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科舉的萌芽

見庾信又想到以前的傷心事,宇文質也不好繼續往下說,正好這時一名士子走了進來,尷尬的氣氛有所緩解。

“先生,明經求第我該如何應對,先生可有教我?”那名士子畢恭畢敬開口。

“陛下崇文,抑佛抑道,推崇經世之學,汝對策時可著重務實。”庾信開口指點道。

“多謝先生。”那名士子朝庾信恭敬一拜,隨后說道。

宇文質在一旁看著兩人的對話驚呆了,這不就是考試前提前請老師押題嗎?

等等,那個士子說的是明經考試,那不是科舉制的一個科目嗎?

他好奇的不是這個時候出現明經考試,而是庾信對那名士子的提點。

宇文質知道科舉最早是分成兩個科目,進士科和明經科。

明經科主要考儒家經典,經問大義。

而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更加務實,選拔治世之才。

庾信給那個士子押題說,要注重實際,看來宇文邕已經開始認識到了古時明經科的不足,有點向進士科發展的趨勢。

這應該就是科舉最早期的萌芽了。

宇文質知道后世多數人認為科舉制誕生于隋朝,就是因為是在隋朝時正式出現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初步完善。

明經科其實自古有之,漢朝時就有這個考試了,但是當時明經科考試只是擺設,只要你能參加考試,考官就一定會讓你通過。

漢朝的明經科只是走形式,選拔人才用的不是這個制度。

但是到了南北朝末期已經有明確記載,這個時候明經科被人們撿起來了,開始發揮作用。

明經考試如果無法通過就會落第,無法當官。

不要認為南北朝到了現在還是三國時期那套九品中正制,統治者有許多人杰,他們又不是傻子,不會看不到九品中正制的缺點。

早在劉宋時期,就有一個制度規定了選出的人才要經過考試及第才能做官,并且還規定了要怎么才算明經考試合格。

明經考試有五道題,答對五道為上,答對三四道為中,二道為下,其他為不合格,這是有明確記載的。

當然這并不能阻擋那些無才無德的世家子弟做官,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些世家子弟雖然自己無才,但是他們有錢有勢,所以他們就高價聘請有這方面能力的人幫助他們對策。

差不多到了北周時期,同一時期的北齊出現了秀才不及第者,然后又考孝廉這才及第。

這其實和科舉考試已經很接近了。

他剛剛又聽到庾信說宇文邕在明經測試時更注重政務,這意味著離科舉制成型就差臨門一腳。

可惜他知道宇文邕英年早逝,并沒有走完這一步。

如果宇文邕活著,他一定會走出那一步。

或者說無論繼位者是誰,最終都會走完科舉制的那一步,只要這個繼位者他想要長久的存在下去。

因為科舉制的誕生最開始的目標從來不是人們常說的讓平民也能獲得晉升的途徑,而是為了解決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科舉制的誕生緩解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為統治集團內部輸送了大量的新鮮血液,維持著統治集團的運轉。

雖然科舉最終的結果是讓平民有了晉升渠道,但是這兩個的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是為了平民百姓,一個是為了統治集團內部穩定。

這一時期的所有政權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窄化問題。

統治集團窄化就是做官的人,他們的父輩一般也是官,統治集團的官員都是在原有官員的基礎上產生的,這導致統治集團內部人才匱乏。

沒辦法,南北朝一直都是戰亂時期,對于統治者而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忠誠問題。

所以他們在選拔官員的時候,往往會任命信的過的人。

什么人是信的過的,首先是親族,然后是那些信的過的官員的子孫。

比如北周的八柱國,他們的子孫現在在北周依舊處于高位,甚至到了隋末亂世還是他們的舞臺,那時候他們已經是官三代,甚至官四代了,但是他們的能力其實不足以支撐他們承擔起那個職位。

比如上一次伐齊的時候,領軍的不是宗室就是那些二代們。

大量才不配位,德不配位的官員處在他們不該處于的職位上,導致行政效率低下。

最嚴重的是由于他們長期處于高位,導致國家的權利實際上集中于這幾個家族,并且他們和皇帝其實不是上下級關系,更多的是合作關系。

既然是合作關系,那對皇帝自然也是沒有多少忠心。

作為一個皇帝是無法容忍那些家族擁有權利,卻又對自己不忠心。

更別說提出一人者,止據天子耳的宇文邕。

宇文邕親政后不斷加強君主集權,怎么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但是沒有時間給他解決這個問題。

隋朝替代了北周,自然也遺傳了北周的統治集團窄化問題,楊堅得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楊堅想到的辦法就是科舉,他將原有的查舉考試制度拓寬,這就形成了最基礎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的目標就是選拔那些既有能力,又對皇帝忠心的人。

皇帝希望依靠這些人將朝堂上無用的官宦子弟替換掉,以此實現統治集團的繁榮和更新換代。

科舉制顯然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所以科舉制自從成型后就被歷朝歷代所使用,并且不斷完善。

但是對于世家來說,這可真不是一個好消息,他們世世代代做官多開心,這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世家們自然對此感到反感。

而且楊堅能夠得天下靠的就是因為他是自己人,他所代表的就是關隴世家的利益,大家齊心同力,改朝換代,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了。

楊堅時期,楊堅代表著他們的利益,并且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維持著和關隴集團關系。

楊廣又沒學到楊堅的政治手段,所以和關隴集團的關系很快破裂。

站在關隴世家的角度,反抗楊廣其實不能稱之為反叛。

他們之間的關系從來就不是君臣關系,只是合作關系而已,楊廣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不會再和楊廣合作。

當然,楊廣損害的不僅僅是關隴世家的利益,損害的更是所有百姓的利益。

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這才是隋末亂世的根本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防城港市| 靖远县| 黄冈市| 习水县| 类乌齐县| 乡城县| 青州市| 武清区| 科尔| 高州市| 阿城市| 哈巴河县| 福海县| 江安县| 长沙县| 杭锦后旗| 华亭县| 宝山区| 绵阳市| 香港| 延寿县| 温泉县| 普安县| 新源县| 疏附县| 巴彦淖尔市| 泉州市| 无棣县| 云梦县| 平原县| 通海县| 青海省| 嘉峪关市| 壶关县| 吕梁市| 彭泽县| 溧水县| 上蔡县| 东平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