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王爺有挽天傾之宏志

朱明瞇起眼睛,腦子飛速轉(zhuǎn)動。

如今是崇禎元年,也是大明滅亡倒計時了。

天災(zāi)人禍,接連不斷。

根據(jù)后世的科學考證,明末整體氣溫下降兩度。

大明北方,尤其是山西、陜西、河南等地,這些地方的開發(fā)已有數(shù)千年,人口甚廣,自然環(huán)境相對脆弱。

干旱降臨北方,一系列的氣候異常將會深刻影響大明的時局。

這可不是一年兩年的氣候異常,而是數(shù)十上百年的氣候異常。

南方或許要好一點,但大明不是南北分立的諸侯國。

北方的戰(zhàn)亂和干旱,勢必是會傳導到南方。

朱明悚然一驚,他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這段時間竟然忽略了一個大問題——糧食問題。

如果糧食出了問題,那就意味吃不飽飯,甚至會餓死。

當發(fā)生這種慘劇時,一切的文明都將毫無意義。

朱明想到后世的幾種高產(chǎn)抗旱作物。

實際上,馬鈴薯和番薯早已傳到中國。

所謂“糠稀盛世”,人口大量增長,也是如此來的。

只是農(nóng)民對種植莊稼是很謹慎的,推廣難度相當大。

當然,大明朝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在搞推廣工作。

明末西學大家徐光啟其實就干過這事。

這位“叛出”儒門,皈依西教的大學問家自從接觸過西方的科學知識之后,就深深沉浸其中。

徐光啟可不是“不學無術(shù)”之徒,相反,他在科舉上的成就也足以令人仰望。

其本人是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高中第八十八名。

作為統(tǒng)治中國千年的士大夫階層一員,徐光啟自從接觸到利瑪竇等來自西方的傳教人員,就敏銳地意識到士大夫知識體系中的不足。

此外,徐光啟還是一個相當務(wù)實的人。

天啟年間,徐光啟以高官顯赫,進士之身,親事農(nóng)桑,在京師一帶推廣馬鈴薯和番薯。

可惜,這時候的大明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他的成功是極其有限的,并沒有得到官方的有力支持,倒教女真野人得了大便宜。

后來馬鈴薯和番薯逐漸獲得了廣泛傳播,鑄就了“糠稀盛世”。

不過,底層平民長期食用這些粗糧,也會造成智力和體力的衰退。

當然,這就是后話了。

無論如何,這也比餓死強多了。

尤其是在餓殍遍野的明末,馬鈴薯和番薯簡直就是神器啊!

朱明這樣想著,有些入神了……

徐四平似乎習慣了王爺會時不時如此作派。

這種時候他是萬萬不敢打擾的。

良久,朱明回過神來。

“四平,現(xiàn)在有個緊急任務(wù)交與你……”

朱明忽然聲音一頓,直接道:“你回頭安排石大去福建收羅此三種莊稼作物。”

“一物名曰馬鈴薯,又叫土豆。一物名曰番薯,或叫地瓜。一物名曰玉米。”

朱明想了想,又取出宣紙,描畫幾筆。

徐四平見朱明如此鄭重其事,也不敢怠慢。

他目光一掃,但見兩個狀如雞子的橢圓形之物躍然紙上。

又見一株高大植株,上面著點綴著果實。

徐四平不禁好奇道:“王爺,這三物有何特異之處嗎?”

朱明大笑道:“若我瑞昌百姓得此三物,百姓幾無饑饉之患難!”

“這幾種作物產(chǎn)量很高,且耐旱,山地旱地亦適宜種植。”

“產(chǎn)量嘛……”

朱明頓了一下,一時有些拿捏不準。

據(jù)他所知,比如這番薯,后世經(jīng)過各種育種培植,輔以化肥肥料,畝產(chǎn)五六千斤應(yīng)該是有的。

但這個時代,沒有經(jīng)過特殊的培育以及充分的肥料,他還真說不準具體產(chǎn)量。

他想了想,含糊道:“正常年景,畝產(chǎn)千斤應(yīng)該問題不大。”

徐四平瞪大眼睛,定定看著這宣紙上的作物。

他本是農(nóng)家出身,當然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徐四平拿起宣紙,如獲至寶,聲音顫抖道:“王爺,若得此三物,推廣開來,實乃萬家生佛之善舉!”

朱明笑著搖搖頭,道:“此物皆傳自西洋異域,我大明早有人能人義士推廣了。”

“不過,一來百姓謹慎,難以取得信服栽種開來。二來庸官懶政者眾,少有官方大力宣傳。”

“不然北方危局,可稍解一二。”

徐四平聞言默然,跪伏在地,肅然道:“王爺有挽天傾之宏志,屬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明頗為詫異地瞥了一眼徐四平。

由于徐四平算是他招攬的第一個“高學歷”人才,朱明甚是厚待徐四平。

之前縱論古今中外,也多有忽悠暗示這小子。

只是這小子頗為猶豫,似乎過不了內(nèi)心那一關(guān)。

要知道,前陣子他幫徐四平滅了李家,也算是幫徐四平報了生死大仇了。

怎么今天突然就誓死效忠了?

朱明笑道:“四平,這是何故?”

徐四平正色道:“四平雖因劣紳小人絕于科舉正道,報國無門,卻也不能惑亂綱常,造反作亂!”

“今日始見王爺宏圖大志,愛民之心,四平愿為前驅(q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朱明哈哈大笑,道:“你這小子,莫要太高看自個了。”

“誰告訴你本王要造反作亂?”

“你就這么篤定你能惑亂天下?大明雖已病入膏肓,卻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旦夕之間,能聚十萬大軍,你我二人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徐四平聞言臉色一紅,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了。

朱明笑瞇瞇道:“起來吧,本王知你心意了。”

“以后好好做事即可,不要多想,本王對你還是很信任的。”

徐四平起身行禮,自去了。

……

孫李兩家謀害宗室、造反作亂可是在瑞昌縣城鬧出了好大新聞。

街頭巷尾熱議不斷,好一番談資。

不過,談資終歸是談資。

個把月之后,熱度也降低了不少。

昔日威風凜凜的孫李兩家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還是那句話,世界很大,離了誰都能轉(zhuǎn)。

不過,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瑞昌王府愈發(fā)聲威顯赫了。

當然,王府的聲名又與孫李兩家這樣的劣紳大為不同。

多是豎大拇指,吹捧王爺?shù)摹?

如此,王府的一舉一動也愈發(fā)令人矚目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墨竹工卡县| 高碑店市| 苏尼特左旗| 紫金县| 西盟| 且末县| 田东县| 吉安市| 岳池县| 甘孜县| 团风县| 大同县| 东城区| 姚安县| 和林格尔县| 花莲县| 武定县| 南宫市| 修武县| 浪卡子县| 洪江市| 商城县| 兴仁县| 眉山市| 紫阳县| 涟水县| 白河县| 乌拉特中旗| 丰都县| 天台县| 旺苍县| 潢川县| 安阳县| 黄平县| 达孜县| 平湖市| 河北区| 库尔勒市| 慈溪市|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