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8章 文帝登基

  • 信天下
  • 吞天童
  • 2509字
  • 2022-06-14 23:15:47

李左車讓麾下將士全都換上了衛氏朝鮮軍的服飾、旗幟后,連夜帶人渡江抵達了朝鮮境內。

至于寬甸堡內的殘敵,在遼東山民部落的封鎖圍堵下,糧盡投降是遲早的事,李左車早已將具體戰術教給了當地部落族長。

抵達江東岸后,李左車立刻派出多路斥候查探敵情,以便規劃進軍路線。

很快,斥候們將情報傳回,有一股衛氏朝鮮軍正駐扎在朔州城中。

此城扼守著東下通向朝鮮腹地的要道,李左車意識到這是一股不能繞開的敵軍,否則日后有被夾擊和切斷后路的風險。

望著身邊這些偽裝成衛氏朝鮮軍的將士們,李左車心生一計,他分出千余人作為先鋒,并讓他們帶上一些比較聽話順從的衛氏朝鮮軍俘虜,然后以從前線敗退返回的名義先行一步趕往朔州城,自己則率領著主力隱蔽尾隨前進。

衛滿畢竟不是朝鮮人,衛氏朝鮮軍里面許多朝鮮士兵并不是真心實意想為其效力,通過李左車的策反工作,一些朝鮮士兵愿意配合他去行動。

在朝鮮士兵的溝通下,朔州城上的守軍很快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了城。

這次行動能夠成功,除了旗幟、服飾、語言起了作用,也是因為守軍覺得這些人數量不多,從一開始就放下了戒心。

當晚,這些人趁著城內大多數守軍已經入睡,開始分頭于城中各處縱火,很快引起混亂。

眼見城中火起,李左車立刻下令進攻,在里應外合之下,迅速攻取了朔州城,通往朝鮮腹地的通道被打開。

李左車稍作休整便繼續乘勝進軍,后面的城邑基本已經兵力空虛,漢軍一路東下,順利攻克當宛、龜城。

駐扎在宣川的韓信很快與龜城的李左車取得聯系,并約定了合擊郭山衛氏朝鮮軍的作戰計劃。

李左車故技重施,率領所部自龜城南下攻取了郭山以東的據點,截斷了郭山衛氏朝鮮軍的補給線和退路。

此時衛滿手里的兵力已經折損大部,得知是韓信親率主力來襲,他不敢再貿然率兵繼續往前線增兵,郭山衛氏朝鮮守軍瞬間成為孤軍。

韓信并未急于強攻,而是耐心等待敵軍的抵抗意志瓦解。他不想在這里損耗太多人馬,畢竟半島人口、資源有限,無論是從獲取資源還是從地緣戰略位置來說,拿下這里,對抵抗匈奴并沒有太大意義。

韓信將自己對朝鮮之地的想法告訴給了謀士蒯通。

盡管蒯通原本是希望韓信能夠盡取半島、拓展后方,但考慮遼東兵力已經空虛,若主力長久滯留在此,有被匈奴趁虛而入的可能。于是他很快為韓信設計出了迅速擊敗瓦解衛氏朝鮮政權的方法——以光復箕子朝鮮的名義,聯合廣大朝鮮軍民一起向衛滿政權發起進攻。

韓信采納了蒯通的計策,將漢軍的主張告之了所有朝鮮戰俘,立刻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隨后,韓信讓這些人帶著一些漢兵前往朝鮮各地去張貼和宣傳“討伐衛滿、光復朝鮮”的政治主張。

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有數萬朝鮮軍民趕來支援韓信,更多許多城邑表示歡迎漢軍,并主動更換了箕子朝鮮時期的旗幟。

郭山城中的衛氏朝鮮軍也終于支持不下去了,糧草斷絕后,每天都有人逃亡和歸降漢軍。最終,在得知了漢軍想要光復箕子朝鮮的主張后,朝鮮將士們主動將衛滿派駐在郭山的親信大將抓住,隨后便打開山城,向漢軍投降。

拿下郭山后,韓信與李左車兩軍成功會師,再加上幾萬朝鮮軍民,浩浩蕩蕩近十萬大軍向朝鮮王城撲來。

眼見大勢已去,衛滿不敢再困守王城坐以待斃,他連夜率領僅存的數千人馬南逃,最終在金川被漢軍與朝鮮軍追上殺死于亂軍之中。

箕準的后代被朝鮮人迎回并重新擁立為王,為了感謝漢軍對朝鮮的支持,朝鮮王表示愿意世世代代成為大漢最忠實的盟友,并決定在朝鮮推廣漢字。

因為擔心遼東防務,韓信并未在朝鮮逗留太久。

而剛剛從朝鮮得勝班師回遼的韓信等人,屁股都還沒坐熱,長安那頭就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漢高后呂雉去世了!

正當韓信擔憂當今天子過于年幼,高后一死,恐怕難以震懾住匈奴這頭惡虎時,一直忠于昔日高皇帝劉邦的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與皇孫朱虛侯劉章兄弟聯手迅速誅滅了呂氏勢力,讓大漢朝堂暫時擺脫了被外戚掌控的局面。

對呂后所立的這個小皇帝,不僅韓信這些外鎮諸侯感覺不靠譜,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也打算將他換掉。因為他們認為小皇帝劉弘并不是漢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

在評估了所有劉姓諸王及其外戚勢力后,大漢朝堂的重臣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到長安來繼承皇位。

代王劉恒在見到長安使者后,開始并不感到高興,反而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

首先是代國郎中令張武等人認為其中有詐,提議劉恒以有病不能前往為由推辭,以繼續觀察時局的變化;

唯有中尉韓沖(韓信之子)力排眾議,認為呂氏不得人心,天下歸心于劉家,劉恒應該把握機會前往長安即位。

最后劉恒采納了韓沖的意見,但為了以防萬一,劉恒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中了長安朝廷那些老臣們的算計。

劉恒首先派舅舅薄昭到長安去探聽虛實,在確認并無異常后,才下定決心啟程前往長安。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舟車勞頓之后,代王劉恒終于順利抵達長安附近,隊伍在距離長安城還有五十里的時候,劉恒派出屬下韓沖帶領前部人馬率先進城探路。

當韓沖到達渭橋后,長安丞相以下的官員都趕來準備迎接。

韓沖立刻趕回高陵回報劉恒,于是劉恒帶領隊伍繼續行進到達渭橋,長安群臣紛紛以臣禮拜見了代王劉恒,劉恒亦謙遜回拜。

此時立于武官之首的太尉周勃向劉恒進言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要事。

韓沖肅然正聲道:“要是太尉所陳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陳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

太尉周勃聞言不敢再多說什么,當即率領群臣跪著送上天子玉璽。

劉恒辭謝說:“請到城中代邸后再議。”

眾臣只得簇擁著劉恒進入長安城內的代邸商量,期間劉恒西向兩次辭讓、南向三次辭讓,在五讓天下后,終于同意即皇帝位。

隨后劉恒派太仆夏侯嬰與東牟侯劉興居帶人去清理皇宮,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一切布置妥當后,太仆夏侯嬰用天子乘坐的法駕迎接劉恒進入了未央宮。

進宮后,為了從根本上保障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劉恒連夜任命親隨將領韓沖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殿中。

然后,對于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于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公們則恢復其爵位和封地,同時,對于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進行賞賜、分封。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謹慎小心的劉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齋戒沐浴之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良辰吉日,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終于平安順利地繼承了皇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霍山县| 建昌县| 东城区| 南康市| 安康市| 林西县| 安徽省| 石城县| 新兴县| 调兵山市| 蚌埠市| 文水县| 盖州市| 和平区| 张家川| 开原市| 福建省| 延吉市| 洮南市| 石河子市| 和田市| 抚松县| 东乌| 侯马市| 连云港市| 花莲市| 湘乡市| 永清县| 合江县| 兰溪市| 牟定县| 庐江县| 得荣县| 和顺县| 商水县| 九龙县| 万荣县| 沙洋县| 西乌珠穆沁旗|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