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論語》的啟蒙效果是巨大的。盡管被同學們誤會“借讀書之名去老師家蹭零食、逃避‘少年割草隊’”,但在之后的生活中,面對一些事的時候,腦海中總會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著《論語》中的幾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初中我考到了宣城第一中學,跟著在外務工的父母后更為明顯。后來母親無比欣慰地說:“我們當時忙于工作,很多地方可能沒有照顧好你。我發(fā)現(xiàn)你盡管是第一次進城,但并沒有茫然無助,學習生活上也沒有讓我們操心。”
我想,等我再大一點,大到能更坦然地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我一定會認真告訴他們原因。我第一次進城沒有被同學光鮮嶄新的衣服晃花眼,也沒有因為聞所未聞的玩具而自怨自艾,是因為我能回想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以及李老師在領導來視察時,一堆西裝中穿著破皮襖仍然挺直的脊梁;在成績上我從來不會自滿,因為尾巴尚未翹起,就被“君子泰而不驕”的雄渾之氣震懾住;當我和父母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屋子里,或是秋游時別人帶了很多零食,而我背著輕癟的包裹昂首踏步時,我也總會想“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以此自勉……于是,不同于別人的兵荒馬亂,我安然地度過了青春期。在父母疲憊卻充滿濃濃愛意的眼神中,在《論語》的熏陶下,悄悄地、一點一點地戰(zhàn)勝了敏感自卑的小心思。
中考一結(jié)束,我就回鄉(xiāng)參加大哥哥的婚禮。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第一次見到他。他已不是我童年記憶里的樣子了,微微發(fā)福。我看到他熟練地發(fā)著煙,手指略腫且?guī)в袦羡帧;仡^一看到我,就把我拉到走廊后面,說:“幾年不見都長高了那么多。今年你應該中考完了吧?理想高中是哪所?”聽到我對分數(shù)出來后填報志愿的迷茫,他說:“到時候分數(shù)出來我們一起研究如何?我總歸有一點經(jīng)驗。”說完,他想像之前一樣每次為我答疑解惑后就拍拍我的頭,但抬到一半察覺到自己手上帶著煙酒味,又放下來,窘迫地搓了搓手,尷尬地朝我笑笑。
此時,走廊那頭傳來了張大嬸“教育”她兒子志鴻的聲音:“這次這個新郎啊,嘖嘖,當年你姑婆一直吹牛成績多好多好,他也總說什么‘君子’‘安靜’(原文中是“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就像要上清華北大,結(jié)果最后干了作弊那種事,還不是只能當一輩子農(nóng)民。你以后可千萬不能像他一樣,不然沒出息……”
我當時腦子里“嗡”的一聲,小心翼翼地抬起頭看他。只見他眼睛隱在頭發(fā)的剪影里,看不真切。少頃,他說:“快進去吧,等會兒菜涼了。”然后走進紅色的屋子里,找到他的新娘,挨桌敬酒。我看向小院,他家的狗努力地想把一個骨頭咬爛,但“年邁”的它無論怎么咬都無法向之前一樣將其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