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理想的勝利
- 圣經故事全書(套裝共4冊)
- 劉振鵬主編
- 3901字
- 2022-01-21 14:29:20
基督教要成為世界性宗教,就必須與耶路撒冷決裂,與那個古老的信仰中狹隘的部落偏見決裂。一位名叫保羅的出色演說者和組織者拯救了基督教,沒有讓基督教淪為一個新的猶太教小宗派。保羅離開了猶太,進入了歐洲,把這個新的教會變成了一個不承認猶太人、羅馬人、希臘人之差別的國際性教會。
關于保羅,我們了解得很多。
就史料而言,我們對保羅的了解遠遠超過對耶穌的了解。《新約全書》中緊接著《福音》的《使徒行傳》,有十六章是記載保羅的生平和著作的。他曾云游于西方異教徒之中,他在這段時間所寫的信函詳細地敘述了他的學說。
他的父母都是猶太人,居住在小亞細亞西北角西利西亞地區的塔爾蘇斯城。他們給兒子起名掃羅。
掃羅的社會關系廣泛,帝國好幾個地方都有他的親戚。他很小就送到耶路撒冷上學。他既是猶太人,又是羅馬公民,地位頗為特殊。羅馬公民的榮譽是他父親因有功于羅馬而得到的賞賜。那個年月,有了這個榮譽便可享有許許多多的特權。
在完成了所有猶太人子弟都必須完成的學業之后,掃羅當上了學徒,開始學做帳篷。他后來就以做帳篷為業。
由于在法利賽教派的學校受到過嚴格的教育,當猶太教公會下令處死耶穌時,掃羅是衷心擁護的。他后來還與年輕的同胞們一起,積極致力于鏟除耶穌的影響。他們認為,那個該恨的拿撒勒人在加利利和猶太廣泛傳播的都是煽動鬧事的學說。
斯蒂芬被人用石塊砸死時,掃羅就在現場,但是他卻無動于衷,眼睜睜看著斯蒂芬成了第一個為新的信仰而獻身的殉教者。
掃羅常常率領著一伙無賴打著維護古老法律的旗號犯下新的罪行,他幾乎天天都與耶穌的追隨者照面。
這些早期的基督徒卓爾不群,他們的個人品行堪稱典范。
他們粗茶淡飯,生活簡樸;他們誠實忠厚,不欺不瞞;他們仗義疏財,扶困濟貧;他們就是被推上絞刑架,口中仍然念念有詞地為迫害他們的人祈禱。
起初,掃羅對此疑惑不解。
后來他漸漸明白了,耶穌絕不僅僅是一個革命的鼓動者,否則他就不會令那些從未謀面的人對他如此崇拜。
掃羅是個聰明的學生,而耶穌從來就是一個聰明的老師。掃羅驀然醒悟,理解了耶穌,拜倒在他這位不知名的老師腳下。
掃羅是在一條偏僻的道路上幡然悔悟的。
耶路撒冷的大祭司得知大馬士革有不少猶太人開始接受基督的學說,于是便給大馬士革的大祭司寫了封信,要求他把那些信奉旁門左道的人抓起來,送到耶路撒冷接受審判和處罰。他把信交給了掃羅,讓掃羅帶到大馬士革去。掃羅接到這樁可憎的差事高興得像孩子一樣。可是在他到達敘利亞的首都之前,他失明了。
他那失明的雙眼居然重見天日。
耶穌是對的,而大祭司是錯的。
這是自那以來數百萬人民得出的合乎邏輯的結論。
掃羅沒有遞交信件,也沒有要求把異端分子交給他看管。他徑直去找大馬士革的教會領袖亞拿尼亞,請求受他的洗禮。
從那以后,他就被稱作保羅。他作為向異教徒傳教的使徒,用的就是這個名字。使徒保羅天下聞名。
他放棄了自己的職業,并應一個來自塞浦路斯島的早期悔悟者巴拿巴拉之邀前往安提戈納斯。接受了耶穌的學說,不再到舊的猶太教堂做禮拜的人,最早就是在這座城市被公開稱作基督徒的。
保羅只在安提戈納斯逗留了不長的時間,接著便開始了他作為傳教士云游四海的生活。他踏遍了帝國的山山水水,最后得到的獎賞,是在一座不知名的羅馬公墓里為他立了一個殉難者紀念碑。
他最初是在小亞細亞的沿海城市傳教,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以后皈依了基督。希臘人聽他講道興趣盎然,他們也跟得上他的思路。保羅機智巧妙地打消了他們的種種疑慮,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新的信仰。
然而在大部分地中海港口城市,那些猶太基督教小團體都仇恨保羅,竭力挫敗他的事業。
多少代人陳陳相因的偏見,不可能一朝改變。那些善良的人覺得,保羅走得太遠了,他對宙斯和密多羅的追隨者太友善了,他首先應該是個猶太人,基督教的理想則應放在第二位,而且還應盡可能遵守摩西律法。
保羅試圖向他們證明,基督教與摩西律法毫無共同之處,不可能既尊崇耶和華,又為耶穌的上帝效勞。聽了這些話,人們的不滿就變成了公開的仇恨。
有好幾次,他們企圖殺死這個可恨的帳篷匠。保羅終于明白了,基督教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尋找新的聽眾,必須與猶太教一刀兩斷。
他仍然留在小亞細亞,但是,在特洛阿斯,一個離荷馬曾經歌頌過的古城特洛伊的廢墟沒多遠的海港城市,他終于下定決心到歐洲去。
他越過赫勒斯旁,直奔馬其頓腹地的重要城鎮腓利比。
他現在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古老國家,在那里用他所熟悉的希臘語向他的第一批西方聽眾宣講耶穌的思想。
他還沒有演講幾次,就被逮捕關進了監獄。
可是那里的人民愛戴他,他得以悄悄逃了出來。
他并沒有因為被捕入獄的不幸經歷而心灰意冷,他決定在敵人自己的堡壘里向敵人發起進攻,他去了雅典。雅典人對他禮貌有加,但是他們在最近的四百年當中所聽到過的新學說太多了,傳教士已經激發不起他們的興趣了。
保羅講道從未有人加以阻止,但就是沒人上前要求受洗。
我們從他后來寫給科林斯教徒的兩封信中得知,他在科林斯大有收獲。他在信中解釋了他的一些思想主張,這些思想主張隨著時間的推移離猶太基督教徒仍然尊崇的古老教條相去越來越遠。
保羅這時已在歐洲待了好幾年,為今后的傳教工作奠定了基礎。他可以返回他自己的小亞細亞了。
他先訪問了西海岸的以弗所。那座小城自遠古時代就有一座祭祀狄安娜的神殿。狄安娜被希臘人稱作阿耳忒彌斯,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同胞妹妹。她不僅是月亮之神。人們相信她可以對所有生物施加影響,比她的父親宙斯威力還大,就像到了中世紀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比耶穌更受崇敬一樣。
保羅請求允許他在當地的猶太教堂里演講。他得到了批準,可是猶太人聽他講了幾次道以后,就不許他再講下去了。保羅租借了以前一位希臘哲學家的講習廳,在那里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神學講習班,歷時三年有余。
以弗所同耶路撒冷一樣,也是一個宗教壟斷一切的城鎮。狄安娜神殿里的禮拜給許許多多的人帶來了收入。
來訪的人絡繹不絕,賣東西的人收入可觀。就像我們今天到了法國的盧爾德要買圣母像,到了意大利的羅馬要買圣彼得像一樣,當時游以弗所的人必買狄安娜像帶回家去。狄安娜神像的買賣興隆至極。
如果保羅傳教成功,把世世代代對這位超凡女神的尊崇摧毀,神像的生意不就做不下去了嗎?
金匠、銀匠、神殿的祭司們做出了反應,這反應與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同行幾年前做出的反應一模一樣。他們要像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殺死耶穌那樣殺死保羅。
保羅聞到風聲便逃跑了。不過他要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
盡管保羅以后再也沒有到過以弗所,但那里的基督教勢力已經成長壯大,堅不可摧。以弗所成了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中心。據公元二世紀和三世紀的編年史記載,那最終確定了新的基督教學說的宗教會議,有好幾個都是在以弗所舉行的。
保羅這時已經老了。他經歷了種種艱難險阻,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趁著還有一口氣,他要重訪他的老師仙逝的地方。
許多人對他加以勸阻。
耶路撒冷的所謂基督教徒其實不過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那些對保羅熱衷于教不能容忍的人提起保羅就咬牙切齒。雖然保羅在希臘功成名就,但是在一個由法利賽人的精神統治著的城市里,這樣的聲譽無足輕重。
保羅不信這些話,可是他剛一踏進圣殿就被認了出來。在場的人迅速把他圍在當中,想要他的老命。
幸虧羅馬軍隊趕來搭救,把他帶到了城堡里。
羅馬軍人不知如何處置保羅。起初,他們以為他是個革命的鼓動者,從埃及來到猶太制造麻煩。保羅向他們證明自己是個羅馬公民以后,他們連聲向保羅道歉,還摘掉了先前給他戴上的手銬。
耶路撒冷駐軍的指揮官呂西阿斯發現自己陷入了幾年前彼拉多面臨的困境。
他沒有理由審判保羅,但是他有責任維持治安。
他允許把保羅帶到大公會前,耶路撒冷城再次處在了內戰的邊緣。
幾年前,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為除掉他們共同的敵人耶穌而倉促結成了同盟。但是他們不久就后悔了,一直為此爭吵不休,鬧得耶路撒冷始終不得安寧。
在這種形勢下,保羅不能指望舉行公正的審判。呂西阿斯明智地把保羅帶回了城堡,以免受到暴民的傷害。
接著,他趁公眾沒注意的時候把保羅送到了行政長官所在的愷撒城。
保羅在愷撒城待了兩年有余。雖然他在這段時間幾乎享有完全的自由,但是猶太教公會的成員沒完沒了地對他進行起訴,使他實在難以忍受。他最后要求把他送到羅馬,向皇帝陳訴他的案子。作為羅馬公民,他有這個權利。
公元六〇年秋,保羅啟程前往羅馬。
這是一趟災難性的旅行。
載著保羅的船撞在了馬耳他島的巖石上。過了三個月,另外一只船才把保羅和他的同伴送到了意大利大陸。公元六一年,保羅到達羅馬城。
他在羅馬似乎也享有充分的自由。羅馬人對他沒有什么要指責的,他們只是希望,既然保羅在耶路撒冷會起騷亂,那他就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羅馬人對猶太人的宗教不感興趣,當然不愿意為那引示為羅馬人自己的法庭所承認的罪名而審判一個人。
既然保羅不再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羅馬人也就允許他隨便走動。保羅充分利用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他在一個貧民居住區租了一間安靜的小屋,再次做起了傳教的工作。
他在生命的最后這幾年里表現出崇高的勇氣。經歷了二十年的艱難困苦,他已是風燭殘年。然而親自向文明世界之都傳播耶穌的思想,機會實在難得。有了這樣的機會,坐牢、鞭笞、石擊(有一次,他差點讓他的同胞用石塊砸死)、饑渴、沒有盡頭的旅行,這一切又都算得了什么!
他后來又奮斗了多長時間,他最后的結局如何,我們無從知道。
公元六十四年,那里爆發了一次愚蠢的反基督教騷亂。暴徒們對信仰新宗教的人燒殺搶掠,羅馬皇帝尼祿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予以鼓勵。
保羅似乎就是在這場大迫害中遭了難。
自那以后,我們再也沒有聽到過提起他的名字。
然而現代的教會就是他的一座豐碑。
保羅是加利利通往羅馬的橋梁。由于他的努力,基督教才沒有蛻變為一個新的猶太教小宗派。
使基督教成為了全世界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