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副軍師,這兩日當真是辛苦無比,想必一定是立功無數吧?”李農有些陰陽怪氣地說道。
“多虧了李軍師鎮守大營,郭某這才能夠心無旁騖地實行計劃!眼下大破敵軍,北周軍再不敢出營取水,之后我軍定能大獲全勝!”郭淮假裝聽不懂,一五一十、客客氣氣地回答道。
“哼哼,好??!若是我軍能夠大破敵軍,天王一定更加委以郭副軍師重任,想必我李某人只能靠邊站咯!”李農有些不是滋味地說道。
“李軍師跟隨天王多年,乃是軍中元老!郭某初來乍到,若不多立功勞,恐難以在乞活軍中立足!至于大功與否,還需要李軍師與孔、麻二位將軍多多配合!”郭淮說道。
“哈哈,好一個多多配合!郭淮!我告訴你,你別以為立了些許功勞之后,天王就會把你當軍師看!在我乞活軍中,除了立功之外還需要武藝傍身!我李某不才,雖然武藝不如孔萇、麻秋,更不如天王,但也算得上弓馬嫻熟!
你一介新人,武藝平平,在并州軍中尚且排不上號。只不過多讀了幾天書,懂得一些兵法,你別想著騎到老子頭上!哼~”李農有些忿忿不平地說道。
“郭某幾斤幾兩,郭某自然清楚,不勞李軍師多言!不過郭某還是要澄清一點,那就是郭某從未想過要超過李軍師,取代李軍師。郭某只想協助天王,并與諸位同僚、將軍和平共處,李軍師何必對我咄咄逼人呢!”郭淮說道。
“我咄咄逼人?好啊你郭淮,你只不過區區一個副軍師,居然還教訓起我來了!哼哼,你別以為你有點本事就能與我平起平坐!”李農十分生氣地說道。
“李軍師,郭某實在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您,若是李軍師看郭某不順眼的話,郭某可以離得遠一點??扇缃窆陈受姎w來,人困馬乏,李軍師又何苦攔著不讓郭某入營呢?”郭淮有些無力地說道。
連著兩日,郭淮都在帶隊實行計劃,今夜更是與敵軍苦戰了一番。
沒成想回到營中,甚至還沒進營呢,李農居然就帶人把他攔在了外面。
“我問你,天王呢?孔、麻二位將軍呢?”李農質問道。
“天王帶著二位將軍一起攻打右營去了,天王念我這兩日辛苦,將士們又人困馬乏,這才命我等先行返回!”郭淮解釋道。
“大膽!郭淮你竟然貪生怕死,怯戰畏戰,把天王與眾將士置于險地!”李農突然驚呼道。
“我沒有!真是天王命我等先行返回,郭某身后三千余將士皆可作證!”郭淮有些激動地說道。
“是??!”
“郭副軍師所言極是!”
“閉嘴!爾等休要多言!”李農卻是一聲呵斥。
眼看著李農發怒,將士們也果然不敢多言,郭淮更是敢怒不敢言。
“郭淮!若是天王有個三長兩短,我定要治你的罪!”李農叫囂道。
“郭某何罪之有?”郭淮卻也有些生氣了。
“何罪之有?哈哈,在我看來,你有三條大罪!一是臨陣脫逃,撇下天王與眾將士于不顧;二是假傳天王之令;三是藐視上將,居然不把我放在眼里!”李農說道。
“你……!”郭淮終于明白了,李農就是要刁難他。
“你什么你!來呀,把他給我捆起來!”李農叫囂道。
聞言,幾名李農的心腹就要上前,對著郭淮虎視眈眈。
“我看誰敢!”
雖然郭淮的武藝確實不入流,但也不是幾名士卒就能隨意拿捏的,只見他一把就將幾人推開。
“哎喲,你、你、你,你們一起上!”李農就不信邪了。
“李軍師!郭副軍師何罪之有,說的話也句句事實,何苦咄咄逼人!”一些跟著郭淮回來的騎兵終于看不下去了,紛紛出口勸說。
“我咄咄逼人,我咄咄逼人?爾等再敢多言,本將一并問罪!”李農接著叫囂道。
“軍師,等天王歸來,若是郭淮確實無錯,而是李軍師故意刁難,怕是……”一名心腹湊到李農耳邊分析道。
聞言,李農這才作罷,只是對郭淮依舊不肯輕易饒過。
“放開我!都滾開!”郭淮掙扎著說道。
“哼哼,今日看在眾將士的面子上,姑且饒過你!”李農先好就收道。
隨即,李農的心腹們退下,并放過了郭淮等人。
郭淮解開束縛,心里忿忿不平,看著遠去的李農等人卻又無可奈何,
…………
一個半時辰后,冉閔、孔萇、麻秋等人返回,三千余眾滿載而歸。
只可惜夜已深,加之眾將士皆疲憊,于是一夜無話。
別說是眾將士了,就連冉閔廝殺了一夜也是疲憊不堪,在回營之后立馬就鉆入了大帳之中。
冉閔先是命人端上晚膳,一頓吃喝,酒足飯飽。
正當等待沐浴更衣,貼身衛兵正在給其打水之時,兩人還在嘀咕著之前李農與郭淮之間發生的不愉快之事。
畢竟冉閔的手下,之前是跟著郭淮一起歸來的,因此也算是事件的親歷者。
“你倆嘀嘀咕咕在說些什么呢?”冉閔聽到后只覺得奇怪,于是詢問道。
二人對視了一眼,不敢瞞著冉閔,于是便一五一十地告知冉閔。
聽罷,冉閔卻是不置可否,對這等破事毫不關心。
“呵呵,李農、郭淮都是我的部下,李農對我忠心,郭淮更有智計。只要他們能夠為我所用,其他事管他作甚?”冉閔隨口說道。
在冉閔的心里——打仗第一,現在就屬打敗北周、奪取并州最重要,其他事情通通靠邊站。
殊不知,第二天,李、郭之爭愈演愈烈。
二人勢同水火,除了沒有發生火拼之外,二人幾乎成為了死敵。
冉閔對此依舊不聞不問,只是郭淮不再出擊,冉閔便和孔萇、麻秋相繼出動。
經過前天和昨天兩次打擊之后,北周軍方面再也無人敢出營取水,右營的覆滅更是給予了北周軍沉重的打擊。
北周軍不僅僅損失了一萬多人,還陷入到了缺水的危機,士氣更是下降了最少五成。
宇文邕這邊沒辦法,只得下令讓各營多挖水井,并謹守營寨。
之后,冉閔等人再也討不到便宜,不僅不見有北周軍再出來取水,更是無法再輕易地攻破任何一座營寨和方城。
誰知到了第四天,北周軍卻是突然一反常態,居然選擇了“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