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社會結構:政權、資本與民眾

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差別可以用社會結構來描述。基于經濟權力的分配,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中的全體成員可以劃分為三大社會集團:資本、政權與民眾。資本(集團)是指掌控資本主導財富生產的人群。政權(集團)是指運營和維護社會治理體系的人群,政府官員是這一社會集團的主要構成。為了敘述方便,本書假定政權與資本兩大集團的經濟權力是相互獨立的,其中政權(集團)只是占有和消耗社會財富,不直接參與生產。

資本與政權兩大社會集團之外的社會成員構成了民眾(集團)。這一集團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中產和窮人兩個子集團。如圖3所示,窮人(集團)是指民眾(集團)中沒有儲蓄的人群,中產(集團)則是指民眾(集團)中擁有儲蓄的人群。

圖3 社會結構

三大集團的社會結構劃分可以反映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中的分配方式及分配結果。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社會結構劃分可以區別社會成員的不同行為模式。

資本(集團)的行為模式最為簡單,逐利是其唯一訴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正如馬克思曾經提到的“,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資本(集團)可以根據資本形式的不同細分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兩個子集團。產業資本(集團)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農業資本(集團)、工業資本(集團)、商業資本(集團)等等。這些不同的資本形式決定了不同資本團體的逐利方式。

政權(集團)行為模式的核心在于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也就是維護社會治理體系的可持續運行。這是統治者保障其統治地位的根本要求。

民眾(集團)的行為模式是混沌復雜的。中產(集團)是保守的,是擁護既有社會秩序的中堅力量;但是當社會秩序需要變革時,中產(集團)則充滿了恐懼,從而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阻力。窮人(集團)是沖動的,對財富的渴望驅使著他們對社會秩序的變革充滿了渴望;但這種渴望往往是盲目的,不得不依靠其他社會集團的引導。

在現實的社會活動中,三大社會集團按照各自的行為模式在不斷地演變,同時也在不斷地互動,互動的工具就是他們各自掌握的社會權力。每個社會成員都參與到了這三大社會集團的演變及互動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己全部的行為活動。這個囊括了全體成員行為活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由歷史走向未來的過程。換言之,三大社會集團的演變及互動是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由歷史走向未來的方式,決定了這個社會(或國家)的歷史發展路徑中的每一個細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建昌县| 株洲市| 灵寿县| 盘锦市| 唐山市| 方正县| 垣曲县| 东辽县| 敦化市| 巴塘县| 永吉县| 无为县| 藁城市| 白城市| 安塞县| 宁明县| 宿州市| 玛曲县| 安西县| 江安县| 英德市| 乳山市| 松原市| 巴东县| 巫溪县| 蒙阴县| 敦煌市| 罗山县| 鹤庆县| 合川市| 无锡市| 澎湖县| 中江县| 科尔| 武夷山市| 灵武市| 正阳县| 扶绥县| 崇文区|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