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100個細節
- 李靜 樹先生
- 747字
- 2022-02-24 17:01:29
細節 5 爸媽控制欲太強
——建立平等、彼此尊重的親子關系
兒子:我覺得我可以用這個方法試一試。
爸爸:你按我教的方法來做,不要自作主張。
兒子:這個方法可能做起來更快。
爸爸:你別盡想些餿主意。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沒有溫柔的笑容,沒有設身處地的關心,只有強硬的態度,在催促孩子學習時,不是輕聲細語,而是嚴厲呵斥。倘若孩子犯了錯,他們就會劈頭蓋臉地批評,甚至有可能進行“棍棒教育”。這樣的父母早已超出嚴厲的范疇,更接近專制。
1.孩子的意見需要得到尊重
父母在面對孩子時,總會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欲,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更有甚者會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在和孩子溝通時,總想令行禁止,一步到位,認為孩子的意見和看法不可取,也聽不進去孩子的意見。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的意見理應得到尊重。
2.暫時的順從是后來叛逆的根源
面對控制欲強的父母,有的孩子因迫于權威而選擇隱忍,在高壓下繼續生活、學習,但是已經對家庭產生了恐懼情緒;有的孩子則會尋找其他渠道發泄不滿情緒,輕則頂撞長輩,重則參與打架斗毆等暴力事件。父母應當放下控制欲,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民主型親子關系。
建立民主型親子關系的小妙招
要建立民主型親子關系,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和重視孩子的意見和看法,認為孩子的觀點是值得考慮的,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對于某些敏感的話題,可以有選擇地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探討,問一問孩子的想法。
父母思考:當一件事確實是對的,可孩子怎么都聽不進去時,這該怎么辦?
父母在給孩子講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思慮周全,提前將事情想清楚,價值觀務必要正確,不能向孩子灌輸錯誤的想法。對于孩子的錯誤想法,家長應以引導教育為主,批評為輔。如果孩子不能馬上改正,也不宜采取強硬的手段進行制止。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堅持下去,才會收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