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人成虎
- 大唐浪淘沙
- 武文弄沫
- 3024字
- 2022-01-22 10:29:28
王伏虎所在院子里里外外住了十幾個官差。
明的就有兩個在屋內看守,暗的吳大富也有安排,當得是重重防守。
卻是這頭領吳大富怕王伏虎亡了妻子,晚間又動了自殺的心思,這世上沒了指望,要趁亂象行那危險之事。
雖說王伏虎被玄策府高手釘了七顆鎮魂釘,封了一身修為,但人的名,樹的影,誰敢保證那幾顆釘子鎮得住他。
王伏虎看了看他沒有說話,聽著官差頭領的話里有威脅子女的意思也未分辨什么,歪頭躺下,看著三個熟睡的子女出神。
這頭領討了個無趣也不惱,吩咐手下兄弟機靈點,便回房等消息去了。
待聽了打探的消息,又接到驛丞的通知,便又安排眾人睡下。
一夜無話,卻是雨停了。
驛站內眾人除了值守的護衛親兵,俱是睡的香甜。
清晨一過,朝陽透過仍有些昏暗的云層,曬在身上暖洋洋的。
屋檐上尤有幾滴積水滴落,砸在門廊前的石板上。
李孝恭所居上房客廳處
眾人俱是梳洗完畢,百川先生的夫人正在為小孫女梳著頭發,小姑娘乖乖地坐在奶奶身前,看著銅鏡里奶奶將自己的頭發扎成一個垂掛髻。
百川夫人將孫女依云的頭發平分兩邊,再梳成髻的樣子。
小姑娘看著銅鏡內的自己,耳朵卻是聽著爺爺與李孝恭大人談論昨夜的事,小小的人卻似仙女一般,靈動卻又乖巧聽話。
那邊,張涵幫著給李孝恭手掌上的傷口換藥,弟弟張璐端著藥盤,卻哪能片刻老實,眼睛往窗外尋看著。
李孝恭看著那寸長的口子,皺了皺眉,怕自己換藥嚇到小姑娘依云,側開身子,對著百川先生講述了一遍昨夜的變故,又讓張璐將昨夜看到的事講述了一遍。
待張璐眉飛色舞地講了其昨夜獨闖龍潭的事,李孝恭想百川先生不知其中細節便細說了王伏虎的事。
聽到后宮張婕妤因父親向陛下求封土地,秦王不許,便怨恨這王伏虎從中作梗,將分地之時報到秦王處。
這便是折了皇妃父親的臉面,王伏虎執行了秦王的詔令將土地分給手下有功之人。
皇妃父親告到陛下身前,惹得陛下責怪秦王不尊令,惹不起秦王,怒火讓這王伏虎便遭了責罰,已是對這后宮妖妃起了惡感,待聽到秦王不欲寒了王伏虎的心,特調轉登州府玄策都督府任職,天高皇帝遠,躲避風暴,又是對這趟京師之行感到些許不愿。
李孝恭說道哪成想張婕妤的弟弟張元亨好死不死撞到王伏虎的手里,王伏虎哪里容得下他在治下胡來,讓手下提了鍘刀給鍘了。
聽到這房內眾人皆是感嘆王伏虎正直,為其愛民如子的性格感到贊許,又對其現如今的遭遇表示疑惑。
李孝恭本不愿說出后宮那些腌臜事,但百川先生攜弟子門人是要去京師出仕的,便也不再隱瞞,道出太子現如今與秦王爭斗越裂,太子與大將軍李元吉交好后宮。
為了打擊秦王,太子勢力鼓動皇上派出薛家三子薛萬雄來登州調查此事,結果就是張元亨為禍地方、勾結妖族之事子虛烏有,全是王伏虎報復張家所致,一紙奏疏,將王伏虎封了修為下了大獄,押送京師受審。
想必是薛萬雄算到王伏虎行程,不想王伏虎安全到京師受審,在此處借手下之人暗算王伏虎,或是想將王伏虎妻兒處理了,為皇妃出那口惡氣。卻哪想到遇到了咱們一行,還丟了小舅子和自己等人的性命。
張璐少年心性,心直口快已是罵道:“該!自作自受,合該受此報應”
李孝恭說完王伏虎之事,又將昨夜自己想要幫助王伏虎之事說與百川先生,想要問問百川先生的意見。
“百川先生,這王伏虎官聲很好,也是個正直可信之人,且其跟隨秦王多年,我如何都不能見死不救,只是心里也沒個主意,您看怎樣想個法子救他們一命”
百川先生看了看梳洗完畢伏在身旁的小孫女,想起王家那個小姑娘來,睡前與老妻說起,也是唏噓了一陣。
如孫女這般三、四歲大的年紀,親眼目睹親人被凌辱致死,這會受到多大地刺激。
百川先生略帶憂慮地看了看李孝恭,道:“我與弟子皆為白身,朝堂之事全為李大人做主便是,老夫能幫到的請李大人直說,老夫定不會推脫”。
百川夫人從旁道:“無論結果好壞,孩子總歸是可憐,且前去看看有無眼前可照顧之事”。對著百川先生又道:“這么小的孩子,一路顛沛流離已是受了大罪,昨日之事定是嚇到了,不知昨晚怎樣安歇的,作孽啊,你隨李大人過那邊去看看那三個孩子吧?”
李孝恭點了點頭,道:“是啊,是得去看看,看著王伏虎昨日骨瘦如柴,哪還有三軍陣前鐵塔漢子的模樣。幸好那個大一點男孩像是懂事的,還知道照顧弟弟妹妹,對著那薛萬雄也是不曾懼怕,當的是虎父無犬子。只不過這王家隨行仆人老的老,死的死,現如今一個老仆,三個幼兒實在讓人看著心酸!”
百川先生輕輕喟嘆一聲,頓了頓對老妻道:“我記得你給依云的果匣子中帶了點心和蜜餞的,揀出一份來送給那小姑娘,小姑娘都如依云這般喜歡這些零嘴的……”
老妻忙稱是,起身去收拾點心。
李孝恭看百川先生想到自己孫女喜歡點心的,推己及人這般說,老先生仁愛,將來必定是會教導出愛民如子的學生,此乃社稷之福。
除了給小姑娘準備了點心,百川夫人還給那小女孩和兩個男孩兒找了兩件衣服。
李孝恭往衣服包里放了兩貫銅錢,而后才帶著幾個人,往王伏虎那邊的住處去。
這李孝恭是京城權貴,百川先生也是一山之長,都不是困苦之人,為何僅僅送了這一點兒東西?
蓋因王家現在是在羈押之中,且身邊沒有忠實的侍衛,這錢給多了就是催命錢了。
驛站偏房處
王元一起的不算早,是被妹妹哭聲驚醒的,妹妹邊哭邊搖著自己胳膊。
王元一忙起身安撫妹妹,頓感心力憔悴,幼妹這般小,哪里知道生離死別,只是起來不見母親,感到無助才拉著哥哥哭泣。
王元一安撫好了妹妹,看到王武已是侍候父親洗漱完畢,正要打水過來叫醒兄妹三人,見王元一醒來,說了聲“郎君,湯已備好了”。
王元一這才反應過來從前自己也是位少爺,自嘲地笑了笑。
撐著身體跳下了床,穿了昨夜晾曬的不干不濕的衣服,又從行李包里找出弟弟妹妹的干衣服給兩個孩子換上。
照顧兩人洗了臉,漱了口,這才將自己梳洗一遍。
看著水中的倒影,一路顛簸過來,面皮早已粗糙,不似登州府那時的白皙。
搖了搖頭,甩掉臉上的水,也將胡思亂想搖出腦袋。
洗漱完畢的一家人坐在堂下的桌子邊,瞪著那幾個饅頭露出悲戚顏色。
院子外
驛站內的官員家屬,隨從侍衛也是早早起了,燒水洗臉,做飯喂馬,好一陣熱鬧。
在這熱鬧中都是談論昨夜那場大火,又因為大火燒死了羽郎將及其下屬的五十多號人,惹得驛站各處都是議論紛紛。
昨夜起來的這些人精自然是不相信什么“不慎走水”。
傳來傳去自然有人將昨夜大伙房之事傳了個遍,聯想到大伙房中董萬奇做下的孽,和狼妖兇狠的屠戮,話題中的嫌疑便漸漸地落到王家父子身上。
眾人嘀嘀咕咕,指指點點,真話假話又有誰知道。
當然,也有住在同一處院子的居客和知曉王伏虎為人的好漢忍不住打斷別人的猜測,出言為那王氏父子辯解。
與王家同居的人都在這驛站三等房里,也就是在大院子里,人員眾多,侍衛都是擠在門廊下休息。
王伏虎若是半夜出來行兇,難道當那一院子人是瞎子不成?
佩服王伏虎的旁人又說:“你們不想想,兩個官差同時值守,他不過是一帶著枷鎖的病弱之人,你當那官差是紙糊的不成?雖然身邊帶著三個孩子,大的不過六、七歲。那羽郎將連帶親信隨從五十來人,哪里是他這一家子人能夠對付得了地!
卻有好事者爭辯道:“莫要忘了那王伏虎當年的武勇,這官差真不夠他瞧的,再說他身邊還有一老仆呢!”
也有獨特見解的“你們說的都不對,昨夜我可是起來去看了,那燒的最厲害的房子可是蹊蹺,你們想啊,昨夜多大的雨,兩邊的都很快滅了,為啥單單羽郎將的房子都燒光了!”
“嘿!你也去看了?我也去看了,那房子燒得那么旺盛,愣是一聲呼叫都沒有,全院靜悄悄地燒,五十幾號人啊,就是五十頭豬,也得發出幾聲喊叫吧!沒有!你們說怪不怪!”
眾人皆是吵吵嚷嚷,誰都有自己的見解。
雖是日頭高了,眾人仍是圍著王伏虎的房前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