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003講
從傻問題到文化定義

前面兩講,說的是文化超越時空、跨越障礙的力量。文化很重要,這很少有人否認,但是,大家往往躲開了一個起點性的問題,那就是——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定義是什么?

對于文化,我們心里一定早就儲藏著大量疑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疑問越來越多。

我前面說過,普遍人心的最初疑問最重要,但也最難回答。按照民間說法,這樣的問題可稱為“傻問題”。

是哪些傻問題呢?我舉幾個例子,大家一聽就會點頭微笑。

第一個傻問題。現(xiàn)在如果到大街上問一般市民,什么是文化,很多人就會脫口而出:文化,不就是學歷嗎?不就是古代詩文嗎?不就是非物質遺產嗎?不就是歷史故事嗎?這種回答并沒有錯,但是遇到大一點兒的事情就說不通了。

例如,跨國婚姻的離異,常常有一個共同理由:文化差異。但是如果仔細一問,學歷相同的男女雙方,都不是因為背不出幾首古詩,看不懂一件古董,不知道一個歷史故事而分手的。那么,決定婚姻存廢的“文化差異”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個傻問題。兩個不認識的人在大街上吵架,沒說幾句就都會指責對方?jīng)]有文化。這里所說的文化好像與品德有關。但是,很多在名義上“最有文化”的單位,里邊的人事糾紛、利益惡斗,一點兒也不比其他單位少。而且,根據(jù)可靠統(tǒng)計,傳媒間那些重大的謠言和誹謗,沒有例外,全是文化人所為。我們之前說到的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畢生遇到的嚴重困境,也都是文化人制造的。看來,文化不等于品德,那它是什么?

第三個傻問題。歷來人們熱衷的文化,都與記憶有關。一個人,如果能隨口說出幾個年號,記得幾句古話,就算是很有文化了。一位前輩教授,如果背得出漢代一場戰(zhàn)爭的死亡人數(shù),說得出宋代一個學者的生卒年份,那就一定被尊為“學術泰斗”。但是,現(xiàn)在不是已經(jīng)到了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的時代嗎?連小孩子隨手一按都能一清二楚的東西,為什么還要通過死記硬背來證明文化之所在?如果把記憶方面的事情交給當代科技,那文化還剩下什么?

第四個傻問題。除了整體文化之外,中國文化又是怎么回事?不少學者說,它最大的優(yōu)勢是歷史悠久,足以傲視很多缺少歷史的發(fā)達國家。但是,世界上明明還有比它更悠久的文化,例如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而它們現(xiàn)在的境況實在不好,可見歷史悠久并不一定是文化優(yōu)勢。那么,中國文化的優(yōu)勢在哪里?

于是又引出了第五個傻問題。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文化的優(yōu)勢不在于歷史悠久,而在于內涵深厚。是什么內涵呢?他們會用一些古代詞語來概括,例如“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但是,懂外文的朋友都知道,這些詞語如果翻譯成外文,那么,在國外的歷史文獻、宗教話語中都能找到意思相近的詞語。既然如此,我們怎么能夠告訴世界,這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精神內涵呢?

……

這樣的傻問題,還可以舉出很多。問題的提出很淺白,但要解答卻不容易。

能不能把這些傻問題扔在一邊不解答?不可以。因為這些問題關系到你的安身立命,關系到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書院的文化課程,就是從這些傻問題一點點牽引出來的,組合成了一系列根本的學術大課題,那就是:文化的定義、中國文化的世界身份、中國文化的基本脈絡、中國文化的長壽原因、中國文化的強弱所在等等。

完成了這些學術大課題,你就會變成另一個人,變成一個對中國文化具有充分話語權的人。于是,你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會變得更加從容,更加自在。


現(xiàn)在我們就開始討論文化的定義。

這種討論,我只能請大家皺著眉頭,硬著頭皮,稍稍領受一點兒學術的枯燥了。

恩格斯說過,在很多學術領域,往往進門就是一片布滿荊棘的沼澤地,你必須花點兒力氣穿過去,接下來就是平坦的開闊地帶。我們現(xiàn)在,就要碰一下這片布滿荊棘的沼澤地了。但我許諾,只是“碰一下”,不會讓大家陷進去。

按照科學思維,世上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定義。定義能用簡明的語言,說明各種事物的本性,并把它們與其他事物區(qū)分開來。

文化,當然也需要尋找定義。自從英國學者泰勒開了個頭之后,陸陸續(xù)續(xù)冒出來兩百多個文化的定義。其實冒出來的總數(shù)還要大得多,只是這兩百多個比較像樣,因而被留下來了。這些定義都很長,我全都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結論是:你們都不要去看了,因為看了一定會頭疼。我理解美國學者洛厄爾(A.Lawrence Lowell,1856—1943)的一個感受:為文化下定義,“就像用手去抓空氣,你抓不到,但它又無處不在”。

現(xiàn)代的中國學者們也給文化下了很多定義,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只介紹一下它們的匯總狀態(tài),那就是我們的大型辭書《辭海》為文化下的定義。這個定義很長: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chuàng)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tài)。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wèi)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和設施。作為一種歷史現(xiàn)象,文化的發(fā)展有歷史的繼承性;在階級社會中,又具有階級性,同時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反映,同時又給予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以巨大的影響。

這個定義,我數(shù)了一下,總共有二百一十五個漢字,又用了二十五個標點符號。我不知道大家聽了,有什么印象。

我的印象是:好像每句都對,但加在一起后,我更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當然,也不知道天下有什么東西不是文化了。

我這么說,一點兒也不是為難《辭海》。我曾受邀出任《辭海》的“正版形象代表”,當然沒有理由與它過不去。但是,這樣的定義,實實在在反映了我們在人文科學研究上的嚴重困境。因為《辭海》的每一個條目,是長期以來這一領域研究成果的權威性總結。總結成這個樣子,確實讓人沮喪。

似乎什么都說了,卻又什么都沒有說,而且所有的句子都是那么空洞、重復、纏繞,絲毫找不到明快的判斷,更找不到文字的吸引力。

必須盡快結束這種狀態(tài)了。文化那么重要,我們豈能讓大家一進門就在定義的泥淖里掙扎得疲憊不堪、渾身泥巴?

因此,很多年前,我制定了一個文化的定義,在香港鳳凰衛(wèi)視《秋雨時分》的欄目中公布,征求海內外學者的意見。

多年下來,評價都很正面。因此,我可以把它在這個課程中當作正式教案了。我為文化制定的定義,肯定是全世界幾百個文化定義中最簡短的,總共只有三十個漢字,等我下一講宣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望江县| 中方县| 长阳| 福建省| 民勤县| 甘孜县| 上饶县| 壤塘县| 惠安县| 剑阁县| 尖扎县| 闽清县| 鹤岗市| 铜川市| 繁峙县| 余庆县| 新绛县| 慈溪市| 渝北区| 尼勒克县| 余干县| 随州市| 平昌县| 津市市| 青神县| 江都市| 二手房| 遂平县| 南乐县| 秦皇岛市| 酉阳| 南澳县| 遂平县| 济阳县| 景谷| 右玉县| 塔城市| 同仁县| 大竹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