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你們將會在遙遠過去的幾個瞬間,在查理大帝的宮廷中,在莎士比亞的戲劇里,在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和劉易斯·卡羅爾的書中,看到時間與空間的空無。
無是道家所說的虛無,是塞琉古帝國文字和中國漢字里數碼與數碼之間留出的空白,是吳哥時期一塊石碑上的點,也是五世紀時古印度人使用的點。
印度的“sūnya”是cifra,也是zefiro,它被阿拉伯人帶到西方的基督教國家,成了萊布尼茨眼中上帝創造世界的象征,最終,以空集的形式,衍生出所有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