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梨園聚義
- 信天下
- 吞天童
- 3230字
- 2022-03-19 10:13:57
淮陰城西郊三樹里,這里屯駐著一千多名新近招募的縣兵。
由木柵欄圍起的簡陋營地,是這些還沒有過實戰經驗的新兵們就地取材搭建而成。
他們憧憬著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然而今天,他們中的一些人卻要提前死去……
“你們這些畜牲!本官給你們吃、給你們喝,你們不僅不思回報,竟然還敢以下犯上、襲擊長官!今天如果不把你們這些害群之馬處以極刑,難消我心頭之恨!”薄昭手持一根正在滴血的馬鞭,沖著眼前一眾被綁在木樁上的士卒們怒吼道。
而這些被脫去上衣的士卒們全身都是被鞭子抽打出的斑斑血痕,早已奄奄一息。
“給我去把所有人都叫過來集合。”薄昭將鞭子扔到一旁,向身邊一位百夫長吩咐道。
不一會兒,一千多名縣兵從各營匯聚過來。
薄昭站在臺上沖著校場上一臉茫然的士卒們喊道:“臺上這些叛逆,違反軍令、不服管教,還聚眾鬧事、毆打上級,今日本官為嚴明軍紀,不得不將他們軍法處置、以正典刑!”
薄昭回頭向行刑隊長點頭示意。
“準備行刑!”一眾刀斧手跨步上前將十數名‘罪卒’摁倒在行刑臺上。
“刀下留人——!”韓信乘著飛馳而來的戰車闖進校場。
只見他不等御手停穩便翻身跳下戰車跑到臺下,沖著薄昭抱拳行禮道:“縣尉大人,情況我已知曉,這些人罪不至死,還請大人寬仁大量,饒他們一命!”
臺上的薄昭并沒有理睬韓信,而是向行刑隊揮手示意。
“斬!”行刑隊長一聲令下,眾刀斧手齊刷刷揮刀斬下,‘罪卒’們還未得及喊冤,人頭便已落地,溫熱的鮮血噴濺到韓信臉上,也流進了他的心里。
“原來是都尉大人,本官未能出寨相迎,還望恕罪!”薄昭帶著一抹狡黠的微笑向韓信拱手致意。
韓信面色鐵青咬牙怒視著薄昭,緊握的雙拳因太用力而微微顫抖。
“眾人聽著,這位便是縣令大人新委任的縣兵都尉——韓信韓都尉,以后就由他來統領大家,你們可要好好聽從他的命令,不得怠慢!”薄昭指著韓信向一眾百夫長吩咐道。
“是!”百夫長們向薄昭抱拳道。
“好了,本官還有公務要回城處理,就不打擾韓都尉帶兵了!”薄昭笑著登上一旁的馬車與一眾騎馬侍衛揚長而去。
“各屯長把士兵帶回營,解散!”眾百夫長們紛紛向手下招呼著,校場上的士卒們悻悻離去。
將臺上,尸首已經被搬運走,留下來負責打掃的士卒們正在沖洗地面。
韓信借來一瓢水洗去臉上的血漬,無意間看到臺上有一個少年士卒邊擦地邊流淚,于是走了過去。
“那些人中有你的朋友嗎?”韓信幫少年士卒提過來一桶干凈的水。
少年士卒用衣袖抹了一把眼淚,哽咽道:“最右邊那個就是我的兄長……”
“那你還在這做什么?走吧,去送你兄長最后一程。”韓信拍了拍少年士卒的肩膀說道。
“可屯長讓我們把這里清洗干凈……”少年士卒囁嚅道,眼睛瞟了一眼遠處的屯長,此刻那位屯長正在呵斥一名不小心打翻了水桶的士卒。
“別怕,我比他官要大,我調你走,他不敢說什么的。”韓信微笑著說道。
“是,大人……”少年士卒怯怯地放下手里的工具,一步三回頭地跟著韓信離開了校場。
三樹里軍營向西行不多遠,有一片梨園,士卒們選擇將昔日的戰友、同鄉們埋葬在這片春天能看到滿樹梨花、秋天能聞到鮮梨芬芳的好地方,希望生前飽受苦難的他們死后能夠得以安樂……
韓信和那名少年士卒來到梨園,看到碩果已結滿棵棵梨樹,然而本該是梨園慶祝豐收的日子,今天卻多了一些悲涼。
園中,一群士卒和一些附近百姓圍在十幾個剛用新土堆起來的墳包前,大家將已經成熟的梨子供奉在每一個墓前,并插上了木牌。
“唉!要是有誰會寫字就好了……”一群人正在為不能給牌子刻上名字而苦惱。
“實在不行,等明天我一早進城賣梨時,找個識字先生幫忙刻在竹片上,再帶回來照著刻上……”一個頭發花白的大爺提議道。
“如果不嫌棄,寫字一事在下可以效勞!”韓信走上前向大家拱手道。
“咦?這不是剛剛新來的那個什么都尉大人嗎?他怎么也來了……”士卒們帶著滿臉的疑惑和戒備相互交頭接耳議論著。
正當大伙兒猶豫不決的時候,跟隨韓信而來的那名少年士卒站了出來:“韓都尉剛才仗義直言為我兄長等人求情,我愿意相信他,請大人為我兄長的木牌寫上名字!”
“也請大人為我同鄉好友寫上名字!”又一名士卒抱拳說道。
“也請大人為我……”越來越多的士卒向韓信發出請求。
“老頭子正好也帶了些木炭,看能不能用上……”賣梨大爺遞過來一包木炭。
“用這個正好,寫完再照著印子刻上去。”韓信接過老人手里的木炭說道。
“吳衣,你兄長的墓在這里。”一位個頭瘦高的什長過來指引著少年士卒走到了他兄長的墓前。
吳衣看著眼前棕褐色的土堆,想起過去和兄長在一起生活時的點點滴滴,不禁潸然淚下,跪倒在地上不能自已……
韓信按照什長的介紹將一個個名字寫在了木牌之上。
“咦?你們瞧,這些名字前面咋都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咧?也不知代表啥意思……”士卒們看著韓信寫在木牌上的字議論道。
“這兩個字是‘義士’,因為這些人都是為了維護公道正義而犧牲,配得上這樣的稱號。”韓信邊寫邊說道。
原來,在來軍營的路上,車御手已經將事情原委一一告知了韓信,這些“所謂鬧事”的士卒,都是因為不愿執行縣尉要求他們以征糧名義去搜刮百姓而反抗的義士。
聽完韓信的講述,眾人也都明白了眼前這個都尉和其他那些虐待士卒、欺壓百姓的軍官都不一樣,紛紛跪地抱拳道:“都尉大人,請為我等、為淮陰百姓們做主!”
“大家不必多禮,都坐下來,坐下說話。”韓信安撫道。
一位年長些的伍長說道:“都尉大人,自打那縣尉薄昭上任以來,廣列各種名目征糧納稅,百姓們原本應付舊有的徭役和稅賦就已經捉襟見肘,如今再加上縣府的重賦,許多人家都因交不上而被罰作徭役,客死在異鄉……”
“我父兄就是因此被發去關中修驪山皇陵而活活累死……”一名士卒哭訴道。
“那大家為何還要加入縣兵助紂為虐呢?”韓信問道。
老伍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唉,大伙兒也是身不由己啊,家里窮,交不上賦稅,只得出人來服役抵稅了……”
“每次被縣尉派去各鄉幫縣吏催收,看到百姓們哭爹喊娘賣兒賣女的場面,我都想哭,感覺自己不是人……”老伍長眼眶通紅哽咽道。
“那營里其他人呢?也都是這樣的情況嗎?”韓信繼續問道。
“三樹里的士卒們基本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如果不是迫于無奈,沒人愿意為虎作倀。”老伍長回答。
“大伙兒現在就像是一堆干柴,就差有人幫忙點上一把火了,可那些百夫長都是縣尉的親信,沒人肯來組織咱們,小人斗膽懇求韓都尉能夠率領我們舉義,鏟除縣府那些貪官污吏!”老伍長單膝跪地抱拳道。
“請大人率領我們舉義,鏟除貪官污吏!”眾士卒紛紛跪地抱拳齊聲道。
韓信面對眼前眾人的慷慨陳詞,一時不禁陷入沉思,起身來回踱步時看到那名少年士卒吳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于是好奇地問道:“你叫吳衣對吧?你兄長為百姓伸張正義而死,你難道不想給他報仇嗎?”
“想,可是我們的力量太弱小,打不過縣尉的……”吳衣低著頭說道。
“吳衣說得沒錯,僅靠三樹里這些裝備簡陋、訓練不足的新兵是沒辦法打敗駐守淮陰城的正規軍的。”瘦高個什長從旁補充道。
“這正是我所顧慮的地方,但按常理來說正規軍應該不由縣尉調度才對啊?”韓信向瘦高個什長問道。
“是的,原本這支正規軍隸屬于郡尉麾下,被分派到淮陰附近駐防后逐漸被縣府收買腐化,成為了名屬東海郡、實屬淮陰縣的武裝,在下此前就來自那支隊伍。”瘦高個什長回應道。
“難怪她會如此放心……”韓信摸著下巴皺眉思索道。
“罷了,大人若是覺得為難,那我等便不勞大駕,自行舉義便是!”老伍長說著起身吆喝眾人準備離開。
“諸位且慢,雖說大丈夫為民舉義當不惜生死,但若是以卵擊石、魯莽而死,既為世人恥笑,也會給鄉親們帶去更大的禍劫……”韓信上前伸開手將眾人攔住。
“這……”老伍長撓了撓頭,一時也沒了主意。
“韓信與大家都是一介布衣,大家所受到的苦難,韓信感同身受,我答應你們,但也請你們暫且忍耐、等待時機……”韓信頓了頓。
“鏘!”韓信抽出佩劍說道:“韓信在此立誓,一旦時機成熟,我必將率領大家奪回淮陰、掃除奸佞,還淮陰百姓一個太平!”
此刻太陽正從厚厚的云層中探出,一束陽光射進梨園,正好映照在韓信身上,仿佛為他附上了一層金色的華光。
見此情景,老伍長等眾士卒既驚又喜,紛紛跪地齊聲道:“我等愿聽從韓都尉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