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給李二一張世界地圖,你想不想成仙(二)
- 開眼界要從初唐抓起
- 后山下的小胖子
- 2162字
- 2022-02-22 08:48:22
首先,我們這一代肯定是做不到太遠的?!睏顟c用手指著次大陸南方的位置說道,
“這里應該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極限了,這里是比大唐還要富庶十倍的天賜寶地。這么說吧,莊稼一年三熟,直接丟種子下去都能豐收。但是這里有一個致命缺陷,不過對我們而言是天賜良機。
噢,對了,這里的北方就是佛門誕生處。”
“嗯,什么?”李二插嘴問道。
“這里太富庶了,把人的骨頭都泡軟了,這里小國林立,幾萬人就是一個國家。但是都沒有什么戰力。這么說吧,我大唐鐵騎如果能過去,千騎滅十國損失不會過百?!?
“什么?”眾人都是驚嘆,千騎滅十國?還可以損失不足白!
楊慶重重一點頭,“對,他們就是這么弱,滅一國,起碼降九個。”
張阿難用手比劃了一下長安到次大陸南方的距離:
“這一路遠不止萬里之遙,而且路上還有好多地方……”
楊慶打斷了他:“放心,去路我知道,對于現在的大唐不容易,但是一二十年后大唐想去輕而易舉,這個后面再說?!?
這么說吧,大唐想統一全球,恐怕也得要幾百年,而且這幾百年還得代出明君強臣才行。
不過我師父大概給我講過一些教育方法,比如授人以漁那個。
重點是,嬸娘你放心,我不會讓弟弟們吃太多苦的。這個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
先說說難公的事?!?
老張微微有點兒激動,這可是關乎成仙啊,還有青史留名。
做了內侍已經是不敢面對祖宗了,如果能夠青史留名,這在以前他可是從來想都不敢想。
楊慶轉頭看著兩小只:“我問你們,為人之本是什么?”
不懂楊慶為什么扯開話題,但是眾人已經習慣了他的方式也沒多話。
“忠孝”,兩小只異口同聲回答道。
楊慶點了點頭,對這個回答沒有任何意外,古人以忠孝治天下嘛。
接著指了指張阿難,接著問道:“舅父,嬸娘,您二位怎么看待歷史上的趙高啊,十常侍啊還有外戚這些事?”
兩個人互相看了看,回答內容不盡相同,意思差不多的。
雖然旁邊就是張阿難,但是意思也很明確,限制外戚宦官是該的。
楊慶驚訝的發現,老張沒有任何羞憤,居然一臉贊同。
“天哪,張伯伯,你不就是太監嘛,你居然贊同?!?
張阿難神色一變,看了一眼李二,苦著臉回答道:“楊院令,楊縣男,您別這么叫老奴了好不好,當不起啊。而且宦官弄權史書都有記載啊?!?
楊慶苦惱的捂著頭,“好吧,沒想到你們居然這么想,我說舅父、嬸娘,你們可是世家出身啊,居然這都想不到……”
李二、長孫嘴角直抽抽,怎么地,這不是常識嘛。不過聯想到剛才楊慶提到鄭和輔佐大明成祖邁出統一第一步,又是這副表情。
李二有點頗為不爽地說道:“你小子到底什么意思,難道宦官弄權是好的不成?”
楊慶重重一點頭:“沒錯,是的。對了,我想問問你們隴西李氏在東漢,就是光武帝那個漢,發展如何?你們對東漢末年那一段歷史了解如何?”
李二點了點頭,把隴西李氏的歷史講了出來。
果不其然,隴西李發跡于秦始皇時期的隴西侯李信,就是20萬滅楚敗退那個。
因軍功而興的隴西李,在文運昌盛的東漢自然是沒啥存在感,所以對這段歷史屁股坐的很穩,完完全全是士族一邊。
至于長孫皇后,她祖上是鮮卑,更沒啥說的。
在了解他們先祖歷史后,楊慶了然地點點頭,果然古人的歷史體系差就差在這里。
見楊慶很懂的點點頭,長孫忍不住問道:“所以你到底想說什么?”
“唔,你們對那段歷史了解的不多,所以這樣認為不怪你們。”
接著,楊慶就把東漢桓靈二帝從地方入主中央,然后依靠宦官掌權,接著兩次黨錮之禍背后真相,還有士族操控第一次黃巾之亂一夜風起跨州連郡反擊的事情說了出來。
聽完楊慶徐徐道來,三個大人臉色陰晴不定,三小只也不敢多說。
半晌以后,李二才嘆了一口氣:“結合世家本性,歷史真相怕就是如此。”
張阿難也忍不住插嘴:“那這么說來,宦官不僅不是弄權,還是拱衛皇權的忠心之士了?那趙高的事如何解釋?”
楊慶贊許地看了一眼反問道:
“這個主要問題是始皇陛下,如果他沒有追求長生亂吃那些方士練的亂七八糟的丹藥,何至于早死?
而且他對身后事也沒有安排好,如果始皇若在,趙高焉知不是忠犬?”
“可趙高畢竟是不忠???”
長孫不服的問道。
楊慶反問:“趙高只是一個個例,文臣武將中也有不少忠臣反賊,那這怎么說?”
長孫啞然。
楊慶繼續說道:“光看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甚至于某幾個家族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把目光放到群體。比如外戚,比如文臣,比如武將,比如內侍,再比如世家,你會發現內侍從來沒人篡過位,誠然有內侍弄權欺主,但終究是枝蔓纏附于大樹,無法獨立?!?
楊慶頓了頓,歇了口氣說道:
“內侍因為殘疾是不可能讓天下人能允許他篡位,但是外戚文臣武將不同,他們可以利用家族,如竹生筍獨立于外,將原主取而代之。
這就是和內侍群體有根本區別之所在?!?
聽到這里,張阿難的心情澎湃不已,聲音都有點顫抖:
“楊縣男,可有法子制約內侍弄權?”
聽到這話,帝后也是眼前一亮。
楊慶輕輕點了點頭,有些遲疑到:“制約弄權是不可能的,就是大明也沒做到。因為權力的本質就是能夠驅動人心的威勢,它并非來源于身份或者朝廷。
舅父,還記得我說過您并非是因為皇帝而威震天下,而是自身有本事有威望才威震天下?!?
李二聞言恍然大悟,“對,你的意思是說權力本質上就是,就是……”
李二有點訝然,他是懂的,可是一時間居然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
“權力是控制他人及其結果的能力,而本質上,權力是別人對你的依賴程度。”楊慶補了一句,“這是大明一位繼成祖之后總結出宦官使用之道的陛下總結的?!?
“速速說來”,李二有些急不可耐,對于穩固皇權的方式他很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