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趙匡胤帶著大軍殺了過來。
一時間,兩軍拼殺在一起,刀光劍影,殺聲陣陣。在這看熱鬧的村民,哪里見過這陣勢,早已跑光了。一場拼殺過后,陳軍大敗,賴勝成了后周軍隊的俘虜。
此時,一個和尚朝趙匡胤過來,并叫了一聲:“趙將軍!”
“你是......”趙匡胤疑惑的望著他。
“末將趙匡扶。”那和尚行了一個禮。
“趙匡扶!”趙匡胤重復了一遍,心里仍是疑惑不解,“你不是負了傷,被陳軍追殺嗎?怎么成了和尚?如果你不說,我還真認不出來。”
“一言難盡。”
“無妨。說來聽聽。”
于是,趙匡扶便把事情的前后說了。最后說:“多虧兄長來得及時,否則......”
趙匡胤望了一眼匡扶,關心地問:“你的傷勢怎么樣?”
“為了躲避陳軍追殺,末將萬不得已削發為僧。為了不讓別人認出來,我是強忍著疼痛。”
此時,主持也走了過來,口念“阿彌陀佛”,說:“趙將軍的大名,貧僧早有耳聞。今日一睹豐容,真乃貧僧三生有幸。他身負重傷,行動不便,就留在這里養傷吧!實不相瞞,貧僧略懂醫術,把他交給貧僧。養好傷后,便讓他歸隊,追隨將軍鞍前馬后。將軍意下如何?”
趙匡胤想了想,說:“這樣也好!那就拜托大師了。”說罷,一揖手,便押著賴勝離開了康家灣。
主持看了看面前這個假和尚,笑笑說:“貧僧自我介紹一下,法號悟知,嵩山少林寺和尚。貧僧觀將軍容顏,與佛門有緣。如今,天下紛爭,群雄爭霸,鬧得到處雞犬不寧,民不聊生。將軍不如和貧僧同上少林,出家為僧,目不觀世間冷暖,耳不聞天下紛爭,豈不逍遙自在?”
“大師好意,末將心領了。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末將與大師志向相左,想法不同,望大師多多體諒。”
悟知大師捋了捋白須,微微一笑,說:“既然如此,貧僧也不再說什么。不過,將軍傷勢甚重,與貧僧同往少林,療養一段時間,是去是留,將軍再做定奪,總該可以吧!”
趙匡扶想了想,說:“這樣也好。上得少林,可要給大師添麻煩了。”
“你我今生有緣,就不必見外了。”
“不過,”趙匡扶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說:“末將剛才能躲過追殺,全靠一位大娘指點。如今,末將要離開這里,應該去當面向她道謝。大師在此稍等片刻,末將去去便回。”
“請便!貧僧還得收拾一下東西。”
于是,趙匡扶憑著剛才的記憶,找到了康福的家。一進門,只見康福坐在沿上,一口口的給老娘喂飯。看到這一情形,趙匡扶滿意地點了點頭,心想,這小子還是個孝子。
看到一個和尚走了進來,母子倆并沒有驚訝。他們知道眼前這個和尚,便是剛才那個武將。想不通的是,他怎么還沒有走,難道.....
“大娘!俺要謝謝您。”趙匡扶開口道謝。
老太太搖了搖手,說:“謝什么。剛才呼聲大作,是什么回事?”
“我大哥帶兵來救我了。”
“噢!他們走了嗎?”康福插話問。
“走了!”趙匡扶點了點頭說。
“你怎么沒有跟他們一同走呢?”老太太望著他,疑惑地問。
趙匡扶說:“末將身負重傷,要和那幾個和尚上少林寺療傷,等傷好了,再考慮歸隊。”
“原來如此。”
康福用疑惑的眼睛望著他,不解地問:“那將軍又來我家干什么?是不是什么東西遺漏在這里?”說著,東瞧瞧西看看,并沒有發現什么。
“不是的,”趙匡扶連忙解釋說,“俗語說,受人點滴恩,須涌泉相報。這一點,末將并不敢忘記。可以這么說,我的命是你們救的。末將之所以又來你家,是來報恩的......”
“原來是這樣,”康福總算聽明白了,“不過,小事一樁,何必耿耿于懷?想將軍為了國家的安危,不顧生死,在戰場上與敵人拼殺。作為平民百姓,我們這樣做也是應該的。”
趙匡扶感動的點點頭,想不到山野村民竟有如此覺悟,作為軍人,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天下老百姓保駕護航。我兄長匡胤胸懷大志,屢屢說起自己心中的抱負。看來,他的想法是對的。只要天下分崩離析,老百姓就沒有好日子過。
趙匡扶感慨萬千,從兜里掏出一把銀子,遞給康福,說:“你們的恩情,末將無以為報。這是末將的一點小小心意。兄弟留點家用,剩余的可以拿去做點小買賣,相信日子會好起來的。”
康福見狀,連忙推卻,說:“不,不!我們怎么能收將軍的銀子。”
“拿著!有機會的話,末將還來看望你們的。”趙匡扶說著,轉身便離開了。
望著他遠去的身影,康福思緒千萬.....
回到康家祖厝,悟知大師也收拾好了,趙匡扶并沒有脫下袈裟,便跟隨他們一路前行,不日上了嵩山,來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是天下名山,更是藏龍臥虎之地。不僅風景秀麗,聞名天下。這里的僧人,更是個個武林高手。隋末唐初,自從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僧人習武之風更甚,出現了不少武林高手。其中,不乏號令天下武林的武林盟主。
這一些,趙匡扶早有耳聞,只是沒有機會來到這里。如今,機會來了。他不僅要在這里好好療養,好好感受一番大自然之美,更不能忘記身負重任,協助大哥完成他心中的霸業。
可別忘了,自己的武功在軍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之所以被追殺,是自己勢單力薄,加上身上負傷。如今來到少林寺,更應虛心向大師們學習,加強習練,讓自己的武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做人,只要虛心不驕橫,沒有什么功夫學不成的。
來到了少林寺,趙匡扶仍然是僧人行頭。他為人和善,又虛心好問。不僅很快恢復了健康,還和這里的和尚混得很熟。他的武功,在悟知大師和幾位大師的指點下,突飛猛進,幾乎可以和悟知大師比肩了。你可知道,悟知大師不僅是少林寺的主持,精通武術和醫術,也是天下的武林盟主。
如今,趙匡扶的武功與武林盟主的武功不相上下,他在少林寺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盡管如此,他并沒有驕橫,而是時刻保持著和善待人,虛心好學。因此,少林寺的和尚們都很樂意和他做朋友。
一天,悟知大師找來了趙匡扶。趙將軍以為有什么事。只見悟知神情嚴肅地說:“趙將軍來到這里,屈指也有三年了,不僅為人和善,武功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一點,貧僧和幾位師兄弟都看在眼里,高興在心里。找你來的目的,就是要和將軍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大師盡管說。”
“在這里這么久了,該給你一個名份了。從今天開始,貧僧賜將軍一個法號:悟覺。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但憑大師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