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服裝結構設計方法

按照結構設計方式的不同,服裝結構設計可分為平面法、立體法、平面 與立體相結合的方法。

一、平面結構設計方法

平面結構設計是在紙上或面料上,運用一定的計算方法、繪畫法則和變 化原理,畫出服裝各部位平面圖形的設計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靈活、 方便、理論性強的優點,使用廣泛。

平面設計紙樣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有原型法和比例分配法兩種。

(一)原型法

將大量測得的人體體型數據進行篩選,求得用人體基本部位和若干重要 部位的比例形式來表達各部位以及相關部位結構的最簡單的基本樣板,然后再用基本樣板通過省道變換、分割、收褶、褶裥等工藝形式變換成結構較復 雜的結構圖。這種基本紙樣在日本服裝界稱之為“原型”。基本紙樣作為紙 樣設計的基礎,在方法上被現代服裝教育所接受。在歐美、日本等服裝工業 發達的國家,都創立了符合他們各自體型特點的基本紙樣。不僅如此,就系 統方法而言。他們創立了完善的基本型體系,如日本分為女裝原型、男裝原 型和童裝原型。美國的基本型不僅在性別上加以區分,而且還劃分出了年齡 差別,如婦女基本型、少女基本型等。英國的基本型劃分得更細,如襯衣、 套裝、外套、針織物等等都有各自的基本紙樣。從總體上看,紙樣構成的基 本模型是具有地域性的,一個地區的基本紙樣不適合在另一個地區使用,這 主要因為各自生理特征的差異及經濟、文化藝術的差異。但是,盡管每個同 家、地區,甚至各服裝設計師所使用的基本型,在風格和理解上有所不同, 其變化原理是相通的,他們都恪守對基本紙樣的熟練把握這一原則。例如日 本就有幾種不向風格的基本紙樣,如文化式、登麗美式(田中式)、伊東式等。

(二)出例分配法

將測量體型后所得各個部位的凈尺寸,按照款式造型和穿著要求,求得 衣服成品規格,然后用基本部位尺寸的一定比例加減某一定數,求得各部位 的尺寸進行結構制圖。比例分配制圖法主要有三種,其中常用的制圖法為胸 度式制圖法。

1.胸度式制圖法

以人體胸圍的比例形式推算出上衣其他部位尺寸而進行結構制圖。按照 比例形式可分為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八分法、十分法等。三分法、六 分法常用于卡腰服裝的結構設計制圖;四分法、八分法常用于寬身服裝的結 構設計制圖;十分法運算方便,常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方法混合使用。

2.定寸制圖法

亦稱“直接注寸制圖法”,是一種原始的結構制圖方法。制圖時只需要 按照服裝尺寸和款式要求,憑經驗直接畫出輔助線及輪廓線。

3.短寸制圖法

亦稱肩寸法或實寸法。首先準確地測量出人體的前胸、背部、肩部、腰節等各部位的長度、寬度、厚度和斜度的尺寸,然后按這些數據進行結構設 計。常用于制作高度貼合人體的服裝結構圖。

二、立體結構設計方法

立體結構設計是將衣料披覆在人體模型上,按照造型設計構思進行剪切 和固定,直接得到各部位衣片的設計方式。具有直觀、形象、簡單、立體感 強等優點,可用來作為平面結構最原始的依據和解決一些特殊的結構問題。

三、平面與立體相結合方法

可以通過立體法先進行設計,然后進行加放得到原型,再進行平面紙樣 變化。也可以對服裝整體采用平面設計的方法,而局部(如特殊的領子或袖子) 采用立體造型的方法進行設計,使其更加直觀,達到設計效果。

在本書中我們主要介紹平面結構設計。其中一些結論是用立體實驗的方 法得到的論用什么方法,都需要首先了解以下四項基本內容。

1.著裝對象

不同著裝者的身體特征對服裝結構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少女裝結構輕 松,平面感強;青年女性的服裝則要求結構能突出女性特征,將胸、腰、臀 部的曲線很好地表現出來;中老年裝則要求寬松舒適、適應面廣,對體型的 缺陷有一定的彌補遮掩作用。

2.服裝種類

識別服裝穿著的季節、場合和禮儀級別,從而選用相應的結構和確切尺 寸。因為正式禮服、便服或是工作制服的不同用途,對舒適性和各部位的放 松度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3.服裝的外形與款式

服裝的外形輪廓是設計的靈魂,決定了服裝備部位的長度和用度尺寸。 另外,分割線的設置,領、袖的款式以及口袋、外口、裝飾附件等,也是結 構設計需要準確掌握的細節。

4.面料的特性、加工要求

面料的厚度、彈性、懸垂性、塑形性等都對服裝結構有影響,在進行服 裝結構設計時要綜合考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河南省| 随州市| 新建县| 织金县| 侯马市| 苗栗县| 翼城县| 江山市| 平邑县| 中牟县| 宁都县| 上高县| 富平县| 沽源县| 苗栗县| 凌云县| 巨野县| 汝城县| 岳池县| 德庆县| 长垣县| 龙川县| 达拉特旗| 武山县| 蒙自县| 田阳县| 深泽县| 崇左市| 张家川| 东明县| 萨嘎县| 寿宁县| 青龙| 车险| 惠东县| 丹棱县| 荆州市| 台南县| 阿合奇县|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