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外國服務員歧視了——表達你的憤怒
奇奇媽: 在酒吧結賬時,我發現多算了一塊芝士蛋糕的錢,詢問服務生,他卻說單子已經打出來了,如果不算進那塊蛋糕的錢,老板會認為是他把錢私吞了,會被罵。還說:“你看,我送了你們很多飲料,要不這個蛋糕錢就算了吧!”之前服務生上錯幾次菜,作為補償,送了一杯黑啤和一杯雞尾酒,他想這樣抵掉那筆錢。
Ting: 你完全可以回答他:“你算錯錢,和你送酒是兩碼事,送酒是你要送的,我們沒有主動要。錢是你算錯的,你就應該承擔這個錯誤造成后果。”
奇奇媽: 一番討價還價后,服務生說:“好吧,你們中國人就是麻煩。”氣得我當場無語。這是一家開在上海的酒吧,外國人開的,服務生是亞洲人,但不清楚是哪個國家的。
Ting: 回懟過去,“謝謝你不遠千里來賺我們的錢,不得不服務麻煩的人,你活得也太憋屈了吧!”如果還不解氣,就去找他領導投訴他侮辱顧客。
奇奇媽: 他好像就是領班!
Ting: 那就找經理啊……就看你怎么你用這個把柄了。其實,讓你更生氣的是,自己當時沒有回擊,對吧?
奇奇媽: 對對對,憋死我了。
Ting: 這種情況下你完全可以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不需要什么招式。一拍桌子吼起來,在場中國人都會挺你。
奇奇媽: 凌晨一點了,人也不多。
Ting: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直接表達,不要瞻前顧后,憋壞了身體害的是自己。我一直強調的“敢不敢撕”就是說這個問題,因憤怒讓身體遭受傷害,這是暫且看不到的因果關系。不要總是把其他顧慮放在身體感受的前面。
奇奇媽: 不敢“撕”,也是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應對后續的糾纏,可能會遭受更大的還擊。
Ting: 所以更需要平日里多加學習和演練面對沖突時如何釋放攻擊性,“撕”回去。內力和外力要兼修,演練招式和實戰并舉。
本案要點
我故意顯得偏情緒化,因為案主不可能再回到事發當場,但她的負面情緒需要被引導出來。這就需要咨詢師有一定程度的共情,讓案主感覺找到了一個比她本人還“義憤”的好朋友,案主的情緒得到了某種認同,更易于抒發。
其次,本案的重點在于“身體感受”,即當你感到不適時,首先最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任何委屈和不甘都有可能導致身體持續處于不佳狀態,“忍字頭上一把刀”,為了不讓刀傷到自己,你需要認真學習“刀”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