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茶之書
  • (日)岡倉天心
  • 822字
  • 2022-02-21 09:41:06

[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局部)

畫面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鐺煮法。是現存最早表現唐代煮茶法的繪畫,展示了初唐時期寺院煮茶待客之風尚。

[北宋] 宋徽宗《文會圖》

宋代將茶飲上升到品玩的游戲層面,斗茶之風盛行。宋徽宗就是斗茶、分茶的高手。這幅《文會圖》就是宋徽宗所畫的茶宴杰作,也是宋徽宗對宋代龍鳳團茶點法和品飲環境的生動寫照。

[南宋] 劉松年《攆茶圖》(局部)

畫面中,左前方有一人坐在矮幾上,正在轉動碾磨磨茶,磨邊有茶帚、篩茶的茶羅、貯茶的茶盒等,是宋代點茶品飲的真實寫照。

[南宋] 李嵩《羅漢圖》

點茶是用茶箸或茶匙、茶筅在容器中將沸水(宋人稱“湯”)與茶粉調出泡沫的技巧。點茶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茶盞中點飲,如李嵩《羅漢圖》,一種是在茶盆中點好,飲用時用勺舀到茶盞里,如劉松年《攆茶圖》。

[明] 陳洪綬《品茶圖軸》

明代茶的品飲方式流行撮泡法。明代中國茶葉制作的主流由團餅茶改為散茶,改蒸青為炒青。由此,品飲方式也從末茶烹煮或沖點改為散茶全葉沏泡。同時,因為新的撮泡法流行,前代流行的碾、磨、羅、筅、湯瓶之類的茶具皆廢棄不用,泡茶的茶壺才真正出現。紫砂茶壺因其良好的實用功能,而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受到了士大夫文人的喜愛。

[明] 文徵明《品茶圖軸》

明太祖朱元璋罷進龍鳳團餅茶,改進芽茶。煮法、點法逐漸淡出,飲法改為簡便的芽葉沖泡。明代城市化發展迅速,茶館林立,園林興盛。文人士大夫優游于山林,品茗活動的內容有:琴棋書畫、詩酒花香。品茶作為一種符號,紀游、餞別、雅集、卜居,都有它的身影。

德力富吉郎《茶道里千家》

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駿河片倉茶園不二》

葛飾北齋《茶館的新年》

鈴木春信《御仙茶屋》

歌川國貞《深川八幡三軒茶屋雪之景》(局部)

歌川國貞《水茶屋》

豐原周延《茶道》

豐原周延《無題》

笠松紫浪《茶道》

二代歌川國貞《婀都滿源氏·花乃婦宇俗》

二代歌川國貞《今樣源氏繪卷》(局部)

宮川春汀《有喜世之華·生花》

宮川春汀《有喜世之華·雛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万年县| 西丰县| 绍兴县| 崇左市| 确山县| 巨野县| 神农架林区| 称多县| 博湖县| 富宁县| 黄陵县| 商南县| 罗田县| 阿合奇县| 泸水县| 资溪县| 墨江| 富阳市| 迁西县| 上饶市| 和田市| 荔浦县| 南涧| 金寨县| 浑源县| 二连浩特市| 会昌县| 华池县| 普陀区| 万载县| 松滋市| 那曲县| 明光市| 孟州市| 玛沁县| 和政县| 保亭| 厦门市| 乐安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