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遇到寫作障礙,那為什么還說挫折?不是偶爾一次才叫挫折?天天遇到還叫?會不會用詞呀?
不光是寫作挫折吧,連聊天有遇到挫折了。
比如跟不上群友的步伐,認知、信息即時、分析、理解、解讀、評價、審美等,全都跟不上了,是真的老了?
還有收入的差距,能力和興趣的差距。
收入跟不上大家增加的步伐,有點拖后圖。
興趣第一,但能力跟不上,有非得死磕興趣,好比沒有寫作能力,非得來死磕寫作。就不能換賽道嗎?
換不了,要那么容易換賽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
就這么點內容,就把挫折搞清楚了?人家怎么做到為了回答一個觀點,寫了一本書?
從古到今,從內到外的,各大思想家、代表作把他們的觀點綜合起來,還分析出自己的觀點,哪怕就是跟人家的重復,好歹也是梳理過的啊,我怎么就做不到?還是急切了吧,就是要梳理這些名人名作,也是需要時間、記憶的,不是說今天想搞,明天就成了,可能要經過10-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把握住。
只是這么干,有人會覺得太傻了,花這么長時間,搞個形而上的東西,沒有現實價值,要有這個時間,去搞錢,可能生活質量都翻了好幾倍?當然也可能撲街到姥姥家,甚至進去了。
這個經過不是叫挫折,叫羨慕嫉妒恨,羨慕人家的認知、能力、變現能力,我卻顯得木訥,全都跟不上了,甚至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能不能脫離他們的關注點呢?為什么非得跟他們關注一樣的東西?
要是不關注一樣的領域,怎么在群里跟他們溝通、辯論呢?難道不參與了?或者改方向,就是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步伐走?
結果真的自己把話題開了頭,人家還真的跟得上,甚至還是比你能說會道,最終還是辯論不過,慘敗。
所以不是話題的問題,是真的自己跟不上,不光是的閑聊辯論跟不上,就是其他群里搞寫作的,也跟不上他們的寫作。
認知、寫作、變現、改變自己、改造世界……太多的跟不上,這不光是基因的問題,還包括后天努力的問題。
有點類似于近因和終極因的區別。近因就是不夠努力、花的時間太少、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方法論有問題,終極因是基因的問題。
還有就是說,大部分人的基因差不多,那是大數據的說法,但是現實中遇到的真高手,那不可能差不多,甚至達到跨越了物種的水平,就是那句,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大于人與狗的區別,有可能高手基因類似于神。
高手的認知、記憶、審美、變現、動手能力、辯論、寫作、口才……全都是碾壓的,就拿記憶來說,人家看一遍,可能比我這種廢材看100遍都有效。我看100本書的時間和記憶,人家可能能看1000本。
這就是攀比?為什么要跟人家比呢?不能跟自己比?現在這個世界還真是跟大家一起比,才能看出自己的幸福指數啊。
要是不攀比也能幸福,就不會有這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了,早都淡然之。
所以連聊天的對象,都沒有找對,要找比自己弱一點的全體,這樣才能凸顯自己,讓自己沒那么痛苦,幸福度會高一點。
但問題是,已經接觸到了高手,那跟比自己還平庸的人溝通,就算凸顯優越感,那也是假的快樂吧,持續不了多久,人畢竟要往高處走,明知道跟高手比,會痛苦,也會去撞的,不撞到認輸、頭破血流,是不可能放棄的。
這么看來,我不是不會寫東西,而是記憶和思考的時間太少了。
記憶不夠多,思考都沒有素材,所以問題還是在于素材記憶。
要每天都把當天看的東西,回憶一遍,這樣效果會很好的,但為什么不肯做呢?實在費解,還是因為身體太累、腦子太疼,還是被現實生活不理想,弄得實在疲乏,寧愿降低效率,也不想盡快掌握當天的內容,就是想等他自然而然的掌握,太速度實在太慢了。著急也沒用啊。只能這么辦,熬著。
但人生實在有限啊,很怕沒寫出好東西的時候,就掛了。
這些純形而上的東西,沒有形象化畫面,難怪寫起來不容易,因為全是想法,跟物質沒啥關系,一般人只會覺得一天沒求事干,全瞎想。但我就是追求這類東西啊,不想通,其他很多東西沒法干。
想通了,就有實戰能力了?未必吧。
能寫小說、劇本?還是賺到錢,就能當導演了?能開發宇宙飛船?
等相通的時候,都怕七老八十了吧,到時還有余力搞實踐嗎?
沒有相通,去實踐,怕只會更慘?邊實踐邊學,精力和體力夠得上嗎?資源夠嗎?
所以人要知足,要知道分工和團隊合作。盡量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后去組建團隊,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自己搞不起團隊,就去加入別人的團隊,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找不到?那不就是落單了?
目前我就是落單了,我適合自己搞團隊,但沒有各種資源,目前只能單打獨斗,除非狗屎運暴富。
能走的以小博大的途徑,就是靠寫作了,但寫作路上,參與的對手,也是百萬級,能殺出重圍嗎?
剛不是說了嗎?認知、邏輯、寫作、創新、理論、實踐……那么多的都不如人家,憑啥能殺出重圍?
就是看人家的,模仿人家的,都學不會,還創新?也有人說創新和模仿,是屬于不同的思維,能模仿的人,不一定能創新,能創新的人,可能沒法模仿,那意思我適合做創新了?
組合創新?把看的幾十本名著,理解到滾瓜爛熟,還看的上千部電影的劇情都知道,能在即時創作的時候,把他們隨機聯動起來?
小說、電影,文史哲,這些基礎記憶都需要大量時間,每個看100本,都要500本起,看三遍算熟悉,看五遍叫滾瓜爛熟,那起碼15年過去了,實在熬不起啊,要不是富二代,或者孤注一擲的搏一把,大部分人都玩不起。
哎,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么呢?只能說很迷茫,所以除非死心,否則怎么都要熬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