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的方法: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 陳思進
- 1052字
- 2022-02-24 09:31:04
一、債券:最單純的工具
債券(bond)是發券者(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向社會舉債融資時,與投資者約定還本付息條件的有價證券。與銀行信貸不同,債券是一種借貸雙方的直接債務關系。債券不論何種形式,一般均可上市流通,因而形成了債券市場。
債券的歷史遠比股票悠久,早在奴隸制時代的希臘和羅馬,就有國家以證書形式向商人、高利貸者和寺院借債的記載。
1694年,英國政府經議會批準,發行以國家稅收保證支付本息的政府公債,其享有很高的信譽,成為全球擴張戰略中的重要經濟手段。
據傳中國最早發行政府債券的,可能是東周最后一個君主周赧王。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為了出兵對抗強勢諸侯秦國,向境內的富戶借錢籌措軍費,他給債主們出具借券,答應班師之日,以戰利品償還,但結果無功而返。富戶們紛紛手持借券跑來討債,周赧王只得躲到王宮后面的一個高臺上去躲避。周人就把這高臺叫作“逃責臺”(古漢語中“債”與“責”相通)。成語“債臺高筑”由此而來。
與商業銀行信貸市場一樣,債券市場可以在資本領域互通有無,為全社會的投資者和籌資者提供低風險的投融資工具,使得需要資金的地方提前獲得財力支持,從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在全球近代“大國崛起”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債券市場可謂功勛彪炳。
債券市場是發行和買賣債券的場所,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債券發行業務不限于投資銀行和證券交易所,也包括商業銀行以及所有金融機構。
投資者購買債券可獲得的收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利息收入;二是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債券利息是固定的,通常期限越長,息率越高,但債券收益會受銀行存款利率或股市表現的影響。例如在經濟形勢動蕩、銀行利率下降時,或股市熊氣彌漫等情況下,投資者會把資金轉移到比較安全、獲利較豐的投資工具上,如從銀行存款或股票轉投債券,這樣勢必導致債券價格上升;這時如果買入該債券,收益率就降低了。
例如,張先生于2002年1月1日以110元的價格購買了2002年發行的面值100元、年利率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0年期政府債券,在持有4年后的2006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賣給王先生,那么張先生每張債券獲利:120-110+100×10%×4=50元,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50/(110×4)]×100%=11.36%。
而王先生在2006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向張先生買進該債券,并持有此債券直到2011年12月31日期滿收回本息,則每張債券獲利:100-120+100×10%×6=40元,收益率為[40/(120×6)]×100%=5.56%。
以上計算沒有考慮把獲得的利息進行再投資的因素。如果把所獲利息的再投資收益計入債券收益,據此計算出來的收益率,即為復利收益率。這里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