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古代文學史
  • 程國斌主編
  • 1095字
  • 2022-03-03 15:21:58

第一編 先秦兩漢文學

先秦兩漢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上古時期,可細分為先秦文學和兩漢文學兩段。若從周初算起,至東漢結束,時間跨度約為一千二百年。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孕育期,上可追溯至傳說中的堯舜時代。傳說時期的文學,是原始神話和歌謠。它們經歷了世代的口耳相傳,至很晚才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若以文字為標志,則中國文學的源頭可追溯至殷墟甲骨文和青銅器上的銘文。

先秦文學大致可分為夏商、西周、春秋和戰國四個時期。夏商二代屬于巫文化盛行的時期,其文學與宗教關系密切。自周公制禮作樂,禮樂成為文化主流,西周進入新的文明時代。《詩經·大雅》多數篇章作于西周,是禮樂文化產物,整體呈現敦厚典雅的風格。進入春秋時期,隨著周天子式微,禮樂崩壞,文學亦出現哀怨之氣,但總體呈現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風格。進入戰國時期,七國爭雄,諸子橫議,文學創作也是異彩紛呈,充滿個性與激情。先秦文學尚處于混沌形態,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詩樂舞結合。《詩經》和《楚辭》中的許多詩歌也和樂舞有很大關系。如《史記·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夫子皆弦歌之。”而《楚辭·九歌》諸篇則含有大量對唱、表演的成分。文史哲不分則表現在:作者無意于純粹的文學創作,而是蘊詩情于哲學、史學創作中。如《莊子》諸篇,意出塵外,怪生筆端,文學色彩濃郁。

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焚書坑儒之后,文學創作空前冷落。秦代影響較大的文人是李斯,其《諫逐客書》鋪張揚厲,體現戰國策士的文風。后隨秦始皇巡游天下,創作了多篇歌頌功德的刻石銘文,呈雄壯質實風格。

秦國橫掃六國,定于一尊,然傳二世而亡。在政治制度上,漢承秦制,依然隱藏著深重的政治隱患。有鑒于此,漢初士人興起批判暴秦、探討歷史興衰的政論風潮。若賈誼《過秦論》,晁錯《論貴粟疏》,都是政論散文中的傳世名篇。到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達到鼎盛,文學創作也空前繁榮。司馬遷的《史記》就創作于這一時期,代表著中國歷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撰《漢文學史綱要》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至東漢,班固繼承《史記》體例編纂《漢書》,也是史傳文學的典范之作。漢代文學以辭賦為大宗。漢賦有騷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之分。騷體賦興于漢初,直承《楚辭》風貌,以賈誼《吊屈原賦》、《鳥賦》為代表。漢大賦是漢賦主流,以鋪張揚厲為風尚,以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為代表,最能體現大漢氣象。抒情小賦興于東漢,以班固《幽通賦》、張衡《歸田賦》為代表,是向楚辭抒情傳統的回歸。漢代文學中,五言體的樂府詩最有活力。兩漢樂府詩感于哀樂,緣事而發,以高超的敘事技巧、靈活多樣的體制,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新的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永胜县| 台山市| 江阴市| 六枝特区| 襄汾县| 临海市| 漯河市| 布拖县| 深水埗区| 永丰县| 浦北县| 泸定县| 石门县| 上蔡县| 自治县| 丰宁| 松江区| 宁晋县| 余庆县| 佳木斯市| 黑山县| 彩票| 河源市| 大石桥市| 和平县| 盘锦市| 汉寿县| 手机| 临安市| 潞西市| 兰溪市| 鸡泽县| 光泽县| 西乌| 红桥区| 抚顺市| 洛宁县| 资源县| 仪陇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