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傳(青少年版)
- (明)施耐庵著 無齋公子改編
- 3419字
- 2022-03-14 11:37:30
第三回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魯達離開渭州后,躲躲藏藏走了半個多月,這一日,到了位于代州地界的雁門縣。只見城門口圍著一群人,魯達便好奇地走了過去,原來人們是在看榜文。魯達不識字,還好旁邊的人把榜文的內(nèi)容讀了出來,上面寫著:“奉命捉拿在逃犯人魯達,如有知情不報者,與案犯同罪;若有捕獲或告官者,得賞錢一千貫。”
魯達還沒聽完,有人喊了他一聲:“張大哥,你怎么在這里?”然后把他拉出了人群,來到一處僻靜的地方。魯達仔細一看,原來不是別人,正是他在渭州搭救的金老漢。原來,金家父女離開渭州后,本打算回東京去,但又怕被鄭屠戶追上,于是就一直朝北走。路上遇見一個熟人,那人不僅帶他們到了雁門縣,還給金翠蓮牽線做媒,讓她嫁給了本地的趙員外。
金老漢沒想到在這里遇見了恩人,便把魯達請回家里,把女兒金翠蓮也叫了出來,一同拜謝魯達,并好酒好菜地招待他。金翠蓮的丈夫趙員外早就聽金家父女說起過魯達的事跡,對他非常敬重。只是趙家人多眼雜,不是久留之地。于是趙員外與魯達商量說:“我很想留恩人在家里常住,但又怕消息走漏,反而給恩人惹出大麻煩,但如果不留下您,我們又覺得過意不去。我倒是知道有個安全的地方,可以讓您在那里安身避難,只怕您不肯去。”
魯達說:“我不過是個逃犯,只要有個地方落腳就行,有什么不肯去的?”趙員外說:“從這里走三十多里,有一座五臺山,山上有一座文殊院,那里的長老智真禪師是我的多年好友。如果您愿意在那里落發(fā)為僧、安身避難的話,我可以替您打點好一切事務(wù)。”
魯達暗自琢磨:“反正現(xiàn)在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不如就去五臺山當(dāng)個和尚吧。”于是就答應(yīng)了。第二天,趙員外帶著魯達上了五臺山,找到智真禪師。禪師答應(yīng)趙員外為魯達剃度。然而寺內(nèi)其他僧人都嫌魯達面相兇惡,不想讓他留下。智真長老對眾僧說:“你們有所不知,別看此人長相兇惡,卻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心性最是剛正秉直,他的造化遠在你們之上,將來必能修成正果。”
就這樣,智真長老說服了其他僧人,選了一個良辰吉日,親自為魯達舉行出家儀式。先是剃度,剃完頭發(fā)后,魯達本想留下胡須,但智真長老唱了一句偈語:“寸草不留,六根清凈,給你剃盡,免生妄念。”于是魯達只好讓僧人把自己的胡子剃掉了。隨后首座僧人請長老為魯達賜一個法名,智真長老說:“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從此世上就再也沒有提轄魯達了,取而代之的是五臺山的僧人魯智深。
剃度之后,魯智深穿上一身袈(jiā)裟(shā),在智真長老的法座前聆聽教誨。長老摸著他的頭說:“第一要皈(guī)佛性,第二要皈奉正法,第三要皈敬師友,這就是佛門的三皈;除此之外還有五戒,一不能殺生,二不能偷盜,三不能淫邪,四不能嗜酒,五不能妄語。”長老說完,魯智深答應(yīng)道:“我記住了。”
至此出家儀式就全部結(jié)束了,魯智深正式皈依佛門,成了一個大和尚,在五臺山上住了下來,一待就是四五個月。不過他生性魯莽,在五臺山上經(jīng)常觸犯清規(guī)戒律,只是智真長老護短,其他僧人也不好說什么。
有一天,魯智深在山上待得無聊,靜極思動,加之好久沒有喝酒,酒癮突然犯了,于是就想下山找地方喝酒。剛走到半山腰,魯智深看見一個伙計挑著兩個木桶走過來,就問那個人:“你桶里裝的是什么東西?”那人回答說:“是上好的酒。”魯智深又問:“你這酒多少錢一桶?”那人看了魯智深一眼,對他說:“我這酒只賣給在寺里干活的人,不賣給你這樣的和尚。寺里的長老早就吩咐過了,誰把酒賣給在寺里的和尚,就再也不讓他來這里做生意了。”魯智深聽了很不高興,追問說:“你真的不賣給我?”那伙計回答:“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賣給你。”說完轉(zhuǎn)身就走。魯智深大怒,把那人踢倒在地,搶過酒桶打開就喝。沒過一會兒,就把一大桶酒喝了個精光,然后對那個伙計說:“我今天身上沒帶錢,你明天到寺里來找我拿錢吧!”那人生怕被寺里長老知道,根本不敢要酒錢,提起桶就跑下山去了。
魯智深喝了酒,冷風(fēng)一吹,酒意就涌上來了,醉醺醺地走上山去。寺里看門的僧人看見魯智深這樣,趕緊用竹棍攔住他,斥責(zé)說:“你既然已經(jīng)皈依佛門,就要遵守佛門弟子的規(guī)矩,哪里有出家人喝酒的道理?按照寺里的規(guī)定,但凡有和尚破了酒戒,要打四十棍,然后把他趕下山去。”魯智深聽了,瞪圓雙眼,大聲罵道:“誰敢打我,我先揍他一頓!”然后打了看門僧人一巴掌。
僧人見勢不妙,連忙跑進寺里喊人。沒過一會兒,從寺里出來二三十個人,手里都拿著短棒,沖著魯智深跑過來。魯智深見狀,大吼一聲,卻像空中炸響了一聲霹靂。眾人見他這副兇狠模樣,嚇得連忙跑進大殿,把門窗都關(guān)得嚴(yán)嚴(yán)實實。魯智深緊隨其后,一腳就把殿門踢開,逼得眾人四散奔逃。幸好智真長老及時趕到,大喊一聲:“智深不得無禮!”魯智深聽到長老的聲音,當(dāng)即停手不打,指著在場的眾僧說道:“我只是喝了幾碗酒,又沒有惹他們,他們卻帶人來打我。”智真長老無奈地說:“好了,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先回屋睡覺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早,智真長老就把魯智深叫到方丈室好生批評了一番,最后說道:“這次我看在趙員外的面子,先饒你一次,若有再犯,我就把你逐出山門。”此時魯智深早已酒醒,連連認錯不迭,此后一連三四個月都沒有出寺門半步。
這一天,天氣暖和,魯智深在僧房有些悶,便走到山門外欣賞風(fēng)景,忽然聽見山腳下傳來一陣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捻懧暎谑蔷突氐轿堇锬昧艘恍┿y錢,然后循著響聲走下山來。原來是鐵匠鋪打鐵的聲音。
魯智深走進鐵匠鋪,問道:“我想打造一條禪杖,一口戒刀,不知道你這里有沒有上等的好鐵?”鐵匠回答說:“好鐵是有的,不知道大師想打多重的禪杖?”魯智深說:“我要一條一百斤重的禪杖。”鐵匠笑著說:“一百斤恐怕太重了,關(guān)公那把青龍偃月刀也才八十一斤。”魯智深說:“那我就仿照關(guān)公,打一條八十一斤的禪杖吧。”鐵匠說:“大師,禪杖太大了恐怕不好看,依我看,不如打一條六十二斤的水磨禪杖如何?”魯智深同意了,把錢給了鐵匠,然后就到集市上買酒去了。
智真長老早就吩咐過山下的酒店,如果有人敢把酒賣給山上的僧人,就不讓酒店繼續(xù)在寺廟附近經(jīng)營了。因此魯智深進了幾家酒店,老板看他是五臺山的和尚,都不愿賣酒給他。魯智深無奈之下,只好一路走到最偏遠的地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酒店,進去就說:“老板,給我來碗酒!”老板看他是個和尚,就說:“你如果是五臺山的和尚,我可不賣給你酒。”魯智深回答說:“我是外地來的行腳僧,不是五臺山的和尚。”
老板聽他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相貌也陌生,就給他端上酒來。魯智深喝了幾碗酒,又問老板:“你家店里有什么肉?”老板回答說:“有牛肉,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賣光了。”這時,魯智深突然聞到一股肉香,走近一看,原來鍋里燉著狗肉,于是就掏錢買了半只,蘸著蒜泥大吃大嚼起來。
酒足飯飽后,魯智深把剩下的狗肉揣進懷里,大搖大擺地朝五臺山的方向走去。剛走到半山腰的亭子里,魯智深突然酒意上涌,自言自語道:“好久不練武,身子骨都懈怠了,今天正好練一套功夫。”于是他就耍了一套拳法,打到興起處,肩膀向亭柱一撞,只聽“嘩啦啦”一聲,亭柱都被他撞斷了。
這時,看守山門的僧人聽見動靜,探頭一看,只見魯智深搖搖晃晃地走上山來,知道他又喝得大醉,連連叫苦,趕快關(guān)上山門,只敢從門縫里張望。魯智深用力敲了一會兒門,看沒人搭理,一怒之下,竟把廟門的兩座金剛塑像打翻在地,然后在門前叫罵。
看門的僧人有點兒害怕,只好把門栓打開,一溜煙跑回房間里了。魯智深推開門,醉醺醺地回到禪房,從懷里掏出吃剩的狗肉,對旁邊的和尚說:“你也吃一口。”說著,就把狗肉朝他嘴里塞去,其他和尚看不過去,紛紛過來勸說,誰知被魯智深提起拳頭打了一頓。
廟里的監(jiān)寺實在忍不住了,組織起一兩百個僧人,手里拿著棍棒把魯智深圍住。魯智深見狀,大吼一聲,竟生生把供桌的桌腳掰斷,抓在手上和僧人們打了起來。那些普通和尚哪里是魯智深的對手,被他打得四下逃竄。
這時智真長老走過來,大聲喝道:“智深不得無禮!”此時魯智深的酒也醒了大半,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便放下手中的桌腿,乖乖跟著長老進了方丈室。
智真長老對魯智深說:“智深,你上次惹是生非,多虧趙員外替你求情,結(jié)果你今天又破壞了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還毆打寺里的和尚,這次我也沒法保你了。你今晚先休息一下,我介紹你到東京相國寺安置。”第二日,智真長老寫好介紹信,遞給魯智深,并送給他四句偈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魯智深聽完后,拜別了智真長老,又到山下鐵匠鋪取了之前打造的水磨禪杖,便離開了五臺山,一路向著東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