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學子們

  • 大漢第一侯
  • 豚鼠直立行走
  • 4142字
  • 2022-03-07 20:00:18

元光二年八月初一,天氣轉(zhuǎn)秋,涼意十足。

隅中時分(9點至11點),太陽忽然不見,云層陡然厚了七分,天空陰蒙蒙的,昏暗陰沉,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過了些許,轟隆一聲,一旦凄厲的紫色電光劃過……

下雨了。

淅淅瀝瀝的冰涼雨水沖刷著茂陵鄉(xiāng)的土地,激起河水漣漪陣陣,樹頭本就不多的樹葉被砸得七零八落,就連空氣中都泛濫著濕潤泥土的芳香。

半個月前,嗇夫怐正征調(diào)了數(shù)十位用徭役代替賦稅的民夫在茂陵亭修建學舍,僅僅半個月的功夫,一座用泥土石子壘成的瓦舍拔地而起,從此茂陵鄉(xiāng)也有了自己的學舍。

諶洛考慮到鄉(xiāng)內(nèi)絕大多數(shù)孩童都不認字,特意把庾易從亭父工作中釋放出來,分擔教學工作。至于亭父的活兒,被一個“死皮賴臉”、非要在茂陵亭幫忙的臨江里憨憨取代了。

日入時分(17點到19點),鬢角發(fā)白的“講郎”,也就是被諶洛任命的識字先生庾易,正坐在學舍里,哼著關(guān)中地區(qū)流傳下來的古老歌謠,指揮幾個亭吏忙里忙外,忽然卻聽到了外面?zhèn)鱽砹斯贩停又闶呛裰氐那瞄T聲。

“這么晚還有人來拜師?亭長果真有先見之明,從此我茂陵鄉(xiāng)孩童求學之路簡單多了?!?

庾易暢快笑笑,囑咐亭吏兩句,趕忙拖著年邁的身子挪過去打開門。

“多謝講郎?!?

來客打著哆嗦,像一只落湯雞,拱手作揖道謝后鉆了進來。

只見他只穿著一件濕漉漉的褐衣,下著一件棕色麻绔,腳踏草鞋,用木頭作簪子,將略鼓的發(fā)髻固定在頭中央,還背著一個翠綠色的閉蓋竹簍。

隨著抬頭,來客炯炯有神的大眼、方正的五官……無須的下頜慢慢亮了出來。

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黔首!

只是皮膚有些枯黃黝黑。

枚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雨水,兩側(cè)嘴角上揚,露出一個自認為友善的笑容,對著庾易再次拱手行禮:

“講郎,吾聞茂陵亭打算效仿蜀郡文翁石室,學生特來拜師?!?

庾易雖然早有預料,但聽到來人的目的,心頭還是略微一緊,臉上的笑容驟然消失,一改慵懶的模樣,表情像寒冬臘月的結(jié)冰河水,變得格外冷酷嚴肅。

他只是一個亭父,沒聽說過什么蜀郡的文翁石室,不過只要是來拜師,就沒走錯地兒!

庾易蒼老的目光在枚皋背后的竹簍上不斷打量:

“可懂規(guī)矩?”

“懂。”

枚皋快速放下竹簍,打開蓋子,一個黑色的陶罐出現(xiàn)在里面。

“今日有雨,學生恐糧食被雨淋得發(fā)霉,特意將其置換成數(shù)量相等的四銖錢,一共是六十枚,請講郎清點?!?

庾易淡淡掃了一眼,并未查點,而是對屋外喊了一聲:“‘猛’!速來搬運求學資費!”

“來啦來啦!”

憨憨的壯漢光著膀子從淋雨走進來,把地面裝錢的罐子搬到賬房核對數(shù)目。

庾易撫摸下顎雪白胡須,沉聲道: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按理說,收了相當于束脩的資費,汝便是我茂陵學舍的學子,但亭長諶洛有令,為防有不法之徒趁機混入學舍,必須要查驗求學者身份?!?

他頓了頓,嘴里拽著一連串古文:

“《周禮》云:‘通達天下者,必有節(jié),傳輔之?!瘉頃r可帶節(jié)、傳?”

“有!”

枚皋毫不猶豫地點頭。

大漢奉行編戶齊民,想要辦事,沒有戶口可不行!

他揭開胸口右側(cè)的衣襟,摸索一陣,掏出一個用竹子制成的節(jié)、一個用楊木條制成的傳。

枚皋見竹片、木條上面用墨撰寫的文字沒有被雨水泡花,又松了一口氣,雙手捧著,交給講郎。

“我是梁國睢陽黔首,夫子可呼我枚皋,因至長安許久,此行開具之地為長安戶曹處?!?

庾易低頭看著“身份證”上的官方用語、字體:

枚皋,梁國睢陽平安里黔首,一十八歲。

爵位:簪梟

樣貌:……

頒節(jié)處:長安戶曹

攜帶:資財六十錢……

目的地:茂陵亭

開具日期:元光二年七月二十八

“節(jié)”、“傳”都是重要的憑證,撰寫之吏的筆跡往往相同。

庾易當亭父多年,查驗長安戶曹開具的憑證的次數(shù)比在場諸人喝酒的次數(shù)都多,哪怕閉著眼睛摸,也能辨別真假。

他檢查沒有問題,便把“節(jié)”、“傳”還了回去,又道:“汝之前可曾學過百家之術(shù)?”

枚皋眨眨眼:“曾學過幾日儒?!?

“哦?”庾易有些驚喜,“汝是儒家哪一家?”

這個年頭的人都要臉,既然說自己學過儒,那么學的時間必定不短,因而會不會寫字這個愚蠢的問題,庾易壓根就沒問。

枚皋拱手一拜:“不知。”

“……”

“學生不通經(jīng)術(shù),只好作賦?!?

庾易若有所思點頭:“不必沒有底氣,善于作賦,未嘗不能官至千石。那司馬相如擅長作賦,陛下不久之前就任其為郎!爾只要好生在此學習,他日亦可成為另一個司馬相如?!?

“學生謹記。”

“起身吧,我?guī)闳?。為師名庾易,乃學舍識字講郎,傳授爾等學識者乃茂陵亭亭長諶洛,此刻……他……”庾易一想到諶洛正在“午休”,便一頭黑線,亭長哪都好,就是喜歡睡懶覺,“亭長比較忙,爾等今晚或許能見到?!?

庾易掀開前堂的棕色門簾,一個便院落映入枚皋眼簾。

學堂不大,后面是二進院落。

院落中央擺放了十二張用石頭雕刻而成的案幾,案幾下面的黑色泥巴已經(jīng)變得松軟;東西兩側(cè)狹短的連廊上,雨水不甘心的順著瓦片滑下,在地面上砸出一排較為筆直的小凹道。

庾易并未多做介紹,而是繼續(xù)引路。

隨后,枚皋來到了一間依北墻而建、時不時傳出嘈雜聲音的大屋,但在大門前,庾易突然停下腳步,臉上皺紋緊繃,轉(zhuǎn)身嚴肅道:

“我知睢陽俠義之風盛行,梁國年輕人都妄圖成為劇孟、郭解之輩,但你應(yīng)該知道私斗是重罪吧?”

枚皋忙道:“知道,知道,學生絕不會滋生事端。”

漢承秦制,雖然文景兩位皇帝逐步廢除了連坐等殘酷的刑罰,但針對私斗這類個人犯罪行為的法律依舊存在。

私斗被抓到,可是會被送到邊關(guān)當刑徒的!

如今大漢出擊匈奴的最前線--雁門,正缺人修城墻呢,枚皋可不想往槍口上撞。

“懂法就好?!扁滓诐M意拍拍手,示意枚皋把竹簍放在外面,一把推開了屋子的門。

霎時,一股白色熱氣撲面而來……

屋內(nèi)中央地灶上放置了一個金黃色銅罐,里面的熱湯正咕嚕咕嚕地沸騰,冒著白蒙蒙的霧氣,為屋子帶來熱量。

屋里已經(jīng)有十來個人了,三五成群地分成了三堆,湊在一塊,坐在白色水蒸氣濃郁的地方報團烤火。

當今生產(chǎn)力低下,衣裳算是一個重要財產(chǎn)了,人死亡時,都要把平日里穿過的衣裳帶到墳里,稍微窮苦一些的人家,會把衣服留下自己用,這可是珍貴遺產(chǎn)。

“你先進去吧,我還要回前堂。”

“諾!”

枚皋行禮后,走進屋子。

見庾易又送來一個人,房間內(nèi)瞬間安靜,都主動擠了擠,亮出來一個水蒸氣充足的暖和處。

一個坐在銅罐旁的胖乎乎青年更是自來熟,直接高高舉起肥嘟嘟的右手,晃動著,大大咧咧呼喚:

“嘿,兄臺,來這兒!暖和!”

又扭頭對墻邊一個低著頭打哈欠的亭吏請求:

“上吏,能否給這位小兄弟盛碗熱湯暖暖身子!”

枚皋走到胖青年身邊,和旁邊的人擠了擠,才好不容易坐下,端正跪坐。

不一會兒,負責照顧學子的亭吏就送來用黑色木碗盛著的熱湯。

枚皋捧著熱湯,邊用嘴唇貼在碗沿小心翼翼吮吸,邊打量所處環(huán)境以及這群待在同一屋檐下的人。

大屋墻壁用一層刷了黑漆的木頭覆蓋,光滑明亮;頭頂天花板也被木頭封死,不留任何痕跡。

擺滿竹簡的書架、教書先生坐的案幾、……立在地上的金黃色銅油燈……擺設(shè)一應(yīng)俱全。

枚皋不由得暗嘆:“裝飾得真不錯,沒想到此地亭長竟是一個雅者。”

若是諶洛在此,能感動得哭出聲來,錢沒白花!

他本著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原則,為了弄這些裝飾,不僅花光了嗇夫送來的贊助費,還把前兩日到賬的破案獎金花了八九成。

如今口袋里剩余不到兩千錢了,這還沒考慮欠衛(wèi)青兩萬五千錢。

負債累累!

枚皋環(huán)視一周,發(fā)現(xiàn)屋中的學子打扮也都和他差不多:一身濕漉漉的褐衣麻绔,一雙沾滿泥巴的破爛草鞋。

看樣子大家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給淋濕了。

能在這種天氣趕路至此地拜師的人,應(yīng)該都有自己的打算。

安靜的時間持續(xù)得很短,只一會兒,大家又開始熱火朝天地聊起來,從今天的天氣,聊到去歲的收成、馬上要播種的禾豆……當然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還是臨江里殺人案以及亭長替人贖罪之義舉。

枚皋認認真真聽著,時不時笑上一笑,表現(xiàn)自己對這個話題的參與。

他自從亡命長安以來,人生地不熟,唯一收集信息的方法便是聽人聊天。

碗里的熱湯還有一半。

不出枚皋所料,聊著聊著,屋內(nèi)的話題慢慢偏轉(zhuǎn),偏向大漢政事上。

孝文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宣布廢除“以誹謗、妖言治罪”。

在場之人無論說什么,只要不涉及謀反這種超過自由框架允許的言論,都不會被治罪,因此,眾人討論的話題相當大膽,甚至涉及了皇帝。

“汝等可還記得南宮侯張坐?就是娶了陛下二姊南宮公主的那個?!?

招呼枚皋在身旁就坐、名叫“膠倉”的胖青年環(huán)視一圈,抻著脖子,對眾人神秘兮兮道:

“南宮侯去年不是獲罪免爵了嘛。我家大人在長安有一個朋友,他前些日子來我家做客透露了一個消息,南宮公主要改嫁給芒侯耏申啦!”

“真的假的?那張坐豈不是把臉丟到家了?”

“誰說不是呢。想他張坐祖上可是趙王張耳,大母是魯元公主,太祖皇帝與呂后的女兒、陛下的血脈至親,如今竟落得這個田地?!?

“嚯!”

眾人面面相覷,都感慨萬分,長嘆一聲。

生孩子真是個技術(shù)活。

恐怕昔年的趙王張耳怎么也想不到,生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吧?

不到百年,嫡系后代中竟然連個侯位都沒了。

震驚之余,屋內(nèi)有人開始憤憤不平的感慨:

“先帝識人不明啊!這個侯位給韓長孺多好?韓公一生,雖位列三公,但卻不曾封侯。論軍功,韓公七國之亂時率領(lǐng)梁國上下老弱病殘死死拖住吳楚聯(lián)軍;論品行,韓公對待得罪過自己的獄吏寬宏大量……為何就不能封侯?”

“話不能這么說,你別忘了朝堂之上主張和親的官員,以他韓安國為首!黃老終究是黃老,領(lǐng)兵能力擺在那里!”

“兄臺也別忘前幾年韓長孺出擊閩越大獲全勝之戰(zhàn)績!”

“兵戈未接,閩越王室殺王投降,全靠我大漢威名遠揚,與他韓安國何干?”

“……”

被話題挑動,屋內(nèi)眾人嘰嘰喳喳,激烈辯論。

因為言論自由,漢人崇尚辯論,尤其是朝廷經(jīng)常帶頭,皇帝從中牽線:

景帝時期的轅固生與黃生的湯武革命之辯;

漢武時期的韓安國與王恢對匈奴政策之辯;

昭帝時期的桑弘羊與全國民生代表的鹽鐵之辯

……

種種影響下,辯論之風盛行于世。

不過枚皋挑了挑眉,沒有參與其中。

他只想找個地方安安靜靜作賦,誰該封侯關(guān)自己屁事?

更何況槍打出頭鳥,爭論意味著敵對,眼前這群即將成為同窗的人可不是省油的燈……

茂陵亭亭長究竟是哪一家尚且不知,但長安最近以儒家公羊為尊,在場者,說不準誰日后就成為公羊之士。

何為公羊之士?

放下《公羊春秋傳》,這群人便是深入模仿孔丘性格的有仇必報戰(zhàn)斗分子。

當年孔子為了讓人接受自己的言論,領(lǐng)著七十二門徒,數(shù)千弟子浩浩蕩蕩周游六國。

試問,一個“千戶”給你講道理,你敢動嗎?

枚皋可不想日后面臨一群傳“今日爭論之道”的“讀書人”。

他繼續(xù)喝著水,等待茂陵亭亭長出現(xi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金湖县| 武穴市| 即墨市| 双流县| 曲靖市| 龙口市| 太仆寺旗| 阳高县| 瓦房店市| 鄂伦春自治旗| 灵山县| 舞钢市| 青州市| 凤凰县| 巴彦淖尔市| 安新县| 普洱| 江安县| 汤阴县| 阿合奇县| 延边| 增城市| 河西区| 利川市| 穆棱市| 奇台县| 固始县| 吉林省| 靖安县| 新密市| 五指山市| 济南市| 莱芜市| 黔西| 明水县| 沂南县| 山东省| 太康县| 铜鼓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