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成本削減到底:推動企業利潤新增長
- 溫兆文
- 2343字
- 2022-01-27 09:28:23
序
成本管理:企業管理者的終生必修課
在這樣的時點,談成本管理,重新審視企業成本管理的道和術、是與非,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過去幾年,元年研究院舉辦或參與過多場專業論壇、企業培訓、直播課程活動,同時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也陸陸續續開展了多次調研。作為一名在財務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無論是在各會場間聽各位嘉賓演講,在私下場合和眾多企業界朋友聊天,還是通過調研問卷分析企業對管理的認知和做法;我常常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相比以往,如今,企業的管理者們在更多地關注“危機”了。
其實,回顧這些年的經歷,中國企業無不是在穿越“危機”中度過的。作為一家專注企業管理創新實踐、理論探索、企業信息化變革的專業研究機構,元年研究院自創立以來,就力圖倡導企業管理者要充分發揮“管理風險、價值創造”的關鍵作用,提升反脆弱性。但客觀地說,這一點并沒有真正地實現。無論是出于經營慣性還是逐利本能,很多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總是傾向于將重心放在利潤、投資效率和投資回報這些指標上。所以,如今的這種企業情緒變化,可能只有一種緣由:經濟的不斷變化,確實讓一些企業開始感到“痛”了。
觀照當下中國和世界的宏觀經濟和政治環境,中國企業家的擔憂似乎不無道理。作為國家宏觀敘事下的微觀個體,當今中國企業所面對的困難顯而易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此后的常態化發展,使得很多企業陷入收入斷崖式下跌、訂單萎縮、供應鏈紊亂,土地資金、人力資源成本等開支卻依然不減的困局,部分企業甚至被推到了死亡邊緣。以往,中國企業家長期習慣于收入線性增長與市場擴張的環境,在收入下降、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對企業經營和管理者的智慧形成了新的考驗。此外,國際貿易摩擦不止,逆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圍內回潮明顯,越來越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則給企業經營平添了更多擾動因素——但相對這些可視的、更容易量化的因素,中國企業可能更可感到警惕和焦慮的,還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即新的經濟周期所帶來的不可預知性。
既然不可避免,那我們就要學會坐下來與危機帶來的不確定性好好相處。元年研究院一直強調:用好管理會計是企業從容面對不確定性的制勝之道。面對不確定性,企業首先要確保自己能夠活下來。開源艱難,則更要節流。即如本書所言,要將成本削減到底。
對企業來說,成本管理是一個既古老,又常論常新的話題。成本管理大概也是企業管理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成本具有普遍性,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價值環節和各個業務場景,幾乎“無處不存在,無時不發生,無人不發生”。
對成本管理的研究也并不是一個新興領域,它早在19世紀工業經濟萌芽時期就已經存在。及至今天,在新技術影響下,成本管理無論在理論還是應用層面都面臨巨變。一方面,智能制造使企業生產組織和分工方式更傾向于網絡化、扁平化,個性化客戶需求逐漸成為企業設計和生產產品或服務的起點,個性化定制模式的興起改變了生產方式,對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出于對綠色、創新、自動化技術的追求,企業在生產設備、技術研發、控制系統上需進行更大的投入,無疑將使企業的成本結構、成本管理對象、成本環境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企業的成本管理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并呈現出新的內涵。全周期、全鏈條、即時化、動態化、與業務融合的成本管理逐漸成為共識。
新技術應用層出不窮,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斷豐富,但運用之妙,卻存乎一心。坦白說,在近些年和企業接觸的過程中,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很多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夠好,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意識層面,絕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建立“成本管控,人人有責”的企業成本管理文化,企業成本管理走不出單純依靠公司財務人員管理成本的窠臼,業務部門及其他職能部門的人員比較缺乏成本控制意識,他們誤認為只有財務部門需要承擔成本控制責任,而沒有意識到企業內部所有人員、各個價值環節其實都在發生成本,所以,財務部門保險箱中、銀行賬戶中放的錢是錢,而車間中的設備、原材料、庫房中的存貨卻不是錢;財務賬上不能差一厘一毫,但現場卻浪費驚人、無人問津,人為地把成本的概念變狹隘化,導致了成本控制效果的弱化;
二是成本管理和企業戰略相脫離,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一味強調降低成本,把降成本當做成本管理的唯一目標,缺乏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管理活動中的短視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三是沒有建立全面、系統的成本管理思想,成本管理活動只是停留在企業價值鏈環節的其中一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采購花錢多了就控制采購成本;銷售成本高了就控制營銷成本,生產成本高了就控制生產成本,結果內部成本低了,外部成本卻高了;直接成本少了,間接成本卻多了;客觀成本控制住了,主觀成本卻忽視了;控制了眼前的成本,忽視了戰略成本……按下個葫蘆起個瓢,掉進顧此失彼的誤區。
以上所述種種,溫兆文老師在本書中都有相應論述。圍繞企業價值鏈中的重點環節,本書從設計、研發,到采購、制造,再到營銷;從ABC作業成本法,到價值流向控制法,再到ABB作業預算法,通過虛擬人物袁蓮和溫兆文老師的對話,結合企業實際的經營場景,深入淺出地將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智慧一一道破。
最后想說的是,作為與溫老師相識長達十余年的老朋友,我很高興再次為他的新書作序。元年研究院自創立之日起,就以開放、分享、合作、共創為宗旨,愿成為一座橋梁、一條紐帶、一個平臺,連接所有有志于管理會計發展的老師們,互為助力、共同成長,一起推動管理會計的繁榮發展。感謝溫老師對我們始終如一的信任、幫助和支持,更加感謝溫老師多年來不下講臺、不輟筆耕,再次為我們帶來這一本接地氣的好書。
衷心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夠從此書中有所得、有所悟。
元年科技副總裁、元年研究院執行院長 盛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