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船尚有三千釘
有句諺語叫“破船尚有三千釘”。這句話說的是,釘子很值錢。
現代人可能會疑惑:這破釘子有什么價值呢?
如果存在時光機,能穿越到過去,你會發現鐵釘在100多年前也是一種非常貴重的物品,美國西部的拓荒者會把自己的木屋燒毀,只是為了找回釘子。在亞當·斯密生活的年代,在蘇格蘭高地上,鐵釘甚至被視為錢幣。
300多年前,農民往往會以餐具、桌子、衣物等物品來計算自己所擁有的有價值的財物。在莎士比亞的遺囑中,他甚至把“次好的床”留給了妻子安妮·海瑟薇。
今天的許多普通日用品,在一兩百年前仍十分罕見。浴缸、馬桶之類的尋常物品,在一兩百年前是以奢華品的形式存在的。
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一些商品的供給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大,且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從奢侈品到廉價品的演化,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
另外,在一個區域被棄如敝屣的東西,到另一個區域就可能變成寶貝。
據媒體報道,有位名叫馬云的“90后”小伙子,收購中國的舊衣服賣到非洲,一年居然賺了6 000萬元。不管是過時校服還是美團的外賣服,他都以收廢品的價格買來,經過清洗消毒,用麻袋打包后賣到非洲。在非洲,這樣一麻袋舊衣服能賣到350元,而且不能開包驗貨,買家只能像買“盲盒”一樣拆包。然后,這些舊衣服在非洲的零售價一件約2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