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100個細節
- 李靜 樹先生
- 860字
- 2022-02-24 17:01:33
細節 17 讀書無用?
——讓孩子體驗艱辛,培養其危機意識,比單純說教管用得多
媽媽:到點了,該去學習了。
兒子:我不想學習。
媽媽:不學習怎么可以,明天老師是要檢查作業的。
兒子:我知道啊!我是真沒心思學習。
面對孩子不愛學習的情況,盡管很多父母費盡口舌,苦口婆心地舉了眾多名人的事例,可孩子充耳不聞,依舊無動于衷。盡管教育專家一直在強調父母嬌慣孩子的種種害處,建議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艱辛,可有些父母始終難以下定決心,導致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歸根結底,是孩子沒有切身體會到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可怕,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1.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知識
在社會上一些典型案例的引導下,一些父母和孩子不假思索就得出“學歷無用論”的觀點,形成一種否定知識與學習的看法。能得出這種觀點的原因就是并未透過現象看本質,盲目地把學歷同知識畫等號,其原因是他們對沒學歷的成功人士沒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條成功的捷徑,那就是擁有豐富的知識,知識在各個時代都是最有用的。
2.生活遠比我們想的艱辛
現代的孩子大多都在舒適的環境中長大,再加上受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對社會中的競爭情況和現實壓力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會游思妄想。其實,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艱辛,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讓他們珍惜學習機會;提前讓孩子了解社會的運行規則和現狀,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比單純地說教要管用得多。
培養孩子危機意識的小妙招
父母可以適度讓孩子了解一些各行各業的信息,鼓勵孩子參觀企業和工廠,以了解行業知識和科技的最新進展,讓孩子知道企業招收員工的薪資標準,了解物價,等等。讓孩子對這些信息保持一定的關注度,進而意識到知識技能帶來的成功和財富。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到大學里看看,讓孩子產生憧憬,從而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父母思考:怎么讓孩子知道掙錢很難?
當孩子提出物質要求時,一定要設置限制,杜絕予取予求的情況,也不允許過度索求,不能什么都給孩子買最好的。要鼓勵孩子做家務,總之不允許不勞而獲。讓孩子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培養其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