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我欲邀名

曹恪吃過早飯,收拾停當,和曹惠、曹昂二人出門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辰時六刻。

他手持一把羽扇,和曹昂共乘一輛寬大的敞篷馬車,而曹惠則披著兩當鎧,頭戴黃銅色兜鍪,騎匹黑馬隨行。

在三兄弟周圍,還有四名侍女、三十名家丁步行跟隨伺候。

正行走間,曹恪忽聽見曹昂對曹惠笑道:“兄長,怎么看起來無精打采的?莫不是騎馬騎累了?要不要到車上坐坐?”

曹昂雖是曹家長房長子,年紀卻比二房長子曹惠小,自然要以兄長稱呼對方。

曹惠擺擺手,笑道:“昨晚沒睡好罷了。馬車我就不坐了,坐上面顛得慌,還是騎在馬背上舒服。”

“晚上沒睡好?”曹恪笑道,“是和大嫂干得太晚了吧?”

“臭小子亂說些什么?”

曹惠笑罵道:“我是想著今天要去軍中任職,有些緊張,因此睡不著。”

曹恪“哦”了一聲,道:“是嗎?我還以為你昨天和大嫂做得太晚了呢。”

“凈瞎說!”

說笑聲中,馬車已然走了三四里路。

這是一輛敞篷車,上面只安裝了一頂圓形青布傘蓋,作遮陽之用,并無其它遮擋物。

曹恪坐在車上,舉目四望,見大路上并無多少行人。

道路兩邊的荒田上,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他當即問道:“這些地莫不是濟陰江家的產(chǎn)業(yè)?”

濟陰江家,就是箕山塢堡的前主人。

曹昂道:“對,本來都是濟陰江家的。那家人南遷避亂之后,這些地都荒廢了,成了無主之地。大父打算過幾天讓四叔去縣上找主簿,爭取在秋耕之前將這些地全部轉(zhuǎn)到我們家名下。”

“地有多少呢?”

“據(jù)說有五萬七千多畝。”

“這么多?”曹恪聞言,不由咋舌。

見弟弟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曹惠不由得翻了個白眼,道:“五萬多畝哪里多了?想當年我們曹家在譙縣可是有著四十多萬畝良田的大家族!那么多的地,我聽說當年都被大伯賣掉了,連同被賣掉的,還有我們家在陳留的許多產(chǎn)業(yè)。”

野史記載,曹操在起兵討董卓之前,曾經(jīng)回過譙縣,變賣家產(chǎn),招兵賣馬,因此還遭到了時任豫州刺史黃琬的追殺,差點性命不保。

他之所以選擇在陳留起兵,一方面固然是得到了當?shù)睾缽娦l(wèi)茲等人的幫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曹家在陳留有產(chǎn)業(yè)。

曹恪見便宜大哥對當年曹操賣地的行為頗有怨氣,連忙說道:“兄長說話注意點,大伯家的長公子可是在這車上呢。”

曹惠有些尷尬,訕訕一笑,道:“我也沒說什么。”

曹昂這時笑道:“放心,我不會將兄長的話告訴我阿翁的。”

在眾人的說笑聲中,車隊一路往北,已然走了十來里。

此時已到巳牌時分,驕陽早已升到半空中,發(fā)出耀眼的黃色光芒,炙烤著大地。

天氣炎熱,曹恪不時搖著羽扇,扇風驅(qū)署。

這時,他瞧見前方道路兩邊,金黃的麥子散布田野,在微風的吹拂下,不時輕輕搖晃。

麥田中,許多成年男子打著赤膊,穿條犢鼻褲,揮舞著鐮刀收割麥子。

還有三三兩兩提著水甕的婦人和小孩在田間穿梭,給正在田里勞作的農(nóng)人送水。

田間道路上,以及遠處的打麥場上,收割好的麥子堆積如山,周圍也有許多鄉(xiāng)民在忙活著。

曹恪好奇心起,不由得問道;“這些田也是江家的么?不是說他們把地都拋了,搬家到南邊去了么,怎么還有人在此耕種?”

曹昂道:“不是,這些田地是濟陰吳家的。”

“濟陰吳家?也是本郡望族么?”

曹昂搖了搖頭,道:“不,他們是寒門,只有本地三千余畝薄田。”

東漢三國時代的所謂寒門,是相對士族高門而言的,不是指的貧寒人家,而是指的庶族小地主。

寒門,也是有門第的。

曹恪“哦”了一聲,不再言語,只顧觀看不遠處的農(nóng)忙景象。

須臾,心中一動,叫道:“停車!”

馬車夫不知道曹恪要做什么,也不多問,當即勒住韁繩,讓馬車停下。

曹恪下了車子,穿過護衛(wèi)的家丁隊伍,來到田邊。

曹昂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也下了車來,和下了馬的曹惠走到曹恪身后,問道:“棘奴,怎么了?”

曹恪不回答曹昂的問話,站在田邊,見不遠處有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大的白衣少年立于田梗之上,似乎是在監(jiān)督農(nóng)夫種地。

白衣少年身旁,還跟著兩個同齡男子,像是貼身小廝。

曹恪也不避嫌,舉起羽扇,指著那些忙活的農(nóng)人,開口吟道:“鋤禾日當午。”

白衣少年明顯聽到了曹恪吟誦的內(nèi)容,愣了片刻,抬起頭來望了望天上驕陽,道:“日當午?不應景啊!現(xiàn)在才巳時初,太陽尚在東南。”

曹恪不理睬白衣少年,繼續(xù)吟道:“汗滴禾下土。”

曹惠聽到這里,這才反應過來:“賢弟是在吟詩?”

曹昂揮手止住曹惠,道:“別打岔,讓棘奴安心念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曹惠、曹昂二人以及那個白衣少年以為還有下闕,都沒出聲,靜等曹恪將詩吟完。

哪料到等了許久,才聽到曹恪問道:“小弟這首憫農(nóng)詩作得如何?”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二首》中的一首。

曹恪公然抄襲此詩,一來是有感而發(fā),二來也是希望借此詩博個仁德之名。

東漢末年,正是歷史上門閥崛起的時代。

這個時代,士族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主導歷史發(fā)展數(shù)百年。

在這個時代,凡是用人,首先要看家世,其實要看名聲。

如果一個人家世寒微,名聲不顯,是不會有多少人愿意投到門下效犬馬之勞的。

曹恪懂得這個道理,因此想要借詩邀名。

當然,他心里對于此詩的原主李紳,還是有些愧疚之情的。

那邊,曹昂聽曹恪詢問自己寫的詩怎么樣,立刻不假思索地道:“寫得極好,短小精湛,詩文中盡顯賢弟悲天憫人的胸懷。”

曹惠摸摸自己的頭,道:“愚兄不懂詩,既然阿寶說寫得好,那自然是好的。”

曹操可是聞名于世的大詩人,作為其子的曹昂耳濡目染之下,對詩文應該也有些了解才對,盡管沒見他寫過什么作品。

話音未落,白衣少年忽然仰天大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拉萨市| 西宁市| 翁牛特旗| 和田市| 五河县| 依兰县| 隆子县| 诸暨市| 平阳县| 兴宁市| 清河县| 牡丹江市| 宣化县| 山阳县| 雷山县| 北碚区| 樟树市| 亚东县| 罗山县| 林西县| 稻城县| 蕲春县| 澜沧| 铜梁县| 东海县| 蓝田县| 平邑县| 运城市| 和顺县| 康定县| 阳江市| 阿克陶县| 依兰县| 远安县| 库伦旗| 巨野县| 阿坝| 喀喇沁旗| 柳州市|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