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1章 秦可卿談論世家

羅小丫頭被送走了。去了金陵。在播州的林黛玉,紫鵑也走了,回了貴陽。戰爭又開始了,這次的阻力比上次小多了。賈璉的軍隊迅速恢復了占領區域。

貴陽賈府,秦可卿正和回來的林黛玉說著話。秦可卿:“妹妹這一趟軍營,可有收獲?”林黛玉:“姐姐問什么收獲?”秦可卿促狹的道:“姐妹們都有了。妹妹就不著急?”林黛玉臉色羞紅:“姐姐說什么呢?黛玉還在孝中,如此已經是出格。怎可為人詬病?”秦可卿:“你還沒有看透人生。也不難為你。紫娟呢?”

林黛玉:“姐姐,你不知道。前方條件簡陋。一去的時候,住的是帳篷,冰天雪地,人凍得要死。”秦可卿:“忘了你是南方人,耐不得凍。也怪難為你的。”林黛玉:“唯一的收獲,就是對前方將士多了一絲了解。這榮華富貴,不是白白得來。”秦可卿:“這也算收獲,以后對你表哥好點,順著他,少讓他操點心。”黛玉微不可查的嗯了一聲。雖是時間不長脾氣卻是改變了不少,少了一絲大小姐的傲嬌,多了一絲英姿颯爽。

林黛玉:“姐姐,這場戰爭要打多久?”秦可卿“大的戰斗也就那么三五場。其余零星爭斗,沒有幾年結束不了。”林黛玉:“啊。要打那么久?”秦可卿:“矛盾的根本是土地,是稅收。這些不解決,只靠戰斗是結束不了內戰的。”林黛玉:“這么說表哥要很長時間才會回來?”秦可卿:“那倒不會。大的戰事結束,你表哥只需要在后方指揮即可。賈家又不需要那么多戰功。”林黛玉:“為什么不需要?難道還嫌爵位高么?”

秦可卿:“事情不想你想的那么簡單。這朝堂也不是一家說了算。就好比乘船,你占得地方多了,我占得就少了。互相牽制,總要一個平衡。”

林黛玉:“那姐姐就給我說一說這后面的事情。”

秦可卿:“這后面絕對不止朝堂上的大臣這么簡單。背后有著各種勢力。他們以血緣,親緣,同鄉,同事結成復雜的關系網。互相之間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林黛玉:“血緣,親緣,就是姓氏了。都有哪些大的家族?”

秦可卿:“要說這姓氏。表面上是皇家郭氏,四王八公,十二侯爺這些家族。可是背后的水更深。你以為百家姓是白寫的?郭家怎么不把自己列第一?”

林黛玉:“姐姐,這里面有什么說道?”

秦可卿“例如這趙氏。是皇族啊!始皇帝是贏姓趙氏。周氏是大周的王室。夏姓,夏侯氏是大禹的后人。李家后面是李唐皇族。還有劉姓。他們都在掌權時候獲得長足發展。”

林黛玉:“要是從長期來看,都有哪些世家?”

秦可卿:“長期來看,形成了五姓七望。他們之間互相聯姻,形成牢不可破的聯盟。”

秦可卿:“隴西李氏在上古,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相傳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其后隴西郡郡守李崇,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主。。隴西李氏到唐朝時連續出了10位宰相。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文化興盛的偉大時代。“言李者稱隴西“。

趙郡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柏人侯李曇,秦御史大夫,“李璣生子李牧,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曇為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的共同祖先。”

林黛玉:“也沒見到他們現在有多少高官。”

秦可卿:“可是他們子孫分布在各地,出了很多官吏。又有誰知道會不會出幾個高官。而且進入他們控制的區域,離開他們政令就不通。”

秦可卿:“接著是崔氏。京城的崔志雄就是他們的遠支。崔姓源于姜姓,相傳是炎帝的后代。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齊,建齊國,為公爵。其中一支成為崔姓人。

入漢以后,一支在清河東武城定居下來。,崔姓又進一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公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林黛玉:“這崔氏現在又盤踞何處?”

秦可卿:“在山東為官,你不和崔姓士紳打交道是不可能的。”

秦可卿:“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后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后世遂稱范陽人。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接著盧家累代高官,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直至唐代中期復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

林黛玉:“現在也沒聽說盧氏有杰出之人物。”

秦可卿:“是沒有什么杰出人物,可是家族傳承仍在,誰知會不會再次興盛起來?”

秦可卿:“還有鄭氏。周朝的鄭桓公為得姓始祖。在某些地區深有影響力。”

秦可卿:“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她開基于兩漢之間,東漢末年的王允是王氏名人。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后,門閥政治走向興盛,太原王氏既是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他們曾封侯拜相,出將入相,也曾屢遭磨難。

歷盡興衰沉浮之后,太原王氏還是位列天下一流望族,興盛不墜達兩百年之久。大概就是從這時開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譽流行開來。流風余韻,厚積薄發,到了唐朝,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形成大唐詩歌史上一個目不暇接的詩壇盛宴。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王姓家族的超強繁榮。”

林黛玉“這些,已經經過了許多時間。對現在可有什么影響?”

秦可卿:“怎么沒有?前一陣子,金陵王氏要修家譜。族老費勁心思向太原王氏身上靠攏。”

林黛玉:“金陵王氏,向上追溯,要靠上太原王氏也不容易吧?”

秦可卿:“可不是?一經戰亂就流離失所,能有口飯吃都不錯了。誰還會保存家譜?到了外地兩三代人下來,家在哪里,祖宗是誰就不可考了。”

秦可卿:“是不。你現在再看看賈家,就覺察不到有多輝煌?金陵賈氏不過是再平常不過,不用心經營就是曇花一現。”

林黛玉:“姐姐。你提高自己修養可以,整治一家或許可以。改變一姓就不要想了。沒人會聽我們擺布。再說賈府并非大宗,也不是我們可以得利。”

秦可卿:“就是。賈家幾代之前還是小門小戶,被人看做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等到榮寧二公追隨太祖發跡,才令人敬仰。所謂時勢造英雄不過如是。”

林黛玉:“賈家在京城四代這是清清楚楚,在金陵也有近枝,也錯不了。可是左算右算不過十四五代,可真算不得長久。”

秦可卿:“聽說,賈雨村的賈家,倒是能連得上輩分這二十多代沒有什么差錯。只是兩家也有些誤會。金陵這邊并不熱衷。”

林黛玉:“為什么拒絕?難道金陵賈家不知道壯大聲勢?”

秦可卿:“這連譜一事也頗費思量。金陵賈氏更愿意同南方的賈氏聯系起來。畢竟都是江南望族。利益相關,能夠彼此提攜。金陵這邊也攜了族譜,去拜訪過。可是根本聯系不起來。兩家并無直接親緣關系。且祖輩生活區域也不搭界。”

林黛玉:“這倒是不成,也沒有誰強認祖宗的道理。”

秦可卿:“賈府現在卻面臨根基過淺的問題。后面沒有族人為之擴張聲勢。”

林黛玉:“以前不是一直避免有過多聯系,以免受到牽連。”

秦可卿:“那是因為賈家那時處在漩渦中間。現在新帝繼位,還有皇帝唯一的王子出自賈氏。需要賈家去壯大聲勢。賈家本是小姓,恐怕不能為皇子提供助益。”

林黛玉:“又是從龍之功,賈家不爭不行嗎?”

秦可卿:“賈元春有著陛下唯一皇子,不爭也是不行。不覺間,賈家又被放在火上烤著。再說,這次平叛之后,賈家要共進一步,封王是不可避免。我們在貴陽的悠閑日子,不久就會過去。還是要一起回到京城。”

林黛玉:“賈璉不是官做的好好的。怎么要回京城?”

秦可卿嘲笑的說:“我們的陛下,可不是心大的人。位高權重的異姓王放在邊疆,是要睡不著覺了。必然調回京城放在一邊。”

林黛玉:“賈家連譜一事要怎樣操作?”

秦可卿:“寧榮二府為一體。卻是需要珍大哥那邊去與金陵那邊先商議妥當。然后組織族人修譜。這樣才可以。這不是幾人能夠決定下來。而且要正正其事。不是兩個人客氣幾句就可以的事情。同氣連枝不是說著玩的,有了事情是要出力的。”

林黛玉:“姐姐。這些事情自有老爺們去操心勞力。我們能做些什么?”

秦可卿:“我們能做到的也不少。不可以做,想一想還是可以的。管好家還是可以的。經營好外面產業還是可以的。就是與外面聯誼,也少不了做些買賣。做好這些就可以了。然后就是生孩子。從長遠來看,一個家族的繁榮必定建立在無數后人的基礎之上。”

林黛玉:“那么這些事情要誰去做?”

秦可卿:“自然是大老爺,二老爺商量過后,再與珍大爺商談。過后遣人去金陵同族長商談。這是我們這面意見。還不知對方有什么反應。”

林黛玉:“這樣一來二去,卻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秦可卿:“是啊。這次不單是這些事。還有重新修譜。這族人天南地北的,都要聯系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人修族譜家乘,有的“斷自可見之世,即為高祖,下至五世玄孫而別自為世“。“凡遠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有的,“凡嫡子而后得為譜,為譜者皆存其高祖,而遷其高祖之父。”

林黛玉:“如此豈不是有不少族人上不了族譜。”

秦可卿:“可不是。小家小族只見五代。名門望族也只見嫡系。這大宗沒落了,這小宗也與族群失去了聯系,這卻是缺點。要不榮寧二公也不會找不到遠支族人。”

林黛玉:“要是把族人都記錄進去呢?”

秦可卿:“那就是大宗之法。只有政治經濟地位比較穩定的皇室貴族,才這樣辦,號稱百世不遷。”

林黛玉:“修譜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觀念與目的,以加強家族團結,鞏固家族。”

秦可卿說:“宗族者,一人之身衍為數千人,數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人當以祖宗之心為心。俊秀者尊之,;孝子悌弟義士節婦則欽崇,立身行道,發揚先人的好名聲。有位者慶賀,光大我家門楣;富者衛之,保護我家;貧者、弱者、孤者、獨者、鰥者、寡者、疾厄者、患難者,相與救助之,賑恤與他。不肖者教戒之,懼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親友賴以遞續者也。“

林黛玉:“先“敬祖收族“再“忠君愛國“。危難時刻舍“小我“為“大我“,為國家民族貢獻自己力量。”

秦可卿:“所以,這次修譜要存了褒揚忠義之心,撫恤孤寡之念。”

林黛玉:“這會不會有大筆的支出。”

秦可卿:“這倒不會。家族中有地位、有聲望的成員和熱心分子,把修譜當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不可推卸的義務,“朝夕不遑,熙攘其間,樂此而不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宜兰县| 蒙自县| 桂东县| 青海省| 延吉市| 永寿县| 于田县| 高唐县| 宝兴县| 盐源县| 通渭县| 顺平县| 宁城县| 读书| 淳化县| 隆回县| 陇南市| 苍梧县| 平阴县| 蓬莱市| 象山县| 正定县| 独山县| 茂名市| 泉州市| 汽车| 旺苍县| 崇州市| 正镶白旗| 阿克陶县| 和平县| 大余县| 广宗县| 威信县| 突泉县| 修水县| 额济纳旗| 吉安市| 连州市|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