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引
- 馬可·波羅游記(經典世界名著)
- (意)馬可·波羅
- 7068字
- 2022-01-21 14:29:16
皇帝、國王、貴族、騎士還有一切人民,如果想要知道所有民族之間的不同之處和東方各國、省以及其他地方的不同,可一讀此書;一切的人,特別是亞美尼亞、波斯、印度和韃靼的人民,他們無與倫比的特點,都分別記載在馬可·波羅一書中。馬可·波羅是威尼斯一個知識淵博的市民。他在這本書中明白說出什么是他親眼所見,什么是他親耳所聞,因此本書是一部真實的紀錄。
大家都知道,自從上帝創造亞當以來,直到現在,無論是什么人,無論屬于什么種族,生活在何時代,從沒有人看見過或觀察過馬可·波羅在本書中所記錄的這么多事情。他把所見所聞的全部事情都深藏在心中,一直沒有說出來過。但是為了讓那些不能親身經歷這些事的人都可以分享他的快樂,他本人決定在本書中將此披露出來。這是一二九八年,他被囚禁在熱那亞的監獄中,由他述說,而由獄中同伴比薩人魯斯梯謙先生幫忙記錄的,全書共分四個部分。
波羅兄弟離開君士坦丁堡周游世界
所有人都應當知道,當鮑爾文二世(BaIdwin Ⅱ)還是君士坦丁堡皇帝的時候,威尼斯共和政府總理派代表曾居住在此。以上介紹的馬可的父親尼可羅·波羅和叔父馬飛阿·波羅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在一二六〇年乘著一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平安地到達了君士坦丁堡。對應不應該繼續前進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商討后,他們決定駛向黑海的另一邊,因為如此前進,一定會有利于他們賺錢,使他們的商業資本可以增值。他們懷著這個目的,購買了許多稀世的珠寶,從君士坦丁堡出發,乘船到達一個叫索爾得亞的港口;然后往東行駛,幾天后他們來到了韃靼人鼎盛的君王別兒哥汗的王朝。這位君王的住處是在波爾加拉和撒萊這兩座城市,是韃靼人中通情達理的君王之一。別兒哥汗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特別高興,以特別隆重的儀式接待了他們。他們兩個為報答他的盛情,特將自己身邊的珠寶呈獻在這位君王的面前。當他們發覺這位君王十分喜愛他們時,就毫不猶豫地送給了他。君王看見波羅兄弟如此豪爽,又驚又喜,但他卻不愿無故接受他們這些禮物,不但對所有的珠寶都加倍支付,而且還回賜了許多珍貴的東西。
波羅兄弟在這里住了有一年之久,很想回家。但這時別兒哥汗和另一位占領東方君王旭烈兀汗之間突然發生戰亂,因此阻礙了他們的回程。雙方軍隊經過激戰后,旭烈兀汗取得了勝利,于是使旅行更加不容易,波羅兄弟已經不能從原路回家了。這時有人建議他們沿著這個國家的邊境,向東走一條偏遠的路,然后再繞道向西。目前這是回到君士坦丁堡的惟一一條路。于是他們向西方韃靼王國內一個叫奧卡卡的城市出發。在此處稍事休息后,接著往前走,渡過底格里斯河來到一個荒原。這個荒原需要走十七天的路程,里面既沒有城市、寨堡、也沒有其他的建筑物,只有住在荒原天幕下的韃靼人和一些家畜。波羅兄弟越過這個荒原后,最終來到了一座建筑堅固的城市——布哈拉。他所在的省也叫布哈拉。他是在波斯境內,是波斯王國中歷史悠久的城市,受一個叫八剌的君王統治。他們不能再向前走,所以只得在這座城市居住了三年之久。
當他們寄居布哈拉時,有一位舉世矚目的人突然出現在此。他就是由以前所說的旭烈兀汗派去拜訪忽必烈大汗的使臣。大汗的京都位于亞洲的最東面,是亞洲最邊緣的城市。這個使臣以前從沒有機會——雖然有此想法——看見過任何意大利人,現在能有機會與波羅兄弟相識并且聊天——因為波羅兄弟已經頗為純熟的掌握了當地的語言——十分高興。經過很久的相處,使臣覺得波羅兄弟舉止得體,談吐不俗,讓他們隨自己一同去晉謁大汗。大汗也同樣沒有機會認識任何意大利人,所以此次波羅兄弟去的話,他一定非常高興。同時使臣保證,他們到達京城后必然會受到隆重的接待和豐厚的賞賜。他們覺得此時回國,路上一定不安全,不如接受使臣的提議,但愿上帝保佑自己一路好運。于是他們便跟隨使臣一同前往,并且將從威尼斯跟來的一些基督徒仆人也帶在身邊了。
他們最初向著東北和北之間的方向前進,走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到達京都,原因是在路上他們常常遇上大雪和洪水而無法前進,必須等到雪融水退后,才能繼續前進。他們在途中看見許多稀奇古怪的事物,馬可·波羅在本書中將會詳細描述,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大汗派遣波羅兄弟充任回訪教皇的專使
波羅兄弟覲見忽必烈大汗時,受到了大汗熱情的接待——這是他的本性。還有就是因為波羅兄弟是第一批來中國的外國人,所以大汗特地大設筵席,表示十分歡迎。大汗以慈祥的態度和他們談論,殷勤詢問許多關于他們那里的情況。大汗希望了解這些皇帝和君主在國內的權威、領土的面積、司法和軍事的狀況,尤其是關于教會的諸多情況。波羅兄弟本來就受過高等教育,為人又十分謹慎,再加上他們精通這里的語言,常常能用貼切的詞句來向大汗述說,所以對這些問題都給予了令人滿意的回答,因此大汗非常喜愛他們,時常召他們進宮閑聊。
當大汗獲得波羅兄弟明白清楚的回答后,心中激動不已,在和眾臣商議之后,準備派他們作為回訪教皇的專使,還有科加達爾男爵陪同前往。
大汗告訴他們,他派他們出訪教皇的目的是希望教皇派遣一百名精通西方宗教的人士來,用條理清楚的討論,向他境內的學者證明,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是建立在更堅實的真理上的,比其它宗教都要好;同時還要說明韃靼人的神靈和其家中所供奉的木偶是不正義的,他們以及東方的普通百姓敬奉它們為神,實在是不明智。還有一點,大汗十分希望波羅兄弟再到這里時,能從耶穌基督圣墓的不滅的燈里面,取來一些圣油,因為他自稱敬重耶穌,把他當作真神。波羅兄弟聽完大汗的談話后,馬上跪倒在地,表示愿盡自己的所能,完成他吩咐的事。于是大汗令朝臣以他的名義,寫一封韃靼文的書信,轉交羅馬教皇。
大汗又按當時的制度,賜給波羅兄弟閃閃發光的御書金牌。凡持有這面金牌的人還有他的全部扈從都會得到本國的地方官吏和驛站妥善護送,所經過的所有地方,都必須提供一切必要物品。
他們接受了這個神圣的使命后,馬上離開大汗,起程前往羅馬。他們走了半個多月后,同行的科加達爾男爵得了重病,不能再走了,于是他們只好停留在某城中。此時波羅兄弟進退兩難,他們在與所有同行的人討論后,并征得了病人的同意,決定把病人留在此地養病。因為他們手里拿著皇帝賜予的金牌,所以沿途的官員為他們提供了十分周到的服務,給了他們極大的幫助,沿途所有費用均由地方負責,并有衛隊保護他們。不過,波羅兄弟一行雖有如此便利的條件,但由于自然條件的惡劣,使他們寸步難行,因此行程很慢。在到達小亞美尼亞的萊亞蘇斯港時,他們已經走了三年的時間。
他們從萊亞蘇斯港出發,沿海而行。在一二六九年四月抵達了亞克,在這里他們突然聽說教皇克萊門特四世(Pope Clementthe Fourth)與世長辭的消息,心中萬分焦急。在那時候教皇委派的大使正好駐在亞克,于是他們便向大使匯報了韃靼大汗交給他們的使命。大使勸告他們一定要耐心等待新教皇的選舉結果,到那時才能實現他們的任務。波羅兄弟接受了這個勸告,決定在這期間,先回威尼斯老家去。于是他們便從亞克乘船出發,經內革羅蓬特回到了威尼斯。到家后,尼可羅·波羅收到消息,自己臨行時懷孕的妻子已經不在人世了,遺下一個兒子,現在長到十五歲了。這就是文章的口述者馬可·波羅。波羅兄弟再次離開威尼斯,回復大汗并攜馬可同行因為教會內的種種原因,教皇的選舉還沒有結果。波羅兄弟在威尼斯呆了兩年,天天盼望新教皇能早日確定下來,同時又擔心大汗對于他們這么長時間滯留歐洲而心中不快或者可能懷疑他們不愿意回去,于是便決定先回到亞克,然后再作打算。這次他們帶上了馬可·波羅同行。來到亞克后,他們獲取了教皇大使的許可,到耶路撒冷,按照大汗的命令,取來了少許圣墓燈中的油。他們又請求大使向大汗說明,他們努力完成大汗的使命,并說明基督教教會的教皇還未產生。然后,他們就立即離開去前面所說的萊亞蘇斯海港。
然而他們剛出發,大使就接到了意大利紅衣主教會議的書信,宣布他為新一任的教皇,稱格利高里十世(Gregorg theTenth)。他覺得現在自己的地位完全可以滿足韃靼皇帝的要求,因此馬上派人持書信前去拜訪亞美尼亞王,通報自己當選的事情,并且詢問那兩位從他們國家經過向大汗朝廷進發的專使是否還沒有離開,如尚在境內要求他們立即回去。在這個時候,波羅兄弟恰在該處,于是他們欣然應召回去,同時亞美尼亞王也專門派遣一艘兵艦護送他們去那里,還派了一名公使同去祝賀新教皇的產生。
教皇在他們到達后,用隆重的儀式歡迎了他們,馬上寫信,并且選派了兩名當時在亞克傳教的修道士陪同他們同去大汗朝廷。這兩個基督教徒是文學家、科學家和淵博的神學家,其中一個是維琴察的修道士尼古拉(Nicholas),還有一個是的黎波里的修道士威廉(Willian)。教皇給了他們兩個相當的權柄,使他們日后在那些國家里可以全權行事,可以代替他做事,還給他們寫了任命狀和信件。委托他們交給大汗所要送的國書。并且又挑選了一大批珍貴的禮物,其中有幾只漂亮的玻璃花瓶,是他個人送給大汗的,以表示對大汗的祝福。一切事務都做完后,波羅兄弟一行拜別了教皇又一次回到萊亞蘇斯,然后登陸向亞美尼亞國進軍。
他們到達亞美尼亞后,聽人說巴比倫的蘇丹邦多克達里(Bandokdari)親領大軍進攻亞美尼亞,而且已經占領了該國的大片疆土。兩個修道士聽說后非常害怕,擔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因此決定不再前進,而是把教皇委托給他們的書信和禮物交給波羅兄弟,他們倆則由當地修道院院長保護著直接回去了。
可是波羅一家卻不畏艱難險阻——他們久已習慣了這些——穿過亞美尼亞的邊界,接著前進。他們穿過荒無人煙的荒原,越過高聳陡峭的大山,經歷了許多困難,終于到達了東北和北之間的某個地方。這時他們聽人說,大汗正駐蹕在一個壯麗的大城,名叫開平府。當他們到達那里時,全程所費的時間超過了三年多,這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冬季氣候寒冷,前進速度不是很快。當波羅兄弟還遙遙在途時,大汗就已獲得消息。大汗知道他們長途跋涉,一定十分勞累,于是特地派遣官員在還有四十日路程的地方等待他們,并下令沿途地方官吏禮貌接待,使遠行的旅人得到最大的方便。他們憑借這些幫助和上帝的照顧,終于平安到達了目的地。
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覲見大汗
當他們一家到達京都之后,忽必烈大汗專門召集文武大臣舉行盛大的朝會迎接他們。波羅一家走到大汗的面前,跪在地上,叩頭致敬。大汗馬上叫他們起來,詳細詢問了旅行的情況,還有和教皇交涉的始末。他們用明白簡要的語言,條理清楚地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大汗聚精會神,認真傾聽。他們隨即呈上了教皇的書信和禮物。大汗聽完他們帶來的書信后,對于兩位專使的忠誠、熱心和勇敢大加贊揚,并且特別誠懇地接受了圣墓中的燈油,命令以宗教的誠心好好保存。
當大汗看到馬可·波羅時,問“他是誰?”尼可羅回答說:“這是我的兒子?!贝蠛柜R上說:“歡迎他,我很開心。”并且下令將馬可的名字寫到榮譽侍從的名冊中。大汗為了慶祝他們一家遠道歸來,在早朝后又擺下了盛宴為他們接風。波羅一家在這里時,大汗總是對他們寵信有加,甚至有時遠勝于本國的眾大臣。他們受到了所有朝臣的敬仰。
馬可·波羅在不長的時期內就學會了韃靼人的所有禮儀舉止,并且精通四種文字,可以順利地讀書、寫作。大汗看見他才華橫溢,便想在實際工作中試試他的才能,因此特地派遣他到離京都六個月路程的哈剌章,去處理一件重要國務。馬可·波羅以他的才能,把此事處理得十分到位。同時他又無意間發現大汗喜歡聽臣下講述各地的風俗民情和其他國家的奇聞軼事,因此,他每到一處就會用心收集這些正確材料,對于所見所聞的所有趣事,都記錄下來,以便滿足大汗的好奇心。
簡而言之,馬可·波羅在供職的十七年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所以大汗常派他到帝國各地還有藩屬去執行機密任務。他有時也為自己的私事到外地去,不過這要征得大汗的同意和地方當局的同意。馬可·波羅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或憑自己的觀察,或其他途徑,得到了大量的為當時人所不清楚的東方各地的風土民情,并且不辭辛勞,明明白白地把它們記錄下來。這些以后各章都會出現。他因此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從而引起了其他廷臣的妒忌。
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
向大汗請求回國這些威尼斯人旅居帝國多年,已經積攢了很多價值連城的珠寶和黃金,因此很想回家。不過由于大汗對他們的恩寵甚隆,因此這種回鄉之情不便表露出來。但是大汗已經年邁,如果他們不在他沒死時回去,也許就得不到沿途的照料,無法幫助他們克服旅途中所遇的無數困難,平安回家。因此,只有在大汗生前,借助他的恩惠,才有希望實現他們回鄉的愿望。他們明白這些之后,回國之心也就更加急切。
有一次,尼可羅·波羅乘大汗十分高興之際,跪在地上請求為他自己及全家人的原因,同意他們回國??墒谴蠛共坏稽c沒有應允的意思,似乎還有些傷感地問他們,怎么會冒如此大的危險,作可能喪失生命的決定。大汗說,如果他們是求利,他可以無條件的賞賜他們,并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給他們應有的一切,但就他對他們的寵信程度來講,不可能允許他們回國。
正在這時,波斯的君主阿魯渾(Argon)的夫人卜魯罕(Bol-gana)去世了。她在臨終前希望——并且留下了遺書——非住在契丹國大汗境內本家族的女子不得繼承自己的后位,不可以受到君王的眷寵。阿魯渾為完成這個莊重的請求,特派遣三個精明強干的男爵,帶著大批的仆人來到大汗王廷,請求大汗從亡后的家人中為他選擇一名淑女為配偶。大汗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請求。在他的幫助下,選出了一位極美麗極有才學的年輕的姑娘,叫闊闊真(Kogatin)。當他們看見這位姑娘,都贊不絕口并決定馬上回國復命。一切起程的準備工作都做完了,大汗為表示對阿魯渾新的王后的敬重,特地挑選了大批的仆人隨行侍衛,并舉行盛大的朝會歡送這些人。使團走了八個月后,由于韃靼諸王之間爆發了戰爭,耽誤了歸程,使他們不能再向前走了。于是他們只好返回大汗的京都,向大汗敘述路途障礙,不能前進的理由。
當他們返回京都的時候,馬可·波羅正好乘坐幾艘船從東印度某地回來。他向大汗稟報了他所拜訪的各國的風俗習慣和自己航海的事情,他說在那些海中航行,沒有危險。最后這句話傳入了三位男爵的面前,他們離家已經三年了,很想回去。因此他們便和具有同樣想法的威尼斯商人商議,最后決定由他們三人陪闊闊真公主同去覲見大汗,向大汗匯報由海路回國是如何方便而安全,與此同時根據剛從那些海歸來的馬可·波羅的體驗,海行比陸行花的錢少,而且時間短。
大汗如果接受他們海行的建議,就得讓馬可一家航海的歐洲人同去,直達阿魯渾國。所以,大汗聽完后,臉上露出不高興的神情,因為他實在不愿讓三個威尼斯人就這樣離去。但是他覺得若不允許,并無其它辦法,只好不情愿地答應。他如果不是對這件事特別重視又加上來不及的話,是絕不會應允三個威尼斯人不再回來為他服務的。
因此他召見波羅一家,以慈祥誠懇的態度對他們的離別表示遺憾,并要求他們在和自己的親人團聚之后,一定要再回來。因為大汗心中有數,于是下令替他們一家鑄了兩塊金牌,上面刻著他的指令,在他的疆域以內,無論何處,他們都有人身自由的權利,地方官吏對于他們和其隨行人員,一定要給予必要的供給。他又交給了他們專使的權力,讓他們向教皇、法蘭西王、西班牙王還有其他基督教的王公致意。
波羅兄弟和馬可辭別大汗回國
在這時候大汗又下令準備了十四艘船,所有的船都有四根桅桿,能揚九帆,船的構造及設計還有詳細的描寫,此處暫不作說明。其中至少有四五艘船可容納船員超過二百五十人,護送王后的三男爵加上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全部乘坐在這幾艘船上。他們辭別大汗的時候,大汗賜給他們許多紅寶石和其它價值連城的美麗珠寶。大汗又命令所有船舶必須準備兩年的食物。
他們啟程三個月之后,到達南方的爪哇島,看見各種吸引人的趣聞,本書以后將詳細描寫。離開爪哇島后,他們沿印度洋行駛了十八個月,才到達阿魯渾的王國,在這期間,馬可·波羅又有機會觀察了很多事物,本書以后也同樣要提到。這里要說明,從他們啟程到完成航行的這段時間,大約有六百多個人死去,三位男爵中也只有火者沒有死,但是所有貴婦和女侍中只死了一人。
他們上岸之后,才知道阿魯渾王已去世很長時間了?,F在由他的弟弟凱嘉圖(Kiacatu)繼位,王國的所有權力都是由他掌握。波羅一家特地向新王請示,如何安排此次護送來的新娘。凱嘉圖回答,應該將新娘配給先王的后代合贊(Kasan)。合贊此時正駐扎在波斯附近叫亞博塞科的地方,為的是守護一些交通要道,防止本國的敵人的入侵,那里約有駐軍六萬人。
波羅一家按照命令將新娘送到了合贊處,然后又回到了凱嘉圖的官府,因為他們以后要走的道路正在這個方向。他們在此休息了很長時間。當離開時,凱嘉圖賜給了他們四面金牌,金牌的尺寸是長十八英寸,寬五英寸,重量大約三四個金馬克,上面的銘文首先祈求上天保佑大汗,使他的英名得以長期為人們敬仰,然后宣布凡違抗本命令的人都要殺掉,并沒收家產。
金牌上又特別載明,在他的疆域內,三位專使所到之處,所有人必須小心款待,支付一切費用,必要時命令軍隊護送。因此波羅一家所過之處,官吏無不招待周到,在許多地方他們還有二百多騎兵的保護。因為凱嘉圖政府不被大家相信,人民善于欺詐,甚至作奸犯科,所以這種保護措施實在必要。當然若在賢達開明的君王統治下,人民一定不會如此胡作非為。波羅一家在歸途中得到大汗死去的消息,于是重游故地的一切希望都沒有了。他們沿預定的歸程繼續前進,最后到達了特勒比遵德城,然后再路過君士坦丁堡經內革羅蓬特,最后如愿回到了健康與財富的安樂鄉——他的故鄉,時間是一二九五年。
在這時候,波羅一家,特別感謝上帝保佑他們經過這么多困難,安然返回,并感謝上帝將他們從這樣的疲憊中釋放出來。以上的敘述可作為引言,主要是讓讀者對于馬可·波羅在東方各地生活多年所獲得觀察所有趣事的機會有一種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