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革命和獨立

兩百年以后,猶太家族馬加比發動了一場革命,試圖擺脫外國人對這個國家的影響。然而馬加比家族試圖建立的國家從來沒有興盛起來。當羅馬人占領西亞時,他們讓巴勒斯坦人成為一個半獨立的王國,并指定一個在政治上忠實的追隨者當這塊土地的國王。

在古老的迦南這塊土地是兩種信仰,相互沖突,難以相容。

一個把耶和華奉為絕對的和惟一主宰的部族怎么能容忍另一個人——宙斯做世間之主。據異教徒說,宙斯生活在蠻荒的巖頂之上。

安條克·埃畢萬斯未能認識到這一點。他試圖把固執的猶太臣民轉化成希臘人,結果是徒勞無功,白白耗盡了他的年華。

如前所述,他是塞琉西王國的第八位統治者,他本應該做得更好。

然而,他小的時候被送到羅馬當人質,一待就是十五年。那時,羅馬正是全世界的中心。

羅馬當時已經十分富足,昔日的簡樸已蕩然無存(雖然,到底以前是否存在過,還有待考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娛樂活動。

希臘人當時所起的作用與外來人在現代紐約城所發揮的作用非常相似。典型的美國人熱衷于修建房屋,買賣東西,籌劃自己的物質生活。

而他們的樂隊則由德國人、荷蘭人和法國人組成,劇院大部分時間上演的都是由俄國人和挪威人編寫的戲劇,餐館聘用的多是法國的廚師,連繪畫也基本上是歐洲人畫的。

美國人太忙了,顧不上這些事情,把這些事情留給那些比他們自己做得更好的人。他們認為那些人只能做這個,因為他們缺乏在政治上和物質上的雄心和創造力。

共和國晚期和帝國早期的羅馬與現代紐約城沒有多大區別。

羅馬人既是戰士,又是法典制定者,是政治家,是稅務官,是修路人,是城鎮規劃人。

羅馬人統治著整個世界,從威爾士海岸一直到寬闊無垠的達契亞平原以及炙熱的北非沙灘,都在他們的一統之下。

這就是羅馬人的工作,而且干得十分出色。

不過,羅馬人實在太忙了,顧不上像學校、劇院和雜貨站這樣的瑣事。

于是伯里克特、艾斯契勒和費迪亞等人的子孫便蜂擁而至。他們個個能言善辯,無所不談。

那些英俊瀟灑的黑發希臘人海闊天空談論的事情純樸憨厚的羅馬人從未聽說過,因此毫無意義。

他們津津有味地大談上帝和諸神,同時又對人們的衣著打扮及女人們的化妝品指手畫腳、品頭論足。他們講得栩栩如生,使沉悶古板的社區儼然一派鬧市景象。

年輕的安條克從遙遠的敘利亞一到這里,就被這座偉大而美麗的城市所傾倒,就像一個密歇根的農村小伙子來到大城市紐約一樣。他在羅馬住了十五年,在這期間,希臘的一切他都崇拜。他崇拜希臘的哲學、希臘的藝術、希臘的音樂。他的這種狂熱,就連雅典政治家阿西拜底斯也自嘆不如。

因此,這位年輕人一被召回到自己的王國,就自然對本國的一切大失所望了。

耶路撒冷再也沒有恢復到往日大衛和所羅門時代的輝煌。當然即使在那個輝煌的時代,同現在的中心城市如雅典、羅馬和迦太基相比,耶路撒冷也只能算一個落后的小村莊。

在巴比倫人、希臘人和埃及人的眼中,耶路撒冷是個美麗的鄉村,那里的居民思想狹隘,自以為是,蔑視一切外來事物。

這種情況在流亡時期也沒多大轉變。許多猶太人寧愿留在巴比倫。二百年以后,大部分幸存者流落到亞歷山大和大馬士革。只有最虔誠的人留在了耶路撒冷,這些人把耶路撒冷知識階層的學術活動變成了封閉的、純粹的神學辯論。

現在,安條克從紙醉金迷的羅馬回來了。雖然他對羅馬的運動盛會和節日狂歡津津樂道,但是他卻不得不在面對那些學究們,這使他非常郁悶。

安條克貿然決定要倡導希臘文化。

然而他這樣做無異于揠苗助長,不但一無所獲,反而弄巧成拙。

起初,他想利用猶太臣民之間在觀點和信仰上的分歧達到自己的目的。當時有些人對于希臘的生活方式并不反感。

因此,安條克在耶路撒冷舉辦了體育比賽,資助一些祭祀希臘諸神的活動。然而這卻激怒了那些信奉猶太教的臣民,不過他們無暇顧及這些,因為他們正丑聞纏身。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有兩個人爭奪大祭司之職。

其中一個名叫梅尼勞斯,他說如果國王準許他當上大祭司,他就給國王一大筆錢。實際上他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錢。

為了籌齊頭一筆錢,他被迫偷竊了圣殿基金。結果事情敗露,輿論大嘩,人們紛紛倒戈,支持他的競爭對手耶森,其實人們心知肚明,耶森也不比梅尼勞斯好多少。

爭吵接踵而至,埃及國王趁機襲掠了耶路撒冷,并洗劫了圣殿(只要有點價值的東西都被掠走了)。

安條克向他的羅馬朋友求援。

但卻遇到了重重障礙,于是他決定親自去羅馬,向元老院求救。

然而,羅馬共和國對其盟友爭斗毫無興趣。西亞諸部族既沒有攪擾帝國的寧靜生活,也沒有破壞通商大道的安全,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在東方打仗,就會影響亞洲的商貿。所以,除了告誡安條克和埃及不要輕舉妄動之外,啥也沒做。

等埃及人一撤走,年輕魯莽的安條克立刻就把他的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一項他認為崇高的事業中去,即鏟除迷信,凈化臣民的思想。

他全力以赴,義無反顧。

他武斷粗暴地下令擯棄古老的猶太教儀式,停守安息日,停止祭祀耶和華。

收繳各種法典,全部焚毀。誰敢私藏,格殺勿論。

耶路撒冷的居民一向生活在一個由律法條文和先知預言構成的虛幻世界里,猛然被噩夢驚醒,難以忍受。他們關上城門,抗旨不遵。然而他下令在安息日襲擊了圣殿,猶太人仍然拒絕在安息日打仗,因此耶路撒冷任由安條克踐踏。

凡是能作為奴隸賣好價錢的居民都保住了性命,其余的人則全被處死。圣殿也難免一劫,祭壇被夷為平地。

基督誕生前一六八年的十二月,就在老祭壇原來的位置上,建立了一座新的祭壇。

這座新的祭壇是祭祀宙斯的,上面擺滿了死豬。

猶太人一看到豬就覺得不舒服,不干凈,因為他們認為豬是最骯臟的牲畜。對于他們來說,以死豬祭祀是奇恥大辱。

然而他們不得不忍氣吞聲。有近衛軍把守堡壘,監督著人們的一舉一動。稍有不慎,就要被當場處死。

不得人心的暴政和愚蠢必然帶來惡果,并受到懲罰,安條克沒過多久就遭到了報應。

耶路撒冷北面大約六英里的地方有個叫莫適的小村莊,住著一個老祭司,名叫馬太蒂斯。他有五個強壯的兒子。

安條克的信使來到莫適推行新教規,命令當地居民祭拜宙斯。人聚集在市場上,不知所措。安條克近在眼前,而耶和華卻遠在天邊。

沒多久,一位膽小的農夫表示愿意接受新教規。

馬太蒂斯忍無可忍,殺死了那個可憐的農夫,又殺死了那個官員。

馬太蒂斯和兒子們只有逃跑一條路。

他們翻山越嶺,逃到了約旦河谷。

消息傳開,他們受到了人們的敬仰,人們為國王的權力受到公開的挑戰而歡欣鼓舞。這才是耶和華的戰士。

那些對于自己的民族滿懷希望的人趁夜逃往約旦河畔,加入到反叛者的隊伍當中。

安條克故伎重演,妄想平息騷亂。

他再次下令在安息日攻擊猶太人。

然而馬太蒂斯是個講求實際的人。他寧愿依法而生,不愿依法而死。

他下令還擊,于是敘利亞人被擊退了。

馬太蒂斯已經年老體邁,經不起征戰之苦,他死了。但是他的兒子約翰、西蒙、猶太、伊利薩和約拿單繼承了他的遺志,擔任猶太愛國將領,繼續英勇作戰。

在這五個兒子當中,三兒子猶太威望最高。他總是身先士卒,威猛無比,被人們稱為猶太·馬加比,或鐵榔頭猶太。他有勇有謀,盡量避免與訓練有素的敵軍正面交火,進行運動戰和游擊戰。兩千年后,華盛頓將軍運用這種戰術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猶太從不給敘利亞人以片刻安寧。

他經常深更半夜襲擊敵人,四面出擊,采用你駐我擾、你疲我打的戰術,令敘利亞人疲于奔命,猶太的部隊則一小股一小股地把敵人消滅。

經過了幾年的戰爭,猶太的力量得到發展壯大,冒險對耶路撒冷發動一次進攻,條件已經成熟了。

他奪取該城,圣殿又恢復了其往日的輝煌與神圣。

不幸的是,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猶太卻在一次戰斗中戰死。猶太人再次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困境。

約翰和伊利薩也都戰死了。

年齡最小的約拿單被選為統帥,然而僅僅幾周,他便被一名敘利亞軍官殺死,于是重任落在了馬太蒂斯惟一活著的兒子西蒙肩上。

此時,安條克也死了。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但沒過多久,安條克的侄子德美特琉·蘇特爾從羅馬返回國內,他謀殺了他的堂兄,自封為王。

這對猶太人真是天賜良機。

底米丟內務纏身,無暇顧及猶太革命。他與西蒙·馬加比媾和。

西蒙遂以“大祭司兼總督”的名義統治猶太。這個職位的界定不夠明確,大概相當于一千八百年之后奧利弗·克倫威爾所擔任的“英格蘭護國公”一職。

馬加比家族的能力給外界折服,因而事實上承認了這個新的猶太人國家為一個獨立的王國,而“大祭司兼總督”為其合法的統治者。

于是大祭司著手對國家進行整頓。他同鄰國訂約。

貨幣鑄上了他的頭像。軍隊承認他為統帥。

到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公元前一三五年遇刺身亡的時候,馬加比家族的地位已無可置疑,王位自然傳給了海爾卡努斯。海爾卡努斯在位近三十年,他的王國雖小,但卻組織有序,嚴格按照古老律法對耶和華進行禮拜。不許外邦人進入國門,有重要事情要辦也只能短期停留。

不幸的是,一進入安寧的時期,原來那些給猶太民族帶來巨大損失的宗教辯論和爭執就又興旺起來。

從理論上講,這個國家是神權政體。大祭司是為國家的最高官員,而且由于馬太蒂斯·馬加比出身于一個世襲祭司家族,所以凡事都需按法辦。

然而世界在瞬息萬變。

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其他地方,僧侶政治早已消失了。

四鄰的國家都已采納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先進政體。在這種形勢下,這個小小內陸國家不可能一意孤行。

外界的壓力使猶太人開始分裂為三個信奉不同治國原則和信仰原則的派別。

在此后二百年的歷史中,這三個派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做一些詳細介紹。

法利賽人是三個派別中最重要的。

但關于他們的起源,我們知之不多。

這一派好像是形成于馬加比起義前的困難歲月。馬太蒂斯舉起造反的旗時,得到了一個以“哈西德人”或“虔誠的人”而聞名的團體的支持。

獨立斗爭勝利后,最初的宗教熱忱開始消退,哈西德人便以“法利賽人”的新名稱活躍于世人面前。他們一直堅持到獨立王國的終結。

就連羅馬皇帝提圖斯的勃然大怒也壓制不住法利賽人的狂熱。許多法利賽人一直活到今天,只是他們已不受古老的猶太信仰約束。

希伯來語中法利賽人的意思是“獨特的人”,他們的確與眾不同。他們狂熱地忠實于律法的文字。

他們對古老的摩西律法爛熟于心。對于他們來說,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字母都是含義深遠的。

他們的生活中有無數不可思議的法令、不可理解的禁忌。有些事情是他們必須做的,而更多的事情則是絕不可做的。

他們,也只有他們,才是萬能的耶和華最忠實的信徒。憑著對律法的條文,乃至每一個標點符號的崇拜,他們肯定會進天堂,而其他人則注定要入地獄。

一代又一代的法利賽人把寶貴的時間都傾注于故紙堆中。他們從《出埃及記》中找出某一晦澀的章節,對其中含義不清,但無關緊要的瑣細之處進行沒完沒了的解釋和說明。

他們把在眾人面前表現出謙卑當做美德,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卻有極強的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比所有其他的人都強。一句話,他們根本就看不起別人。

毫無疑問,法利賽人最初有高尚的動機。他們對自己那個上帝的威力堅信不疑,他們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漸漸發展成為愛管閑事的宗派,絕不允許對舊偏見和迷信行為的任何偏離。

他們故意只看過去,死死盯住昔日摩西時代的輝煌。

他們仇恨一切外國的事物。

他們憎惡一切革新,所有改革者都被他們宣布為國家的敵人。

當那個最偉大的先知向他們講述一個慈愛的上帝并宣傳博愛的時候,法利賽人對他的攻擊如此猛烈,以至于把不久前剛剛在他們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國家攪得一塌糊涂。

勢力僅次于法利賽人的是撒都該人。

撒都該人的數量要少一些,他們的名稱很可能來自一個名叫撒督的祭司。撒都該人比法利賽人寬容得多,然而他們的寬容不是基于信念,而是出于冷漠。

他們是受到良好教育的階層。他們四處旅行,見多識廣。他們忠實信仰耶和華,但也承認希臘哲學家所鼓吹的有關生與死的學說自有一番道理。他們對于法利賽人的精神世界沒有多少興趣,因為它們正逐漸被東方的旅行者們帶來的魔鬼和天使以及其他怪物所占領。

對于他們來說,生活就是現在這樣。他們只求過一種體面的生活,對于來世回報的謊言不太感興趣。

當法利賽人就此與他們爭辯時,他們請對方從古書中尋求有利于自己的論據。當然是沒有的,那些古老的經卷找不到有關的內容。

總之,撒都該人遠比法利賽人實際,與自己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保持著日常的接觸,有意無意地吸收了他們偉大的希臘鄰人的智慧。

他們承認一個上帝的重要性,至于這個上帝是叫耶和華還是叫宙斯則無所謂。

他們認為對人類生活的細節沒必要投入太多精力。法利賽人的墨守成規在他們看來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

他們認為,勇敢而體面地活著比逃避生活,躲在書齋里拯救自己的靈魂更有意義。

他們從不向后看。對于昔日那些虛幻的美德,他們并不惋惜。

他們對純宗教問題興趣逐漸失去了,把精力轉向現實政治。

他們對耶穌的學說并不在意。他們只怕耶穌的思想會帶來政治上的后果,這才支持處死耶穌。

他們以不同于法利賽人的方式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但是,他們的寬容也就因此失去了意義,他們與他們那以不寬容自詡的對手一樣目光短淺。他們在各各他慘劇中扮演了同樣的角色。對此我們將在本書的后面講述。

為使我們的敘述更加完整,還有一派人我們也有必要提一下。雖然他們在我們的故事中沒有起什么重要作用。

許多猶太人都生活在無邊的恐懼之中,他們害怕的是我們可以稱之為無意識罪過的東西。

他們的法律過于繁瑣,沒有任何人有希望服從那些古老書籍的每個瑣碎條款。

然而即便是這種無意的觸犯,在耶和華的眼里,也是大逆不道,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其程度幾乎不亞于違背“十誡”之一的行為所應受到的懲罰。

為了逃避這種動輒得咎的困境,艾賽尼人,或稱“神圣的人”,干脆取消那些我們可以稱之為“生活”的行為。

他們什么也不做。

他們逃到荒郊野嶺與世隔絕,逃離一切人類紛爭。

不過為了安全,他們常常居住在小移民點里。

他們取消了私有財產,屬于一個人的東西也屬于大家。除了自己的衣服,自己的床和用于從公共廚房領取食物的飯碗以外,艾賽尼人沒有任何可以稱之為自己的東西。

那些虔誠的移民點成員每天用一部分時間耕種田地,以獲取食物。

其他的時間就都用于研讀圣經。他們翻出早已被人遺忘的先知留下的書,苦苦鉆研其中晦澀難懂的文字。他們的靈魂就這樣被荒廢了。

這樣的生活對于大多數人都沒有吸引力,因此艾賽尼人的人口始終比不上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

城鎮的街道很少看到他們。

他們不經商,也不介入政治生活。

他們感到幸福,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他們并不為自己的同胞有所貢獻,對自己的國家的生活也不施加任何直接的影響。

然而他們的間接作用卻很大。

當他們嚴格的禁欲主義與法利賽人的狂熱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能夠影響許多人。他們就成了這個國家中不可小覷的勢力。他們在施洗約翰一案中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從這幾段簡要的介紹中,讀者不難想像治理這樣一個國家有多不容易。在這個國家若干宗教宗派相互對立,需要保持著權力的平衡。

馬加比家族在十分艱難的環境中竭盡了全力。

在頭一百年當中,他們做得相當不錯。

然而這個家族最后一位杰出的領袖約翰·海爾卡努欺提的不爭氣的兒子,人稱“希臘人的朋友”的亞里斯托布盧斯則完全不能勝任。衰敗由他而始。

盡管他實際上已經大權在握,但是他的猶太臣民就是不讓他得到國王的頭銜。他為此而十分氣惱。

法利賽人尊崇傳統,喜好細節。像這種名分上的細微差別,在他們看來是了不起的大問題。

猶太人之所以接受士師的統治,就因為士師總是守本分,從不覬覦國王的頭銜。

而現在,一個連大衛的后裔都不是的人,竟然要求得到僅僅次于耶和華的稱號。

法利賽人被激怒了。亞里斯托布盧斯四處求援,他愚蠢地與法利賽人的敵人結成了聯盟。

令局勢更復雜的是,一場家庭內部的爭斗隨之爆發了。在那個時代,這種家庭內部的沖突十分平常。

新“國王”的母親和兄弟們與他的敵人站在了一邊。

一場血戰在所難免。母親被殺死。

沒過多久,由于一名過分熱心的軍官的錯誤,亞里斯托布盧斯最要好的兄弟安提戈納斯被刺死。

為了讓他的臣民轉移對這些不愉快事情的注意,亞里斯托布盧斯對他強大的北方鄰居發動了一場戰爭。

他奪取了以色列的大部分土地。以色列是個古老的王國,當時已經滅亡了四百年。亞里斯托布盧斯沒有恢復以色列這個名稱,他把被奪取的土地稱為加利利。這原是北部山區一個地區的名字。

我們不知亞里斯托布盧斯未來的計劃是什么,因為他在位僅一年便患病身亡。

他的弟弟,約翰·海爾卡努斯的三兒子亞歷山大·吉尼厄斯繼承了王位。

吉尼厄斯一點不受父親的寵愛,早年便遭放逐。他統治了近三十年,到死的時候,整個王國已經衰敗。

吉尼厄斯犯了與亞里斯托布盧斯同樣的錯誤。他卷入了兩個宗教派別之間的爭斗。他還效法他的祖先,試圖奪取自己鄰居的領土。

他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一事無成,但他卻從未吸取教訓。

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同他是一類人。她是法利賽人的一個工具。國家的實際權力掌握在一個小小的廚房內閣手中,這個廚房內閣由狡猾的首領組成,他們為自己的朋友治理猶太和加利利。

為了保持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控制,法利賽人鼓動亞歷山德拉任命她的長子海爾卡努斯為大祭司。這個海爾卡努斯是法利賽人最馴服的學生之一。

海爾卡努斯的弟弟亞里斯托布盧斯大為不滿。他不僅取了他那位已去世的伯父的名字,而且繼承了伯父許多不良品格。

當法利賽人被自己的成功而得意忘形,開始實行恐怖統治,試圖處死撒都該人的領袖時,亞里斯托布盧斯宣布自己是撒都該人事業的保衛者。

法利賽人把持猶太教公會,但亞里斯托布盧斯和撒都該人奪取了一些重要的城鎮。不久,他們的勢力就壯大起來,威脅到耶路撒冷的安全。

就在這時,亞歷山德拉死了。

她留給兒子的是一個深陷于內部爭斗的國家和一個空空如也的國庫。

這種局面并沒有什么新鮮之處。

世界的這個小角落總是處于某種動亂之中。

然而正如我們所說過的,時間和環境已經改變了。

千百年前,只要那些小部落留在他們自己的疆土內,就沒人關心他們在做什么。

然而現在,羅馬人繼承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控制著西亞的大部分地區。

羅馬人所關心的,是穩定而源源不斷的稅收。

由于西亞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貿易,羅馬人便要求保持最起碼的和平和穩定。沒有和平穩定,也就沒有信用,因而貿易也就無法進行。

小亞細亞有個本都王國,國王名叫米特拉達梯。他企圖對抗羅馬。結果在一場持久的戰爭之后,他被迫自殺身亡,他的王國也歸屬了羅馬共和國。

海爾卡努斯和亞里斯托布盧斯忘記了富有而強大的本都國王落得個什么下場,繼續爭吵不休。他們引起了羅馬人的注意。

駐東方軍隊的指揮官得到命令,率軍隊前往耶路撒冷了解情況。他們到達耶路撒冷時,亞里斯托布盧斯和他的朋友們正固守于圣殿之內,海爾卡努斯及其隨從則從外面圍攻。

羅馬人一到現場,兩位王子便都向他們求援。

羅馬的將軍憑借他的民族所特有的分析復雜問題的能力,決定先攻擊海爾卡努斯。因為海爾卡努斯的軍隊都暴露在外,而亞里斯托布盧斯的人則躲藏于一塊陡峭巖石之上高墻后面。

羅馬人趕走了海爾卡努斯,于是亞里斯托布盧斯成了猶太和加利利的統治者。

然而沒過多久,大名鼎鼎的龐培來到了東方。海爾卡努斯立即趕去求見龐培,親自向他陳述自己的理由。

亞里斯托布盧斯一得到消息也馬上趕到了羅馬軍隊的營地,向龐培說明自己這方面的理由。他還向龐培解釋說,不論羅馬人打算在這個地方建立什么樣的政府,他亞里斯托布盧斯都是最聽話的人選。

龐培還沒有聽明白雙方的陳述,一陣軍號聲響,又一個代表團來到了軍營。

這回來的是法利賽人。他們向龐培說明,猶太人民對于兩位王子都已厭倦至極,希望恢復原來法利賽式的神權政法。

龐培不耐煩地聽完了三方的陳述,但是他拒絕表態。只要商隊能夠從大馬士革安全地抵達亞歷山大就行,他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

他說,原亞述帝國地區,一些阿拉伯部族正在鬧事,他要前往討伐。在這期間,三方必須保持和平,等待他的裁決。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猶太人還是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絕望處境。亞里斯托布盧斯回到了他的首都,他的表現儼然是全猶太的國王,可以在自己的領地內為所欲為,仿佛這個世界上連一個羅馬的士兵都沒有。

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龐培征討阿拉伯人奏捷歸來。龐培一回來,立刻責問為什么不遵守他的命令。

亞里斯托布盧斯不識時務,又采取一個致命的步驟。

他企圖效法他祖先的榜樣。

他退到了圣殿之內,切斷了這座堡壘同城市的其他部分聯結的橋梁,公開造反。

戰斗雙方力量懸殊。長兄海爾卡努斯站到了敵人一邊。對圣殿的圍攻采用了當時最有效的方式。

圍攻持續了三個月。

圣殿內,守軍的糧草越來越少。

而置之死地更增加了他們的戰斗決心。

海爾卡努斯站在羅馬人一邊,使他們覺得自己是耶和華神圣事業的捍衛者。

龐培從逃兵的口中了解到守軍的宗教狂熱。回想起亞述人幾十年前所采取的辦法,下令在安息日發動總攻。

這是基督誕生前六十三年的六月。

羅馬的軍隊猛攻猶太人的堡壘,奪取了圣殿,俘獲了全部守軍。

據傳說,那天有一萬兩千萬名士兵被殺死。

被俘軍官一律斬首,亞里斯托布盧斯和他的妻子兒女則被帶到羅馬,在凱旋的隊伍中游街示眾。

然而他們后來獲準定居在羅馬的一個郊區,成了最早的猶太僑民。在使徒保羅和彼得時代的歐洲歷史中,猶太僑民具有重要的作用。

攻打圣殿的戰斗結束后,羅馬人并沒有摧毀圣殿,而且允許圣殿繼續用作禮拜場所。羅馬人的這種明智有節的處理方法貫穿于他們的歷史。然而龐培并沒有因為他的寬宏大量而獲得報答。

在一次巡視中,出于強烈的好奇心,龐培帶著隨從人員進入了圣殿的至圣所。

然而對于猶太人來說,不潔的外邦人哪怕是踏進這個房間,哪怕是一小會兒都是對神靈的褻瀆,一定要受到耶和華的嚴厲懲罰。

他們永遠都不能原諒龐培。

不論龐培為自己這些新的臣民做了什么好事,都抵償不了這一次對他們的宗教尊嚴的冒犯。

當然,龐培根本不知道干了什么。

照他看來,他非常仁慈了。

他允許海爾卡努斯返回耶路撒冷,為安撫法利賽人,還任命他為大祭司。最后,他還授予海爾卡努斯總督頭銜。這是一個有時授予前獨立君主的頭銜,雖然沒有什么實權,但卻能夠滿足被征服民族虛榮心。只要順從羅馬人的指示,羅馬人就毫不吝惜地授予這一榮譽頭銜。

如果海爾卡努斯是個能干的人,那么即使到了那時,他的國家也仍然有可能免于徹底毀滅。

可是他是個無能之輩,因此很快就失去了所剩無幾的名譽。

大約三十年前,海爾卡努斯和亞里斯托布盧斯兩人的父親吉尼亞斯在位的時候,任命了一個叫安提帕特的人為耶路撒冷以南的埃多姆地區的長官。

這個與眾不同的安提帕特喜歡玩弄權術,渾水摸魚。

他裝出一副對海爾卡努斯忠心耿耿的樣子,經常提出一些考慮周全的建議。然而他的建議給猶太這塊土地帶來更多麻煩和更混亂的局面。

安提帕特就這么玩弄這套把戲如魚得水,很快就得到了羅馬人的欣賞。

當龐培與他的對手愷撒在羅馬開戰的時候,安提帕特不動聲色,靜觀勝負。

基督誕生前四十八年,龐培戰敗,安提帕特則急忙與愷撒聯盟。

為了回報他的忠實支持,愷撒授予他羅馬公民的榮譽,還默許他統治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

這位“新公民”充分利用了他的有利地位。

他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

他的猶太臣民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他們不必再為羅馬軍隊服役,他們獲準修復耶路撒冷的城墻。

他們也不再交納重稅。

他們基本上恢復了司法和宗教的獨立地位。

但在法利賽人眼里,安提帕特并沒有比龐培強多少。法利賽人指責他是外邦人、暴發戶、篡權者,說他根本沒有資格繼承大衛的王位。

法利賽人想擁立亞里斯布盧斯的兒子、亞歷山大·詹奈斯的孫子安提戈納斯為王。這表明,在他們的心目中,西亞的主人不是羅馬人,而是他們。

然而,安提帕特比他們高明得多,他一步步地在實現著他的計劃——消除馬加比家族王朝的勢力。

他朝著自己的最終目標穩步前進。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萬事俱備之時,他卻被一個朋友毒死。不過他的兒子希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取得了成功。

安提戈納斯在別人的鼓動下,魯莽而愚蠢地發動了起義。

這次不合時宜的暴動以慘敗告終。

安提戈納斯和一小股士兵逃到圣殿。經過長時間的圍困和圍攻,他不得不投降。

羅馬人這一次沒有寬恕他。

盡管羅馬人給了猶太人多種特權,而猶太人的回報卻是不斷地造反。

這一次羅馬人決定殺一儆百。

安提戈納斯被當成一個普通的罪犯,被當眾鞭笞之后斬首。

馬加比王朝就此滅亡,安提帕特之子希律登上了王位寶座。

他娶了海爾卡努斯的孫女瑪麗安妮,由此表明與猶太人的合法統治者建立了微妙的親戚關系。

這樣,依靠羅馬軍隊的力量,希律成了部分猶太人的國王。

這是在我們的時代開始前三十七年,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安岳县| 青浦区| 福海县| 武邑县| 万盛区| 炉霍县| 耿马| 清原| 福泉市| 屯昌县| 德保县| 于都县| 手机| 江孜县| 德江县| 通山县| 吉林省| 南川市| 铜陵市| 南郑县| 乐昌市| 长垣县| 永清县| 旌德县| 贺州市| 大方县| 崇信县| 锡林浩特市| 黄平县| 呼和浩特市| 通海县| 大田县| 岢岚县| 苍南县| 龙州县| 行唐县| 庐江县| 拉萨市| 九江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