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譯本序
-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世界兒童文學經典)
- (瑞典)塞爾瑪·拉格洛夫
- 1075字
- 2022-02-24 16:54:55
這本中譯本《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瑞典文直譯篇名叫作《尼爾斯·豪格爾森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1858—1940),她經過跋山涉水在瑞典全國各地考察后寫成這部充滿奇趣的名著。該書分上、下兩冊,分別于1906年和1907年出版。自該書第一次出版到1940年拉格洛夫去世,它總共發行了三百五十萬冊。此后,每隔幾年又再版一次,是瑞典文學作品中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作品。此書迄今已被譯成五十余種文字,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這部作品,在瑞典最近幾代人中,上至國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每一個人兒時都閱讀過這本書,在這個故事的潛移默化之下長大。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寫的是一個名叫尼爾斯的十四歲農村小男孩的故事。尼爾斯不愛讀書學習,調皮搗蛋,好捉弄小動物。一個初春,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為捉弄一個小精靈而被小精靈用妖法變成一個拇指般大的小人兒。正在此時,一群大雁從空中飛過,想飛行的家鵝便馱著尼爾斯,跟隨著大雁走南闖北,周游瑞典各地,從南方一直飛到最北部的拉普蘭省,歷時八個月才返回家鄉。在漫游中,他從旅伴和其他動物身上學到了不少優點,逐漸改正了自己淘氣調皮的缺點,培養了助人為樂的優秀品德。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發少年兒童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小讀者從尼爾斯的漫游中也飽覽了瑞典的錦繡河山,學習了瑞典的地理、歷史知識和文化傳統,也了解了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各種動物和植物。
拉格洛夫的創作把幻想同真實交織在一起,把現實幻想化而又不完全離開現實,把自然浪漫化而又不完全脫離自然,她的這一特點在《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尤為突出。在這部作品中,她別具匠心的構思和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得世上的萬物都有了思想和感情。她在書中大量采用擬人的寫法,把人類世界發生的事情搬到動植物世界中去,使整部作品有了動感,有了情節,人和擬人化的動植物活躍行動于其間并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滿了情趣,使作品極為生動浪漫。此外,她在書中還運用了形象而生動的比喻,穿插了大量童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有的是為了向讀者敘述歷史事實,有的是為了講述地形地貌,有的是為了介紹動植物的生活和生長規律,有的則是為了贊揚扶助弱者的優良品德,歌頌善良戰勝邪惡,純真的愛戰勝自私、冷酷和殘暴。前呼后應的情節同獨立成章的故事相結合是這部作品的另一個重要特色。
為了使少年兒童能夠看得懂、記得住,真正掌握知識,拉格洛夫基本上是用平鋪直敘和素筆白描的寫法,文字也很樸素,對景物除了必要的幾句交代和敘述之外,一般不做濃墨重彩、長篇大論的描寫。
石琴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