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令人震驚的發現

假設現在是20世紀20年代,而你是一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老兵,正住在德國的精神病院里遭受當時人們口中的“炮彈休克癥”(Shell Shock)的折磨。有人將你帶進一間檢查室,漢斯·施特勞斯博士(Dr. Hans Strauss)1正在那里等你,他以一種和藹而令人安心的方式迎接你。他的助手用一架手持電影攝像機將你們的這次會面記錄下來。為什么會有人拍下檢查的過程?對此,你一無所知。沒人向你解釋過此行的目的。當你站在這位平易近人的施特勞斯博士面前時,藏在一旁的第二位助手悄無聲息地來到你的身后。他握著一把手槍,將它緊貼你的腦后,然后對著天花板放了一槍。你那極度震驚的反應被拍攝下來,施特勞斯博士獲得了他需要的數據。“謝謝你的參與。現在,你可以走了。”

這些參加實驗的人,有時是一些住院的退伍軍人,有時則是一些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的病人;有時他們中的一些人有活動障礙,另一些則是從大街上找來的普通人:男人、女人,甚至還有孩子。無論受試者是何人,施特勞斯博士感興趣的都是他們在面對槍聲這一聽覺上的驚嚇時產生的第一反應。這一切都發生在幾分之一秒內,如此迅速,以至于在這些實驗之前,無人知曉它們的性質。伴隨著一聲巨響,我們通常都會嚇得跳起來,也許還會放聲尖叫,轉過身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但這些反應都很緩慢。在位于腦干的那些簡單回路中,存在著更為迅捷、更為基礎,同時也更為本能的反應。

驚恐并不是一種情緒上的反應。在我們流露出情緒前,驚恐便已經乘虛而入。它的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在聲音傳出的幾分之一秒前,就能讓受試者的臉上出現毛骨悚然的神情。他們并非真的具有絕地武士那樣的能力,能夠預知未來即將降臨的危險。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特無比、先知先覺的神情,是因為在人腦那些遲緩而復雜的處理系統對聲音做出反應之前,反射(reflex)就已經被觸發了。事件發生之后,人類的感知會滯后至少十分之一秒,而與之相比,驚跳反射(startle reflex)則快上十倍。

在不同患者身上,反射的強度各不相同,有時似蜻蜓點水,有時如雷霆暴擊,但是,反射的大體形式驚人的一致。施特勞斯博士稱之為“恐懼”(das Zusammenschrecken)。1 這是一個德語單詞,翻譯過來大概就是“渾身縮成一團”,這種描述可以說相當準確。恐懼時患者身體緊縮,脊柱向前彎曲,膝蓋打彎,下頜內收,雙肩聳起,兩手前抓,臉部極度痙攣以至眼睛歪斜,眼部皮膚隨之皺成一團,同時牙齒外露。

構成這副尊容的每一種表現,都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這是在大腦計劃好面臨危險該如何行動之前,人體所設置的第一道防線。難道我們還需要等上幾毫秒,直至腦回路弄清楚威脅來自何方、到底是些什么東西在攻擊自己,或者分辨這到底是不是假警報嗎?瞬息之間,驚跳反射就已經將你置于大體安全的境地。

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講,食肉動物在獵殺其他動物時會直接向對方的咽喉發起攻擊。因此,反射的有效應對方式之一,就是在垂下頭部的同時抬起肩膀。面臨攻擊時,蜷成一團會讓你成為更小的目標;伸出手臂蓋在腹部,可以保護柔軟的肚腹和脆弱的雙手。但反射最快且最一致的表現之一,就是蹙成一團的面部。面部肌肉以恰當的方式痙攣,使眼周的皮膚皺起,形成一個保護墊。這些最基本的防護措施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們的大腦深處。

在現代人看來,施特勞斯博士的實驗簡直慘無人道。人們會忍不住擔心,受試對象們在這些實驗中遭受了怎樣的痛苦?難道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治愈創傷后壓力綜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正確方法?難道這樣做會改善醫患之間的信任關系?難道他認為用手槍在一位小姑娘腦后轟鳴,然后僅憑一塊糖就能讓她神色如常?就算不考慮其他后果,倘若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今天,他也會因損害他人聽力而遭到起訴。他的這些實驗在早期不受道德委員會約束的時代相當典型——簡單直接,提供豐富的有用信息,但或許永遠都不該做。盡管如此,它們的確奠定了相關問題的科學基礎。以此為起點,人們開始研究大腦如何在身體四周形成安全緩沖區。

20世紀30年代,卡尼·蘭迪斯(Carney Landis)和威廉·亨特(William Hunt)這兩位美國研究者對驚跳反射進行了一番科學研究。2他們重復了槍擊實驗,證實了施特勞斯的觀察結果。他們還針對“15名女性受試者”進行了一些其他的刺激實驗,但對這些受試者的情況沒有具體說明。他們向受試者兩塊肩胛骨間的位置噴射冰水,電擊她們的手掌,針刺她們的大腿,突然打開閃光燈或者鳴響汽車喇叭。每一次,這類刺激都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例如,女士們正按照指示抓著某件設備,緊接著,一股電流驟然通過這件設備。有時,一個人會來分散她們的注意力,另一個人(也許正躲在桌子底下?)則猛地用圖釘扎她們的腿。我猜測,這些實驗之所以只敢選擇女性受試者,或許是怕男性受試者在遭受同樣的待遇時會把他們揍得滿地找牙。在這些實驗中,受試者有時會出現驚駭反應模式,但對槍聲之外的其他刺激,她們的表現顯示出較低的一致性。這大概是因為與在耳畔炸響的刺激相比,受試者在身體上受到的冒犯在程度上不可相提并論。槍聲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達到了最大分貝,與此同時,大腦的聽力系統能在幾微秒內完成信息處理,比其他任何感官系統的速度都快得多。這或許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比賽中發令槍的效果顯著,而其他方式,比如發令閃光燈或者發令針刺的作用卻極為有限。

 

聽覺上的驚跳反射是自我保護機制中最純粹、最直接和最原始的部分。除此之外,大腦中其他更為復雜的保護機制均位于驚駭通路的上游,人們很難對其進行研究。驚跳反射在科學概念上簡單明了,又有豐富的細節,因此成為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熱衷的研究對象。它是一個完美的模型系統。

在施特勞斯實驗完成后的數十年間,研究人員在人類、老鼠、貓(正如所有貓主人都知道的,貓有明顯的驚跳反射)以及其他動物1-5身上得到了諸多細節上的發現。驚跳反射貫穿大腦底部一些最為原始的神經通路,來自身體感官的信息直接進入腦干密集的神經網絡,該網絡的專業術語是“腦橋網狀結構”(pontine reticular formation)。3-5它有著古老的演化譜系,大概可以上溯到5億年前。該網絡可能具有多種功能,其中至少有一種是負責協調驚跳反射的。從感官接收信息到身體做出行動,這之間的過程如此直接,以至于當巨大的聲響爆發后僅百分之一秒,眼周的肌肉就做出了反應。這一模式異常高效,對于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

研究驚跳反射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其拍攝下來,然后一幀幀地逐一觀看記錄下來的內容,正如一個世紀以前施特勞斯做過的那樣。121世紀初期,當我的實驗室開始研究保護性反射(protective reflexes)時,錄影機才問世不久,實驗室因此變成了一處危機四伏的場所。研究生們躲在某個隱蔽的角落,然后像速龍一樣突然尖叫著沖出來。有一次,我被一團濕紙巾擊中,與此同時,有人正偷偷地拍攝我的反應。各式各樣的塑料蟲子,以及一對剝了皮的猴子胳膊被四處亂丟,它們最常見的去處就是放午餐的冰箱。我承認,我曾從解剖課上拿走一枚母牛的眼球,用錫紙包好后冒充松露巧克力送給了一位同事。可惜的是,我沒能將這塊“牛眼松露”重見天日的那一刻拍攝下來,但我的確聽到一聲尖叫從他的辦公室一路響徹整個樓道。在這里必須要承認的是,這些“實驗”的動機并非每次都出于科學上的好奇心。

同時,我們對自己的研究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有的時候,科學家們過于注重數據和程序,反而忽視了受試者整體的表現。要想深入了解受試者的面部表情,沒有什么方法比透過慢鏡頭回放觀看某位同事縱聲尖叫更有效了。

如果將驚跳反射的過程用若干幀靜止畫面展現出來,可以發現兩個最顯著的特征:眼周皺縮的皮膚,以及閃閃發亮的牙齒。反射出現時,上嘴唇向上扯起,上排的牙齒因此顯露無遺,這使臉部似乎閃過一道白光,乍看起來,像是一抹轉瞬即逝的微笑或者大笑。

對于驚跳反射時人們會露出自己的牙齒,背后的原因引發了諸多猜想,其中,最主要的觀點認為這是為了撕咬對方。假如有人要對你發動攻擊,展示你的利齒會是一個好的防御方法嗎?如果仔細觀察受試者的面部活動,特別是對其面部肌肉的活動進行測量,你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當你露齒大嚼漢堡包時,需要調動嘴巴周圍的肌肉群。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驚跳反射調動的肌肉位于眼周以及臉頰處:前額低垂,臉頰翹起,連帶著上唇上揚。如此這般的結果,就是眼睛被臉部肌肉和皮膚的褶皺保護了起來。

如果你曾在夏天從幽深昏暗的房間走出來,瞬間置身于陽光燦爛的室外,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在那一刻,你的整個面部會蹙成一團,浮現出一抹“陽光微笑”,或者一副“陽光鬼臉”。此時你的上齒暴露,臉頰聳起,眼周皮膚皺縮起來護住雙目,以免遭受過強光線的直射。你并不準備咬什么東西,這副假笑不過是為了保護你的雙眼。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是,如果你仔細思考這句話,就會發現眼球本身并不是什么窗戶。如果忽略面部其他特征,而只關注一對眼球,根本看不出太多的內容。我猜,你會注意到眼睛盯著的方向,以及瞳孔擴張的程度,這些信息會反映出對方的心理狀態。但是,此類信息極為有限。實際上,要想讀懂一個人,出現在對方眼周的任何信息都會大有幫助。心靈的窗戶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包括時而瞇成一條縫、時而又睜得大大的眼瞼,活潑好動、富有表現力的眉毛,鼻翼或者鼻梁處細小的皺紋,以及上揚的雙頰,它們全部能夠反映出我們內心的緊張和放松。

如果你詢問任何專業的肖像畫家(我之所以會對此略知一二,是因為我曾嘗試學習藝術,但最終以失敗收場),你都會被告知,盡管眼睛是人物肖像中最重要的部分,眼球本身卻并非繪畫關注的焦點,它們只是帶有黑點和反射的黑白色橢圓。人物的情緒體現在眼球周圍的所有細微之處,這才是畫家面臨的挑戰。

這些心靈的窗口能夠如此準確地反映出驚跳反射,可能并非什么巧合。驚駭有一種傳遞個人信息的副作用,但與自我保護并無關系。原因在于,驚跳反射主要受到個人的內在情緒以及專注狀態的影響。反射的過程迅捷無比而且簡單直接,主要依賴大腦中最原始的神經路徑,而此時大腦還沒來得及產生更高層次的思想或者情緒。毋庸置疑,遍布大腦的神經網絡對反射依然存在影響。情緒、思想、注意力和期望通過大腦皮層回路或皮下回路的處理,到達腦橋處的網狀結構,進而影響到驚跳反射。3-10相應地,你的驚跳反射會在每個旁觀者眼中顯露無遺。

例如,驚駭會受到焦躁情緒的影響。在實驗中有一種讓人產生焦慮的方法,即周期性地電擊受試對象。當你正惶恐不安地等待著下一次電擊時,突然耳邊出現一聲巨響,這時你就會產生特別顯著的驚跳反射。11

即使是某些較弱的刺激物,例如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或者幾張使人不快的圖片,一旦讓你感覺難受,你的驚跳反射也會變得強烈起來。12-14焦慮癥患者會表現出明顯增強的驚跳反射,8-16他們確實更加焦慮不安,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么施特勞斯的經典實驗能夠從那些精神病人身上獲得如此清晰的結果。1他很有可能從受試者那里觀察到了明顯的反應。

事實上,你所呈現的驚跳反射容易受到內在情緒和思維的影響,而這種敏感性會造成顯著的結果,正是生物學家會喜歡的那種演化突變類型之一。很有可能,對你的驚跳反射進行觀察的家伙,能由此深入了解你的內在狀態。你是自信滿滿還是憂心忡忡?你是否已經對可能的攻擊準備充分?或者對近在眼前的危機毫不在意?你對周圍的人是盡在掌握還是心生畏懼?一根樹枝折斷的聲音傳入你的耳中,或者突然有一只小飛蟲落在你的后脖頸上,你會做何反應?你蜷縮身體的程度,特別是你臉上呈現出的何種程度的驚跳反射,例如眼部周圍是否出現皺紋,是否扯起上唇并露出牙齒——這些身體的反應均能夠向觀察者傳遞出你主要的心理活動。為了收集所需要的信息,攻擊性強的人可能向你步步逼近,甚至大聲咆哮,從而探查到你的驚跳反應。

因此,驚跳反射并非僅僅只保護你的身體,它也會向外界泄露你內心的狀態。同時,因受驚而引起的行為并不細微,通常情況下,它們都是顯而易見的。這就如同你在自己的頭上安裝了一個霓虹燈廣告牌,還不能拔掉這塊牌子的電源。但僅僅為了防止暴露自己的弱點就消滅驚跳反射,絕不是什么安全之策。

生存需要驚跳反射,而且這種驚駭還是一種可以加以利用的數據。

當然,驚跳反射本身不是一種社交表情。它并非嫣然一笑或者放聲大笑,也不是眉頭緊皺。它只是一種歷經演化而留存至今的反射,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特別是眼睛。但是,它會以最原始的方式向外傳遞我們心理活動的信息。經過不斷演化,驚跳反射會觸發一場新的社交信號的爆炸。要做到這一點,你僅需要一個有著足夠腦容量的造物,讓它去觀察他人,特別是他們的眼睛,捕捉其中任何緊張或行動的苗頭,然后利用這些截獲的信息來決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這種情形讓我想起了撲克游戲,玩家時常會有些小動作。例如,有些玩家在感到緊張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啃指甲或摸鼻梁。更高明的玩家便迅速捕捉到這種小動作,善加利用,以此搶得先機。此類小動作包含的信息可能相當有限,但對于觀察者而言,已經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另外,擅長此道的玩家也會故意做出一些小動作,讓自己顯得緊張兮兮或者自信滿滿,給對手造成一定的干擾,從而影響其發揮。假設經過100萬年的演化,那些知曉如何巧妙而準確地發放信號或制造干擾信號的玩家,很有可能演化成“撲克人”(Homo five-card)。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介紹一些人們最習以為常的情緒表達方式,諸如微笑、大笑和哭泣等,它們演化的起源或許可以一路追溯至最基本的防御性反射,以及這些方式泄露內心信息的副作用。

絕地武士(Jedi)是電影《星球大戰》中的一群武士,他們本領高強,具有超自然能力。

一種體形較小的食肉恐龍,善于奔走,因電影《侏羅紀公園》而為人所熟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美姑县| 滦南县| 土默特左旗| 嘉荫县| 麻城市| 棋牌| 南城县| 普格县| 丰都县| 彰化市| 辽源市| 屏山县| 香港 | 沭阳县| 多伦县| 临朐县| 阳曲县| 垦利县| 凤台县| 盘山县| 明溪县| 仙桃市| 沂水县| 正宁县| 水城县| 加查县| 阳泉市| 迁西县| 沙坪坝区| 南投县| 惠来县| 彭山县| 松溪县| 剑河县| 齐齐哈尔市| 泾阳县| 巴林右旗| 麻江县| 红河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