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意外死亡的搶跑者——董卓對話劉艾

用一個字來總結孫堅,就是:快。別人還在熱身,他已經開跑了。用兩個字來形容孫堅,就是:太快。別人還在奔跑,他已經歇菜了。

董卓與劉艾的一段對話,既肯定了孫堅起跑時的智勇,又似乎未卜先知,預見到了孫堅的結局。

在漢末那場跑馬圈地的創業錦標賽中,孫堅是個提前搶跑的突破型選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天,當群雄還在謀劃如何聯合起來保全自己、對付董卓的時候,孫堅卻已經先知先覺地開始搶錢搶糧搶地盤了,先荊州后南陽再豫州,孫堅一路高歌猛進,挺進了中原腹地。

在后來的創業馬拉松中,孫堅又是個鍥而不舍的耐力型選手。當關東群雄因為董卓主動露怯、遷都長安而飲酒高會、不思進取的時候,孫堅是少數幾個要將討董進行到底的豪杰之一。而當孫堅初次西進被董卓大將徐榮打敗之后,他又毫不猶豫地組織起新一輪進攻,不僅打敗了胡軫、呂布組成的步騎混成兵團,斬殺了關西名將華雄,甚至在洛陽近郊把董卓親率的大軍打得落花流水,迫使董卓徹底放棄了洛陽,退守關中。

除了獨自西進和敗而不餒之外,孫堅的鍥而不舍還體現在“死不瞑目”上。面對孫堅的凌厲攻勢,董卓使出了打不贏就拉的利誘招數,不僅派部將李傕前去提親,甚至讓孫堅開列出孫家希望擔任刺史、郡守的人員名單,榮華富貴一一滿足。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孫堅只有一句話:“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就是說,你干了那么多壞事,我不滅了你的全族,昭告天下,到死我也不甘心!成語“死不瞑目”由此而來。

如此看來,人如其名,孫堅的確是一個堅定執著的人。而他的這份堅定,不僅源自董卓當下的違逆和殘暴,還源于他對董卓過往的了解以及二人間的一段恩怨。

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孫堅跟隨司空張溫駐屯長安討伐涼州地區的邊章、韓遂叛亂。在這里,佐軍司馬孫堅與中郎將董卓第一次相遇了。結果,沒多久年輕的孫堅就向張溫提出了一項大膽的建議:殺掉董卓。

對此,孫堅的理由十分充分。其一,董卓“輕上無禮”,對待張溫的態度十分傲慢,上下級會面,上級張溫竟然等了下級董卓大半天;其二,“沮軍疑眾”,該討伐叛亂卻遲疑不前,搞得軍隊無所適從;其三,“軒昂自高”,沒有功勞也就罷了,竟然擁兵自重,趾高氣揚。總之,只有殺了董卓,才能立威,才好平叛。

最終,張溫非但沒有采納孫堅的建議,還把孫堅打發回了老家。當年我沒殺成你,讓你禍害至今,現在不殺你,更待何時?

說來也怪,孫堅越是“死不瞑目”地要鏟除董卓,董卓越是對孫堅高看一眼,這突出體現在董卓與手下的長史劉艾的一番對話中。

一開始,董卓對劉艾說:“關東的叛軍屢次大敗,都很畏懼我,不會有什么作為。只有孫堅這個愣頭青,挺會帶隊伍,應當告訴諸將,讓他們都小心提防著。”

隨后,董卓不厭其煩地向劉艾講起了當初征討邊章、韓遂時的一段往事。那時,張溫派董卓與蕩寇將軍周慎一起去討伐叛亂。出于降低風險的考慮,董卓向張溫建議,周慎在前,自己在后,相互支援。結果,張溫沒有同意,以致周慎幾乎全軍覆沒,董卓則因為把自己的人馬分成前后呼應的兩部而得以保全。無獨有偶,當時在周慎軍中的孫堅,也向周慎建議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結果周慎同樣沒有同意。相同的見解,相似的遭遇,自然惺惺相惜。于是,董卓不由地感嘆:“孫堅當時不過是個佐軍司馬,見解卻與我大致相同,的確是個可為之才。”

聽到董卓回顧孫堅不凡的過往,劉艾也開始拿孫堅的過去說事:“孫堅雖然時有良計,但到底不如李傕、郭汜。聽說他當初征討邊章、韓遂時,在美陽亭北,率領一千多人與敵混戰,差一點丟了命呢!”的確,孫堅雖然有勇有謀,但戰場上的意外卻也不少,撇開劉艾提到的美陽亭差點遭遇不測不說,不久之前與徐榮大戰時,孫堅也狼狽得可以,要不是他把自己頭上的赤廚幘(一種頭巾)戴到了部將祖茂頭上,被敵人生擒或者斬殺了也未可知。

聽到劉艾這樣說,董卓又情不自禁地開始為孫堅辯護了:“孫堅當時率領的是一群烏合之眾,兵不如敵精,并且戰事有利鈍,不可完全以成敗論。”當然,辯護歸辯護,最終董卓還是撂下了一句重話:“只是這小子無緣無故地跟隨了袁家的那些公子哥,最終還是會送命的!”

主題:孫堅的命運走向

聊友:董卓與劉艾

時間:約公元191年

語錄:無故從諸袁兒,終亦死耳!

影響:董卓的刻意規避,使孫堅成了出頭的椽子。

啟示:對手是誰很重要,隊友是誰更重要。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注引《山陽公載記》、《資治通鑒》卷六十

董卓的話沒錯,當為人靠譜的孫堅遇到并不靠譜的袁術時,出現一些意外也就不算意外了。就拿讓孫堅聲名大震的陽城之戰來說,正當孫堅全力以赴擊潰胡軫、呂布混成部隊之時,后方的袁術卻中斷了軍糧供應。我這邊火苗正旺,你那邊卻撤去了供應,這不是釜底抽薪嗎?

袁術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就在于袁術手下謀士的一句話:“孫堅倘若占據洛陽,勢必難以制約,這豈不是除卻惡狼引來猛虎嗎?”后來,要不是孫堅親自前往一百多里外的袁術駐地,痛陳利害關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恐怕前線將士真要喝西北風打仗了。

剛剛經歷過被人背后卡脖子的事情,孫堅又被袁紹背后捅了一刀。正當孫堅占據洛陽、虎視關中之時,自己的大本營陽城卻遭到了周的偷襲,這時,周已經被袁紹任命為豫州刺史,與袁術推薦的豫州刺史孫堅針鋒相對。于是,孫堅只好把族滅董卓的事放在一邊,火速回師陽城。

事情一放下,就沒機會再拿起來了。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初,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孫堅一路南下,高歌猛進,先是突破黃祖在樊城的封鎖,隨后渡過漢水,包圍襄陽。襄陽城外,孫堅與帶兵趕來的黃祖展開大戰,直殺得黃祖抱頭鼠竄,一口氣逃進了峴山。戰意正濃的孫堅,一路追進山中。結果,中箭身亡,時年三十七歲。

孫堅說的沒錯,沒干掉董卓,他“死不瞑目”;董卓說的也沒錯,跟著袁氏兄弟,“終亦死耳”。

如此看來,智勇的孫堅還是一個用力過猛的暴斃型選手。

原文節選:

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今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

堅曰:“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復進軍大谷,拒雒九十里。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

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艾曰:“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傕、郭汜。聞在美陽亭北,將千騎步與虜合,殆死,亡失印綬,此不為能也。”

卓曰:“堅時烏合義從,兵不如虜精,且戰有利鈍。但當論山東大勢,終無所至耳。”

艾曰:“山東兒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鋒不如人,堅甲利兵強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卓曰:“然,但殺二袁、劉表、孫堅,天下自服從孤耳。”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注引《山陽公載記》

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孤昔與周慎西征邊、韓于金城,孤語張溫,求引所將兵為慎作后駐,溫不聽。溫又使孤討先零叛羌,孤知其不克而不得止,遂行,留別部司馬劉靖將步騎四千屯安定以為聲勢。叛羌欲截歸道,孤小擊輒開,畏安定有兵故也。虜謂安定當數萬人,不知但靖也。而孫堅隨周慎行,謂慎求先將萬兵造金城,使慎以二萬作后駐。邊、韓畏慎大兵,不敢輕與堅戰,而堅兵足以斷其運道。兒曹用其言,涼州或能定也。溫既不能用孤,慎又不能用堅,卒用敗走。堅以佐軍司馬,所見略與人同,固自為可;但無故從諸袁兒,終亦死耳!”

——《資治通鑒》卷六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台东市| 西安市| 南城县| 舟曲县| 潢川县| 云阳县| 安塞县| 长治市| 启东市| 新田县| 奉节县| 郴州市| 建水县| 台江县| 和田县| 北京市| 英吉沙县| 普兰店市| 武邑县| 特克斯县| 曲靖市| 雷州市| 英山县| 云梦县| 于田县| 苍溪县| 新密市| 佳木斯市| 八宿县| 南通市| 大姚县| 榆社县| 修水县| 和田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万荣县| 景德镇市| 承德县| 报价|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