早在唐代形成。唐以前,西邊兩條河幾乎是并行穿過成都,而在唐代末年成都修建“羅城”時,為了修城墻和護城河,改了府河的走向,讓它先向北流,再轉向東南,這樣成都就處在南河和府河的懷抱之中。唐代以后,南河和府河,基本上就是成都的護城河,以自然流向為主,人工稍加干預。兩河懷抱的區域,被老成都人稱為“內環內”,是比一環路還居中心的一個區域,但是并不具備任何實際區分的意義。

府南河的名字廣為人知,某種意義上是區分“老成都”和新成都人的密碼,因為只有老成都人才使用這個說法。內環內才是老成都,即便是東邊的一環,也會被一些人稱為“東郊”。從合江亭往西,就是“南河”,現在它是錦江的主體,河邊的路叫“沿江路”。你沿著江邊走到人民南路,能看到錦江賓館,再往西走幾公里,會到錦里中路,那里距離錦里和武侯祠就不遠了。

讓我們先不要去錦里,仍然沿著河邊往西走,會先后經過百花潭和浣花溪,來到杜甫草堂。杜甫的詩里,提過“錦江”“錦里”“錦官城”,可能這才是這條河改名的原因。

錦是絲織物,這個字的本義,是“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成都有著悠久的絲織業歷史,秦國滅巴蜀后,于公元前311年模仿了都城咸陽的規制,建了“大城”和“少城”,并在它們的西南面建造錦官城。杜甫那首有名的《蜀相》詩這樣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這說明,到杜甫的時代,武侯祠已經是一個景點,而錦官城已經是人人知道的歷史遺跡了。

picture

安順廊橋位于府河與南河交匯處的合江亭旁,夜色之下的廊橋串聯起南河兩岸的酒吧街,成都最熱鬧的夜生活在這里上演。

現在,在武侯祠的北側,是“錦里”,沿著武侯祠大街再往北走,不遠就是錦江。附近的大石東路東端,有一個近年才修的“錦官橋”。改革開放以后,在附近的四川省社科院工地上,工人在施工的時候發現了20口水井,井底清理出一些漢代的陶片和幾件女性使用的骨笄。考古專家認為,這里就是漢代織錦工場,當年的“錦官城”所在地。

《水經注》里說:“夷里橋道西,故錦官也。言錦工織錦則濯之江流,而錦至鮮明,濯以它江則錦色弱矣,遂命之為錦里。”

為什么剛織出來的錦,在這條河里濯洗就不掉色,而在別的河里洗就不行?可能這沒有什么道理可講。或許只不過是因為這條河距離作坊更近,而水流也較緩。

杜甫離開成都時,直接從家附近坐船。那時的成都,河流密布,草堂外的江也很寬闊,并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小溪,因而他可以一路向東。巴金離開成都時也是坐船,但是現在你已經不可能坐船離開成都了。盡管河水總是東流,我們要想真正理解成都,就必須沿著錦江一路向西。在地圖上,我們發現它的名字又變成了“清水河”,這或許才是它的地理學名字。在成都平原上,沿著任何一條河流向西,都可能會走到都江堰——李冰把岷江攔下來,通過巧妙的構思,河水分流而下,其中一條叫走馬河,就是錦江的源頭。

在中國地圖上,我們可能看不到錦江的存在,它只是市內的河流。但是把府南河改名成錦江,實在是一個文化創造。在古詩文里,“錦江”和“濯錦江”,其實都是同一個詞組,突出的是這條河的功能,錦江在古代并不是地理名詞,如今把它命名為錦江,河邊反而沒有絲織業了。現在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大為提高,也不允許在河里洗布了。不過,“濯錦”在成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意味著一種文化記憶,而不再是和勞動有關的實體。現在,成都有的樓盤名字還叫作濯錦城,這和織錦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

府南河改名錦江,意味著某種文化價值的回歸。在中國的河流中,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金字旁”河流,而不是“三點水旁”,它體現的是“人的意志”,而不是自然的神力。海子在詩里寫道,“為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錦江,是屬于21世紀人們的溫暖,它意味著城市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吴旗县| 鄂托克旗| 敦化市| 玉树县| 济南市| 镇安县| 和龙市| 宜宾市| 保定市| 云浮市| 阿拉善右旗| 钦州市| 阿克陶县| 彰化市| 灵寿县| 嵊州市| 蒙城县| 莆田市| 黑龙江省| 海城市| 兰坪| 长治市| 洛浦县| 永嘉县| 呼伦贝尔市| 南丹县| 铜鼓县| 蛟河市| 昌江| 沅陵县| 兖州市| 霸州市| 英德市| 临猗县| 陕西省| 交城县| 荔浦县| 密山市| 台湾省|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