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剛剛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采風。實際上在新冠發生之前的當年元月,我已經去過一趟文山采訪,原計劃過完年后再去,但沒想到受疫情影響拖到六月。壯鄉之行讓我對稻作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吃了大半生的米了,我還不知道一株水稻是如何長成的。我只有在采風中想象:春回大地,布谷鳥開始鳴唱,農人駕牛耕田的浪漫,浸泡谷種時的期待,撒種時的仔細,育秧時的祝福,栽秧時的歌謠,薅秧...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剛剛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采風。實際上在新冠發生之前的當年元月,我已經去過一趟文山采訪,原計劃過完年后再去,但沒想到受疫情影響拖到六月。壯鄉之行讓我對稻作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吃了大半生的米了,我還不知道一株水稻是如何長成的。我只有在采風中想象:春回大地,布谷鳥開始鳴唱,農人駕牛耕田的浪漫,浸泡谷種時的期待,撒種時的仔細,育秧時的祝福,栽秧時的歌謠,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