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一個猶太王國

掃羅和大衛為王時,猶太人還都是些不起眼的牧羊人,但當所羅門登上王位時,猶太人已是貿易和商業領域的重要角色,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猶太國家由松散的部落聯盟轉變為東方專制的強大國家。

猶太人在約旦河兩岸的山區和平原已生活了好幾個世紀了。

經過與迦南地區原住民和周圍四鄰的長年戰爭,猶太人終于獲得了一段比較和平的時期。

因為建成了新的道路,西部亞洲大陸的交通變得很方便,商隊通過這些道路,來往于孟斐斯、巴比倫、小亞細亞和阿拉伯。

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雖然這種變化是逐漸的、緩慢的。

猶太人本來就喜歡城市里的生活,在摩西時代,他們寧愿待在埃及貧民窟里受奴役,也不愿意接受上帝賜予的樂土——那荒涼的野外生活。摩西歷盡千辛萬苦才把他們從安全的高墻下的快樂生活中拉出來。

現在,各個部落可以自作主張了,摩西已經死了,他的偉大的繼承者約舒亞也死了。那段艱難和勝利的歷史已經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和牧羊人的生活是艱苦的,勞動時間長,沒有什么娛樂,而在繁忙的商業大道上,每一個貿易站都可以賺到很多錢。

抵制這種誘惑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很多人離開了鄉村,來到城市,富人越來越多,當然窮人也不見得少。民族的獨立和個人的自由都受到了損害,直到不可挽回地喪失了。

以往,在戰爭期間,有名的士師曾經以君主的權力統治國家。

但是沒有人敢稱國王。

人民不能接受他的野心。

踐踏人民自由者,必遭覆滅。

只有在國家危難時,人民才會服從他。一旦和平恢復,士師就只是相對獨立的各部落的名譽統治者,人們尊敬他,但離君臣關系還差得遠。

但是,如果一個社會由農業為基礎,轉到以工商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關心國家大事。他們也不希望別人來干涉他們的事,而讓他們自己照看他們的農田和商務。當然,他們也樂意讓一些職業軍人和祭司去照看好本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的基本利益。

和我們一樣,他們不喜歡納稅,但是,如果限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人們也就接受了,如此等等。這種變化的結果是,整個猶太社會一步步走向集權。最后,形成了絕對集中的王國,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變成了全面專制的東方獨裁國家。

這一切不是突然出現的。

像在自然界一樣,人類社會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偶然發生的,雖然看起來是突發的,但不為人知的原因也許已醞釀了幾百年。

一座山的崩塌,一個制度的滅亡,可以在幾分甚至幾秒鐘完成??墒窃诖酥暗臏蕚浜椭饾u瓦解的過程卻需幾代人來實現。

盡管能真正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人少得可憐,十萬人中也找不到一個,但猶太民族確實正經歷著一個過渡時期。

當然,這也許有些夸張,也有幾個人感覺到了國家、民族的危機。他們具有更敏銳的觀察力,他們發出了警告,這就是被稱為先知的人。

下面我們還會不斷提到先知,我應該先作一些解釋。

什么是先知,很難下定義。

也許最好的解釋是把他們稱為猶太民族的精神領袖。

他們中的有些人是偉大的詩人,但先知們遠遠超過詩人。

有些人有雄辯的天才,但他們不僅僅是演說家。

有一點是他們的共同點,他們都勇于堅持他們所認定的真理。

他們中的很多人非常偏激,不能容忍任何不同意見,但當問題涉及到原則的時候,他們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并能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無論什么時候,以色列國王或者猶太國王犯了錯誤,都會有先知站出來向他指出。

如果人民偏離神示的惟一的正路,他們就會大聲警告。

而如果國家犯了罪,一位先知就會出來預言耶和華的憤怒。

因此,先知的聲音變成了民族良知的具體表現。

在幾百年之后,當猶太國家被它自己的愚蠢行為葬送的時候,由大約五十個人創作的,代表民族良知的著作,成為以色列人民和猶太人民貢獻給人類的寶貴遺產。

在下面章節中,我們將敘述一段極其復雜的歷史階段。

首先,幾個半獨立的小游牧部落,演變成大衛統治下的王國。

大衛之子所羅門則在這個國家實行了獨裁專制統治。

暴政導致暴亂,猶太國家終于分裂為兩個王國,彼此仇恨,彼此爭戰,直到被東方更強大的鄰國摧毀。

接下來是一個異族統治和被流放的年代。

但是,虔誠的信徒只要有機會,就會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但沒過多久,猶太國家又被侵略,猶太民族的獨立歷史被終結了。但是猶太宗教的精髓穿過猶太和以色列的狹小疆界征服了整個西方世界。

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們會提到一系列的國王、女王和大祭司。羅波安、亞撒、耶羅波安、巴沙、米拿現、約阿施、亞瑪謝和另外的幾十個人。最后還有丑不可言的希律,他們用盡了卑鄙、暴虐的統治手段,在歷史中匆匆而過。他們在世的那些日子,充滿了謀殺與掠奪。但他們制定的法律早已被人遺忘,他們筑起的城市也已不復存在。

他們到處發動戰爭,不斷地慶賀勝利。他們征服新的領土,然后又失去。這些新領地的名字也已被時間湮沒。

他們的一切榮耀都已化為烏有,只有在迦勒底宮殿廢墟的磚石圖書館內偶然提及。

他們像其他數以千計的國王一樣,不值一提,最好是快點把他們忘掉。

惟一使他們被人們提及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本身,而是因為在他們的臣民中有幾位先知,這些人在三千年前的所思所想,在今天仍然顯得真實而崇高。

為了這個原因,也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應該了解以色列的歷史和猶太的歷史。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宗教演變的現實背景。

在上一章的敘述中,猶太士師還是撒母耳。

他警告信徒,他們將成為國王的臣民,而這個國王要拿走他們的財產和貨物,奴役他們的兒子和女兒,以供自己縱情享受。

但多數人希望這些發生。他們看到了偉大帝國的榮耀,卻沒有看到所要付出的代價。

于是,撒母耳著手行動,他要找到一位猶太王國國王的候選人。

他在甚比亞村找到了。這個孩子名字叫掃羅,父親叫基士,屬于便雅憫部落。

兩位猶太英雄是偶然相遇的?;康膸最^驢離群走散,找不到了。他派掃羅去把它們找回來。他從一個村子走到另外一個村子,但找不到一點線索。

掃羅實在沒有辦法,就去請教撒母耳。撒母耳看到掃羅,立即斷定這個小伙子將成為猶太的統治者。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掃羅,他大吃一驚,這個含羞的小伙子,無法承受這么重的榮譽。

當施涂油禮立掃羅為猶太國王的時候,掃羅是被從他父親的驢群內拉出來的。他藏了起來,想逃走,只要有可能。

可是,撒母耳是嚴厲的,掃羅只好認命,接受做國王的訓練。

首先,他要擔任軍隊的統帥,他要同腓力斯人、亞捫人、亞瑪力人和其他不服從的迦南部落作戰。

他要學習的還不只是這些。

撒母耳的信念是絕對地,無條件地服從耶和華。而掃羅是一個喜歡自由行動的年輕人,他感覺受到束縛。而且,他開始知道應該享用新地位帶來的好處。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軍隊打了勝仗,會有很多戰利品,撒母耳主張戰利品要交會幕,以備祭祀之用。而掃羅則認為自己和士兵應當留下一些。

最后矛盾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掃羅身為統帥,接觸各種人和事物,世俗觀念越來越多。

而撒母耳日漸衰老,他用很多時間坐在房間里看書、思考,他希望每個人都以他為榜樣,用所有醒著的時間做禱告。

掃羅沒有忘記自己的宗教責任,但他過于“實際”。

戰勝亞瑪力國王亞甲之后,掃羅決定給軍隊適當的獎勵,他把亞甲王的牛羊悄悄留了下來,而沒有上繳。更糟的是,他沒有殺死亞甲王,按照猶太的法律,他必須殺死一切俘虜。

撒母耳知道了這些事,他斥責掃羅的行為違背耶和華的意志。

掃羅并不認罪,而是試圖辯解。

他說,牛羊是養肥了用來祭祀的。

撒母耳看到掃羅不想承認過錯,就指責他不誠實,是兩面派。他警告,這種可恥的行徑使他不適合當猶太人的國王。

掃羅沒有再爭辯下去。

他回到了老家基比亞。

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傷害,不久他就以某種方式表達了他的情緒。

大家都知道撒母耳能預知未來,是很靈驗的星相家和占卜者。

掃羅當然也知道。于是他驅逐所有的星相學家或者干脆殺掉。

撒母耳非常憤怒,他針鋒相對,著手采取措施,他開始尋找新的王位繼承人,這次他要找一個尊重長者的智慧并且不像掃羅那樣獨斷專行的人。

他了解了一些年輕人的情況,有人提到一個叫大衛的人,是伯利恒的耶西的兒子,是路得和波阿斯的孫子。

這個孩子是個牧羊人,以勇敢著稱。

有一天他的羊群受到獅子的攻擊。還有一次是一只熊襲擊他的羊群,但大衛獨自一個人就殺死了這些猛獸,保護了他的羊群。

大衛還是一個不錯的音樂家,他不但會唱歌,還會彈豎琴,在一個人獨自放羊的時候他常常寫作歌詞,自己作曲,自己演唱。他創作的“詩篇”(歌詞)遠近聞名,各地的人遠道而來聽他演唱。

大家都知道撒母耳寵愛大衛,大衛注定前途無量。大家都說撒母耳選的人好,會給人民帶來幸福。

只有一個人沒有對這位年輕的豎琴家表現出熱情。

這就是掃羅。

他的良心使他不安。

他知道撒母耳是對的,他不該違背耶和華的訓示而留下那些牛羊。

他害怕大衛,整天惶惶不安,恨不能馬上除掉這個對手。但是,猶太人民關注著他們倆人的一舉一動,他又能做什么呢?

幸好,戰爭又來幫他的忙了,腓力斯人又打過來了。他們組建了新的軍隊,侵入掃羅的東部領土。

帶領腓力斯軍隊的是一個巨人,叫歌利亞。他高大得像一座房子,穿著猶太人聞所未聞的巨大鎧甲。

每天的早晚,他都在兩軍對壘的陣前耀武揚威地走來走去。對猶太人大聲叫喊著,問誰敢出來交鋒。

他惡狠狠地揮舞著一把七尺長劍,咒罵猶太人是膽小鬼,還罵了許多難聽的話,猶太士兵們厭煩透了。

一天又一天,幾個星期過去了,沒有人出來應戰,猶太士兵們為己方的膽怯而羞愧,他們希望能有人承擔起這個責任。

掃羅是統帥,他負擔全部責任,為什么他不能跟腓力斯巨人一決高下呢?

理由非常簡單,他病了。他沉默不語,別人對他講話他沒有反應。必須想個辦法治好他的病,刻不容緩。

古代人已經了解了音樂能夠治病的奇妙作用,有人提議用大衛的美妙歌聲來為掃羅解憂。這個主意好極了,這個孩子來了,他的演唱非常成功,掃羅感動得落了淚,心情也舒暢了許多。

但是他仍然沒有離開他的帳篷,猶太人按兵不動,歌利亞仍然天天叫罵,每到固定的時間,腓力斯人就走出工事圍觀,他們起哄大笑,直到笑得腮幫酸痛為止。

如果不是大衛有事來到兵營,這種情況不知還要持續多久。

大衛有八個兄弟,三個哥哥在軍隊里。

那時猶太士兵需要自帶軍糧。耶西的兒子捎信給父親,送些糧食過來。耶西叫大衛帶著玉米到軍營去。大衛來到了軍營,聽到人人都在議論那個巨人,似乎全軍的命運就掌握在他一個人的手里。

大衛想不明白大家為什么對這個人這么恐懼,畢竟他也是人嘛。大衛像所有生活孤獨的人一樣,也思考過宗教問題。他相信耶和華的神力。一個心懷正義的人,一定會得到耶和華的庇護,誰也傷害不了他。

他申請出陣,不要任何人幫助,獨自一個人去殺死那個巨人。

將士們說,這是狂妄愚蠢的想法。大衛的決心沒有絲毫的動搖。于是大家便為他上陣做準備。所有人(包括國王)都把自己的鎧甲送給他。

可是大衛拒絕了,他無需刀、劍、盾之類的東西。

他需要的只是耶和華的支持。

他到河邊,撿了一些圓圓的鵝卵石,帶著彈弓,出陣應戰。

腓力斯人看到一個小孩要和比他高一倍的巨人決斗,趕快叫他們的英雄出來,好好教訓教訓他。歌利亞用不著別人招呼,掄起巨劍沖了出去。

但沒想到,大衛射出的石子正打在巨人的右眼上,歌利亞一頭栽到地上,巨劍也丟了出去。

大衛迅猛地撲過去,抓起巨人的劍,用盡全力一揮,割下了巨人的頭。

腓力斯人一哄而散。大衛受到了熱烈的歡呼,成為民族的救星。

大衛立下這么大的功勞,掃羅不得不對這位民族英雄表示一下敬意。他請大衛來做客,但他心中的敵意并沒有消除。當他注意到他的兒子約拿單與這位伯利恒來的小牧羊人迅速建立了友誼時,他對大衛的態度由厭煩變成了仇視。

更令他難以接受的是,他的女兒愛上了這個英俊的紅發少年。掃羅對大衛說:如果你能殺死一百個腓力斯人,你就可以娶我的女兒。掃羅認定一百是個大數目,大衛沒等湊夠這個數目就會被腓力斯人殺死。

像其他事情一樣,大衛十分成功,他娶了米甲。兩個對頭成了翁婿。

掃羅的老毛病——神經質比以前更嚴重了。他的醫生已經想不出辦法,只好建議再聽聽音樂。然而,這一次演出差點使倒霉的豎琴家送了命。

那天大衛剛彈了幾個音符,掃羅突然發了狂。

他拿起一支長矛向大衛刺去,大衛一跳閃開。大衛再也不想見國王了,他從國王的帳篷里逃出來跑了。

掃羅的怒火轉向了他的兒子,他要殺死約拿單。但是隨從們抓住了他的手,才沒有使悲劇發生。約拿單的心里感到非常不安,他要向大衛解釋一下剛才發生的事。兩個朋友最后一次見了面,相互道別。大衛逃到沙漠里,躲在一個叫亞蘭的山洞里。

不久,大衛的藏身之處被掃羅的士兵發現了。幸好大衛事前得到了消息,軍隊到達時山洞空無一人,大衛早就跑掉了。

沙漠的生活枯燥乏味,大衛寫了許多詩歌。《舊約》里有一卷叫《詩篇》收集了其中的幾首。幾個世紀后,這些“詩篇”被精確地譯為英語,在這里我無需重復。而且我們要敘述的是猶太歷史,詩篇與此關系不大。但是它們是古代猶太民族精神的優美體現,與《舊約》中記載的無休止的內亂、戰爭相比,內容更具智慧、更優美。

我們接著講大衛。他現在處于長期曲折生活中最奇特的一段時期。他的地位與處境非常尷尬,從名義上說,他是猶太人的國王。因為撒母耳在亞甲事件后廢掉了掃羅,為大衛舉行了繼承王位的涂油禮。

但是,民眾跟不上這種千變萬化的政治變動,他們依然承認掃羅為王(雖然有點含糊)而把大衛看做是正式的繼任者,或者說是王太子,也隨時可以出任攝政王什么的。

不幸的是,在當時(現在也相同),有權者就擁有了百分之九十的法律。

掃羅,不管他當時以什么身份,卻仍然住在國王的帳篷里。周圍簇擁著侍衛和隨從。他還統率著一支裝備齊全、忠實于他的軍隊。

而在法律上大衛卻是一位逃亡者。他藏在荒野中的山洞里,不能在任何一個城鎮、村莊露面,因為有被捕的危險。

后來,大衛成為猶太民族無可爭議的統治者后,這段歷史就需要加以巧妙的解釋,因為我們的英雄當時很像土匪頭子,更有甚者,他還曾經投靠腓力斯人。

但是,我們不能苛求大衛,掃羅對待他是不公平的。但是大衛很寬容地對待掃羅,始終尊敬他,這表現了大衛的品德。

用現代的標準來看,掃羅可以算是一個瘋子。他急速地在全國跑來跑去,一刻也安靜不下來。

有一天,掃羅正穿過沙漠,天黑了。他走進一個山洞,這正是大衛藏身的地方。大衛看見了這個不速之客進來。他藏了起來。

等到半夜,掃羅睡熟了,大衛爬過去,割下了客人的一塊衣襟。第二天,掃羅離開的時候,大衛追上去,拿著那片衣襟叫住他。

“瞧瞧這個,”他說,“我的國王,你可以想想我可能怎么做,但是我沒有。昨晚你可以死在我的手下,但是我放過你,而你卻還在迫害我。”

掃羅雖然明白大衛沒有錯,但他像一個完全喪失了理智的瘋子。他恨大衛。

所以雖然他含含糊糊地表示歉意,并撤回了士兵,卻沒有請大衛回到宮殿去。

不久,撒母耳去世。大衛和掃羅在葬禮再次相遇。但雙方沒有實現和解,又僵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后來,掃羅在永不停息的旅行中又一次落到對頭的手中。

掃羅這個人,在心底里一直是一個樸實的猶太農民。他住不慣城市,不愿意待在屋子里。只要有可能,他就要待在沙漠里,他一次次離開城鄉來到寧靜的野外。有一天下午,天氣炎熱,他在一塊大石頭下睡著了。而這塊石頭是大衛平常用來聆聽太陽和風的聲音的地方。他把聽到的神的啟示寫成詩歌。

掃羅的親戚押尼珥元帥睡在國王的旁邊。他們來的時候大衛在旁邊的山上早已看到他們,他悄悄地從山頂爬下來,來到巖石邊,拿走了押尼珥的矛和盾,又回到山坡上。

然后,他大聲叫道:“押尼珥,喂,押尼珥?!?

押尼珥醒了,大衛大聲責備他,身負保衛國王的重任,卻讓一個陌生人拿走了他的刀劍,他算什么忠實的仆人啊,等等。

即使是內心充滿痛苦與怨恨的掃羅,也不得不承認大衛的寬宏大量。大衛第二次饒了他的性命。他對大衛說,過去對大衛的迫害,他很抱歉,現在請大衛回來。

大衛收拾起他的東西,回到了宮廷,可惜沒有能夠待多長時間。

掃羅的狂躁一天比一天厲害,幾個星期之后,掃羅就和從前一樣了,大衛已經不能安全地出入宮廷了。

本來,作為受過正式涂油禮的合法統治者,大衛有權要求自己的權利,但他知道掃羅的日子不多了,他不想逼迫他。

他走了,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那位老對頭。

不久,大衛來到邊界上的洗革拉村,定居下來。這個地方屬于迦特王亞吉。

大衛在這里的生活并不愉快。

大衛似乎很有吸引力,他的身邊總是圍著一幫愛冒險的小伙子。他們希望通過為大衛當隨從或當兵來發財。

大衛在野外的時候就是這樣,有一段時間他擁有四百名志愿兵。在我們現在看來這是個小數目,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上百萬的大軍。但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四百人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了。大衛差不多就是一個省的統治者。有關他的許多傳奇故事流傳至今。

大衛似乎自封為附近居民的保鏢,保護他們免受強盜的搶劫。有這么一個故事。迦密有一個富戶叫拿八,拒絕交保護費。大衛大怒,集合起人馬,準備把拿八全族殺光。拿八的妻子亞比該得到消息,急忙帶上禮物去見大衛,她說了很多好話,才使這位大英雄平息了怒火。

亞比該回到家里,她的丈夫正醉酒未醒。無法告訴他發生了什么事,第二天一早,她才把差點大禍臨頭的事告訴拿八,拿八一嚇,嚇出了病,十天以后就死了。

這下亞比該成了寡婦,她與大衛會面之時,大衛對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聽到她丈夫的死訊,大衛馬上向她求婚,亞比該同意了。

大衛對米甲(掃羅的女兒)早已厭倦了。他把她送給了迦琳村的一個朋友,而他自己則娶了亞比該做妻子,并把他帶到了希伯倫,在那里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名叫基利押。

但是新婚并沒有解決其他的問題。保鏢業務寥寥無幾,而身邊總是有那么多追隨者,收支無法平衡。最后,這個戰勝腓力斯人的猶太民族英雄,差一點加入腓力斯人的陣營。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亞吉王(他的東道主)忽然通知他,腓力斯人要向猶太人開戰,他亞吉王按照約定應該前去支援,而大衛接受了他的恩惠,理應和他站在一邊。

大衛一時處境尷尬,他含含糊糊地答應了,盡量拖延時間,最后無奈,只好進了腓力斯人的兵營。幸好腓力斯人的統帥感覺這支隊伍太不可靠了,便悄悄告訴大衛,讓他們回到洗革拉去吧,就不勞動他的大駕了。

當他回到家時,發現亞瑪力洗劫了洗革拉,大衛帶兵追擊,打敗了他們,只留下了四百人,其余的全部殺掉。然后回到村子過起了和平的生活。

腓力斯人按期發動進攻。結果出人意料。

掃羅聽到敵人入侵的消息,他陷入了深深的意志消沉之中。

他覺得最后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他對自己對家人的命運感到絕望了。于是他想尋求巫師的幫助。但是這個國家里的巫師不是逃走就是死去了,這是執行掃羅的命令的結果。

最后,有人說在隱多珥有一個女巫。

半夜(白天他覺得沒臉去),掃羅去見那女巫,女巫不肯接待他,因為巫術是違法的,她不敢開門。

掃羅一再保證她不會受懲罰,而且如果能讓他與一個死去的人談話,她還可以得重賞。

女巫問他想與誰會晤,掃羅說他想見他的老主人撒母耳。

于是地上徐徐升起一個穿黑袍的老人的影子,這就是撒母耳的陰魂。

活著的國王掃羅與死去的老士師撒母耳就這樣會面了。撒母耳告訴掃羅腓力斯人將帶給他厄運。

掃羅一聽到這句話就昏過去了。

但是,這個身經百戰的老戰士,有一個勇敢的靈魂。

第二天,他就向腓力斯人發動了攻擊。

到了中午,掃羅的軍隊全部覆滅,他的三個兒子,約拿單、麥基舒亞和亞比拿達都被殺死了。掃羅本人則自己用劍刺穿了自己的心臟。他想起英雄參孫,所以他寧愿自殺也不愿落入敵手。

腓力斯人找到了掃羅的尸體。

腓力斯人割下了他的頭,傳示全國,以便讓腓力斯人盡情歡呼。

他們取下掃羅的盾牌、矛和鎧甲,送到他們的亞斯他錄神廟里,與其他戰利品放在一起。

然后,他們把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的無頭尸體釘在伯珊的城墻上。

基列雅比的村民聽到這個消息,他們決定搶回曾經解救過他們的恩人的遺體,他們趁著黑夜潛入伯珊城,把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的尸體偷偷運回來,埋在本村神圣的老柳樹下。

這個可怕的消息是以一種怪異的方式傳到大衛那里的。有一位腓力斯人一心想討好猶太人的新國王,他騎著快馬趕到洗革拉村,告訴大衛他的對頭的死訊。

他還詳細描述了掃羅及其兒子被殺的經過。

他吹牛說:“我在基列波山附近遇到他們,我知道他們是您的敵人,我就把他們都殺了。”

他沒有得什么獎賞,大衛下令將此人吊死。然后他沉痛地懷念他的老主人和他深愛的朋友約拿單。

和以往一樣,他用詩歌表達他的悲傷。他寫了一首歌,第一句是“以色列啊,你的榮耀被扼殺,偉大的英雄為何戰死沙場”。全文記載在《舊約·撒母耳記》。

接著他禁食幾日,表達哀思,讓全國人民了解他的悲痛心情。然后,他準備好繼承王位。

他向耶和華請示先到哪里,耶和華指引他到希伯倫山。

猶太所有部落的代表在那里迎接他們的新國王。大衛正式舉行了涂油禮成為掃羅的繼承人。

大衛在位四十年,一直是絕大部分猶太領土的統治者。

他具有很強的行政能力,否則,他是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完成看上去幾乎無望成功的事業。

首先要解除腓力斯人的威脅。幾百年來,經過無數次的戰斗,猶太人都沒有取得成功,有幾次,似乎腓力斯人的力量枯竭了。但幾年過后,他們又回來了。他們能征善戰,兩軍相遇,總是他們得勝。所以在猶太國家的獨立完結之前,他們每年都得向這個可恨的鄰居進貢。

還有(更糟糕的),大衛要應付部落之間沒完沒了的爭執。各部落之間相互忌妒,就像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一樣。

他們要求有一個國王。可是現在有了國王,他們又抱怨國王有太多的權力。

即使是像大衛這樣有崇高威望的統治者,在懲罰一名犯法的軍官時,也不能克服私心,執法如山。

大衛的侄子約押在軍隊中位置顯赫,他殺死了掃羅的親信押尼珥。大衛沒能處死約押,僅僅是厚葬了押尼珥,草草了結。

約押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大衛會因此而后悔。

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不屈的意志逐漸成為這塊土地上的絕對主人。

不久,掃羅的一個兒子的仆人殺死了他們的主人。大衛這時已做好了準備,他下令將兇手吊死,并宣布,以后誰再觸犯法律,一律處死。

猶太人這才明白了必須對耶和華有敬畏之心。

然后,大衛又采取了許多有利于王國的措施。

他把首都遷到位于交通要道的耶路撒冷,這是連通非洲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必經之路。

他在耶路撒冷為自己建了一座宮殿。

這件事完成后,他開始計劃建一座圣殿來取代會幕。

從牛車將約柜從腓力斯拉回來的那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后,圣物就一直放在基列耶琳村的亞比拿達家里?,F在是把它放在一個合適地方的時候了。當猶太人在沙漠里流浪的時候,會幕就算不錯了。但現在猶太人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就需要一個真正的圣殿了。人們覺得建造一個圣殿是全民族的責任。

第一步,先將約柜運回耶路撒冷。

大衛親率大軍迎接約柜,約柜由祭司抬上車,亞倫拿達的一個兒子烏撒負責駕車。

但是車輪陷入車轍里,牛失前蹄,約柜幾乎傾倒,烏撤下意識伸手去扶住,以免約柜倒下。

他立刻被砸死了。

根據古老的猶太法律,只有祭司有權接觸約柜,世俗之人接觸約柜即為犯法。

興高采烈的迎接隊伍停止下來,烏撒被埋葬了,約柜暫放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里。三個月后,大衛再次帶來迎接的人馬,約柜又被搬上車。

這次安全運抵耶路撒冷,約柜被立在一個新的會幕里。后來,大衛的繼承者所羅門將它建成為一座著名的圣殿。

從此,耶路撒冷不僅是猶太王國的首都,也是所有亞伯拉罕后裔的宗教中心。巴勒斯坦有許多圣殿,但論建筑的宏偉壯觀都無法與耶路撒冷圣殿相提并論。

而且,壟斷祭司職務的米利人非常聰明,他們堅決捍衛自己的特權,無條件擁護國王。國王也有所回報,下令關閉全國所有的其他的祭祀場所,迫使大家都來首都朝拜。

大衛把宗教事務處理妥當,便開始關注軍事領域。

首先,他劃定了王國的邊界。

其次,他徹底打敗了亞捫人,使他們再也不能干擾猶太人。

第三,他同腓力斯人訂立了協議,大衛獲得了寶貴的和平。

從世俗的觀點來看,大衛的王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高高在上的那個人的私生活就不那么妙了。

絕對的權力使他驕縱無度。

像撒母耳一樣,大衛是一個善良的人。他英明、仁慈、好心腸,即使對敵人也是一樣。他對掃羅惟一活著的孫子十分關照,這個孩子也是他的至交好友約拿單的兒子。

這個孩子雙腿殘廢。大衛把他收為養子,一直到死,大衛都與他一同住在宮殿里。

但是,一旦涉及到他的個人生活,大衛的表現比他最糟糕的臣民,在卑鄙與殘忍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天傍晚,他在屋頂乘涼(這是猶太人的習慣),看到一個美麗的女人。

他立刻被吸引住了,他要娶她為妻。

但是,經過調查,她已嫁給了赫族人烏利亞,烏利亞是約押手下的軍官,正在前線服役。我們也許記得,約押就是那位殺害了押尼珥卻沒受懲罰的人。

說真的,大衛應該忘掉那個女人。但他沒有那樣做。

相反,他主動邀請烏利亞進宮做客,熱情款待一番,賜予禮物,然后讓他回部隊了。大衛讓烏利亞帶一封信交給約押,信中指示把烏利亞放在最危險的地方,使他容易被殺死。

約押在道德上趕不上一個罪犯,正適合安排這種冷血謀殺。他不但不警告烏利亞,相反他恭維這個倒霉蛋,說他英勇無敵,所以能勝任最危險的任務。烏利亞沒有任何的懷疑,高高興興地擔任了先鋒官。

戰斗開始,約押認真地執行他的計劃。

烏利亞一馬當先,沖過去。

約押一聲令下,所有的士兵都撤回來。只留下烏利亞一個人,他被敵人殺死了。

他的妻子撥示巴成了寡婦,不久就嫁給了大衛。

大衛認為耶路撒冷的人民不會知道他的丑事,但是,他錯了。

前線的士兵們知道這件事,他們告訴了親友,在一個小國,這種事傳得很快,不久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國王想得到別人的妻子,先害死丈夫,然后霸占了妻子。

但是,國王就是國王,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國王是不會做錯事的。

有些人則不敢講真話,他們害怕被吊死或被投進監獄。

下面,就是我們所說的猶太歷史上的偉大時刻之一。

當所有的人都沉默的時候,偉大的民族良知說話了。

先知拿單來到大衛的宮廷,他聽到一個故事,想說給國王聽。

拿單說:“從前,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相鄰而居,富人有很多的羊,而窮人只有一個小羊羔。窮人愛他的羊,像愛他的親兒子一樣,每天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小羊羔。天冷了,則把羊羔抱在懷里,害怕凍壞了它?!?

“有一天,富人宴請賓客,要殺一只羊,他可以殺自己的羊,但他不這樣做,而是把鄰居的小羊偷來宰殺了?!?

大衛聽到這里,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怒。他說,這是他聽到的最可恨的罪行。

他一定要嚴辦。

那個窮人要得到七倍的賠償。至于那個壞蛋,要立即處死。

于是拿單站起來說:“我的王啊,那個人就是你啊,你為了得到烏利亞的妻子而殺死了他。耶和華將降災禍于你和你的家庭,你和撥示巴所生的孩子將以死來為他的父母贖罪。”

大衛又害怕又后悔,不久,他的孩子病了,預言開始應驗了。大衛在頭上撒上塵土,向耶和華懺悔,七天七夜,大衛不吃不喝,第八天,孩子死了,先知的預言完全實現了。

大衛認為是自己殺死了親生的兒子,他向耶和華懺悔,殺害烏利亞是他的罪過,他錯了,請求耶和華寬恕。大衛的悲痛顯然是真誠的,感動了耶和華。所以接下來沒有受到進一步的懲罰。

不久,大衛又添了個兒子,叫所羅門。大衛欣喜萬分,許諾要讓這個孩子當繼承人,把其他的孩子排除在外。

這對王位的合法繼承人押沙龍和亞多利雅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亞多利雅無所謂,對這事不太關心。但押沙龍——其母親是在炎熱的敘利亞沙漠出生的——是一個狂熱的青年,他開始陰謀造反。

他費盡心機去討好耶路撒冷人民,他是個金發披肩的漂亮年輕人。哪里熱鬧,哪里就有他,他把自己打扮成窮人的保護人,反對富人的壓迫。由于大衛日益專橫,賦稅越來越重,到處是受苦含冤的人,他們遇到這個突然失去王位繼承權的王子,都樂于向他訴苦。

這樣煽動了四年,押沙龍認為他已有足夠的追隨者。于是借口到希伯倫去向耶和華還愿而離開耶路撒冷。實際上他是打算起兵叛變了。

這是對大衛的沉重打擊。

在所有的孩子中他最疼愛押沙龍,而且他知道對押沙龍不太公平。

他不想和自己的親骨肉打仗,于是他離開了宮殿,渡過約旦河,住在瑪哈念村去。

他出走后,國內陷入了內戰之中。在面臨失敗和屈辱的時刻,人民想起了大衛是殺死巨人歌利亞,領導猶太人民戰勝腓力斯人的偉大統帥,而忘記了那個霸占別人妻子的大衛。

人們開始團結在國王周圍。

這樣,整個國家一分為二,一部分人支持大衛,另一部分人支持押沙龍,但支持國王的是大多數。

兩支軍隊在約旦河以東的以法蓮森林打了一仗。戰斗開始前,大衛請求部下寬待押沙龍。他一直在內心深處關心著這個孩子,雖然他可恥地背叛了。

國王的軍隊與王子的軍隊戰斗了一天,傷亡很大,直到傍晚的時候,國王的軍隊才占了上風,押沙龍后撤了。

騎著驢的押沙龍拼命逃跑,不料一枝粗樹枝掛住了他的長發,毛驢受驚跑掉了,押沙龍被吊在半空中。

大衛的一個士兵看到了他,士兵記著國王要求寬待押沙龍的要求,沒有殺他,跑回去,報告了約押。

約押這個壞蛋可沒那么多規矩,他跑到押沙龍被吊的地方,拋出長矛,刺死了他,尸體扔在橡樹下的一個坑里。

黑奴跑到國王的帳篷里,歡天喜地地報告敵人已被打敗了,押沙龍也死了。大衛高興不起來,他傷心欲絕。

他想起先知的預言和自己的罪過。

雖然他勝利了,叛亂的部落紛紛求和,但是可憐的押沙龍再也回不來了,大衛在宮殿里走來走去,號啕痛哭。

不幸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國王越來越衰老,日落西山。他再也沒有力氣領兵打仗了。但是腓力斯人又入侵了。

接著,押沙龍的弟弟亞多利雅叛變了。

這倒提醒大衛采取了他最后的偉大行動,將所羅門加冕為王。

亞多利雅知道所羅門比他精明得多,他立即向弟弟投降,得到了寬恕。

大衛已經不注意這些事了,他坐在宮殿深處的黑暗角落里,喃喃自語,懷念他那敢于反抗父親而被殺害的兒子押沙龍。直到仁慈的死神結束他的生命,他的心才得到了平靜。自從大衛違背了摩西和約舒亞傳下來的戒律后,他再也沒有得到安寧。

所羅門現在成了猶太人的王,自從第一批先驅者離開烏爾,定居在“大河”(幼發拉底河)兩岸的山區和平原以來,許多事情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如果亞伯拉罕要請客,他會叫仆人去殺一只羊。

但所羅門就不同了。他每天的餐桌上有下列東西:三十歌珥面粉,七十歌珥玉米粉,十條肥牛,二十條瘦牛,成打的鹿、獐、雞和別的野味。

亞伯拉罕遷到一個新地方,他就搭一個簡單的帳篷,睡在幾塊舊地毯上。

而所羅門用了二十年時間為自己造了一座宮殿,他吃飯時用純金制作的盤子。

這些事說起來很有趣,但卻要花費驚人的金錢。幾百年之后,當猶太人在巴比倫流亡,并記錄這段歷史時,喜歡回顧所羅門王時代的奢華與榮耀。按他們的說法,所羅門王是幼發拉底河與地中海之間無可爭議的主人。

但是,這位萬能君王的臣民們被迫為所羅門所有工程義務勞動,每年還得交納稅金,用來維修王宮、圣殿、米羅的法梯城堡、耶路撒冷的城墻以及三個所羅門建造的邊界城市。他們對此心懷不滿,隨時準備造反。

幸好,所羅門是一個聰明人,他適當地控制住宮廷開支。

像約瑟和其他的猶太領袖一樣,所羅門也經常夢到神的啟示。繼位不久,他就夢見耶和華問他:你想得到什么。

所羅門回答說,他想得到智慧,在古希伯來語中這個詞既可以譯成智慧,也可以理解為狡猾。

所羅門確實是二者兼而有之,他從不魯莽。

作為國王,所羅門還兼任國家的大法官。送來的第一個案子是兩個婦女爭一個嬰兒。所羅門命令把嬰兒一分為二,一人一半,他知道下面會發生什么。

那個真正的母親乞求不要殺死嬰兒。她說:“如果是這樣,我寧愿把孩子讓給那個女人,不能害死孩子?!?

諸如此類聰明的判決,讓老百姓心悅誠服,使所羅門的威望深入人心。即使是到了晚年,他做了許多愚蠢的事,也動搖不了臣民對他的愛戴。他就這樣統治了四十年,從公元前九百四十三年至九百〇三年,在位期間,花錢如流水。

首先,他營造宮殿,這是一座宏大的建筑,有無數的大廳、庭院,而且都通向圣殿。在圍墻里面有一座武器庫,一座國王召見群臣、辦理案件的大廳,還有許多高大的房間,供國王和他的隨從居住。嬪妃們則住在后宮里,躲開了群眾好奇的視線。

所有這些都以石頭為原料,用香柏木裝飾,經過二十年時間才宣布建成。

其次所羅門建造了圣殿,古代的圣殿不同于現代的教堂。沒有人講道,是信徒向惟一的神——耶和華獻祭的圣地,祭祀者整天川流不息。

所羅門的圣殿并不很大,只有九十五英尺長,三十英尺寬,大小同現在的鄉村教室差不多。

但是,這座建筑的投資卻達幾百萬之多。猶太人都是農民或者商人,缺少工匠。建筑所需的石匠、木匠、鐵匠都從國外請來,他們大都是來自當時(三千年前)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中心腓尼基。

今天,推羅和西頓是平常的小漁村。在所羅門時代,這里卻是繁榮的港口,足以令前來觀光的猶太人眼花繚亂,驚羨不已。

大衛曾與推羅的君主簽訂了協議。現在所羅門又與西頓的國王訂立聯盟。

猶太國王每年向西頓提供糧食,而西頓國王希蘭則把一定數目的船交給猶太人使用。另外還派工匠參加圣殿的建造。

猶太人的船(租用的)航行到了地中海的所有港口,遠至西班牙的他施。他們滿載金子、寶石和珍貴的木材而歸,以供建造圣殿之用。

但是,地中海太小了,所有出產不足以滿足偉大君主的需求。他決定與印度建立貿易關系。他請來了腓尼基的造船師,在紅海東部亞喀巴灣的以甸迦別鎮附近造了一座船塢,他們建造的船只,遠航到了俄斐(在非洲的東海岸或印度的西海岸),載回檀香木、香料、象牙。在登陸后則由駱駝隊運到耶路撒冷。

與金字塔(當時已建成三千年了)以及提伯斯、孟斐斯、尼尼微和巴比倫的建筑相比,所羅門的圣殿算不了什么。

但這是第一次一個西亞的內族小國實現了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連阿拉伯著名的黃金產地示巴的富豪女王,都受到吸引,正式前來拜會所羅門,向他致敬。

可惜,在外國的史料中,沒有關于圣殿的記載。只有在《舊約》的“列王記”中有較詳細的記述。這時已是所羅門死后的幾百年。當時人民一致認為修建圣殿花費了十八點八萬他連特的金子,一百零一萬七千他連特的白銀,換算成現在的磅是五億磅。但這個數字是古代黃金供應量的五十倍,顯然數字是夸大的。而由于圣殿沒有留下一塊石頭,原址又埋在地面一百尺以下。所以難以做出正確的估計。

然而,根據古代的傳說,摩利亞山曾經聳立著許許多多的建筑物,它們是在猶太人出埃及后的第四百八十年開始建造的(這是《舊約》上第一個肯定的年份),在第四百八十七年完成。

所有的準備工作,鑿石、鋸木都是在遠離摩利亞山的地方完成的。這樣,當工程正式開始后,噪音就會減小到最低的程度。

那時的猶太人不喜歡住石頭房子,他們不習慣光禿禿的墻壁。因此,圣殿的地面,墻壁和天花板都以柏木板加以鑲嵌,再貼上金箔。圣殿的中心——至圣所,是一個三十平方米見方的小房間,里面站立著兩位木雕的巨大天使,在他們伸展的翅膀的護衛下面放置著約柜。這個普通的木柜子已隨猶太人漂泊了六個世紀,里面的兩塊石板,刻著神圣的約法,這是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示時,耶和華顯靈后刻下的。

小屋里莊嚴肅穆,只有大祭司可以在每年的贖罪日接近一次圣靈。

那一天,大祭司脫掉官服,換上純白的衣服。一手拿著香爐,里面有祭祀用的幾塊炭,另一只手拿著金碗,盛著祭祀用的牛血。他把牛血灑在地上以示贖罪。

然后他就退出,隨即關閉以香花和棕櫚圖案裝飾的包金大門,只留下無聲的天使雕像守護著約柜。

神堂在至圣所的旁邊,用杉木板隔開,這里才是圣殿里忙碌的地方。

香壇就設立于此。猶太教律規定祭祀者應將牲畜的血灑于香壇之前。

從早到晚,神堂里人聲牲畜聲一片嘈雜。

猶太教的教規復雜難懂。祭司們因此從中收取大量的錢財。他們隨意改變摩西訂立的規則,每條罪行都設立了特殊的贖罪形式。

窮人獻祭可以用餅和烤好的谷物,但如果是有錢人則非用牛羊不可,要牽到圣殿來,由祭司處理。

在圣殿的入口處便有牛羊出售,非常方便。所以圣殿前整天是牛哞哞羊咩咩的叫聲。最初,牲畜是由獻祭者自己宰殺,后來改由祭司操辦,獻祭的個人色彩就消失了。

殺死的牲畜被切成塊,血涂在祭壇上或灑在祭壇前,肉特別是有油的部位要放在祭壇上用火烤,銅制的祭壇放在廣場上,這樣烤肉的煙就可以直接飄上天堂。

祭祀完畢,祭祀者可以吃掉剩下的肉,也可以送給祭司。祭司和家屬就住在圣殿旁邊的三排建筑里,接受饋贈非常方便。

當圣殿竣工,準備開放時,所羅門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他邀請了所有的猶太領袖,齊集耶路撒冷。他們一起步行從耶路撒冷來到錫安迎接圣柜。

錫安是一座山名,是原耶路撒冷村的所在地。山上曾筑有當地土著耶布斯人的城堡。他們的國王被約舒亞所殺,但在后來的幾百年里,他們仍然是獨立的。

最后,錫安被大衛所占領,并被改名為大衛城。大衛王把它當做新首都的核心。

當年大衛從基列耶琳迎回約柜時,在王宮內搭建了一座會幕安放約柜。

所羅門就是從那里將約柜迎回,放置在至圣所里。

安置剛一完畢,云霧就在圣殿里彌漫開來,這說明耶和華的圣靈已經降臨,所羅門立即跪下,為他的人民祈禱。一個火球從天而降,燒光了祭壇上的祭品,所羅門和他的臣民們知道,耶和華對新的居所很滿意。

慶典的歡宴持續了兩個星期。

所羅門獻出了兩萬兩千頭牛和十二萬只羊,以供獻祭,其他人也盡力貢獻祭品。

這一切,使猶太人的名聲大振。他們的國家第一次引起了眾多國家注意。很多外國人前來訪問,而猶太商人則在埃及各城市,地中海及兩河流域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辦事處。

這是一個偉大的繁榮時代的開端。

不過擁有財富未必是一件好事,現在所羅門整日待在宮殿里,很少離開。他戒備森嚴,是第一個擁有騎兵警衛團的猶太統治者。到了晚年,他更是不理朝政,他已經不再把自己看做是樸素的牧羊人的國王,而是東方強大王國的絕對統治者。

為了國家的安定,所羅門娶了幾個強大鄰國的公主為妻。

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嬪妃,埃及人、摩押人、赫族人、以東人、亞捫人、腓尼基人,她們都保留了本國的宗教信仰。所以在所羅門的后宮里,同時存在著繁殖女神、太陽神和其他亞非異教神的祭壇。

有時,為了討好某個寵妃,所羅門會允許她建一座自己的小小的神廟,使她能像在尼羅河或亞蘭山的家鄉那樣祭拜自己的神。這件事能夠說明國王心胸的博大和擁有開放的觀點,但卻不能增加臣民對他的擁戴。因為人民只信仰耶和華這個惟一的神。

他們為修建圣殿,忍受了艱苦的勞役,而他們的國王如今卻拋棄了耶和華的圣殿,坐在了可恥的異教的神堂里。

人們極為不滿。

反叛的思想一直在醞釀,等到所羅門一離開人世,公開的叛亂就爆發了。

對于所羅門的晚年,我們知道得甚少。據說在《所羅門記》中有大量的記載,但可惜此書已失傳了。

所羅門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埋葬在大衛城祖先的墓地里。

他本來可以奠定一個強大國家的基礎,但他生活奢華,對宗教冷漠,使他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他剛剛死去,內戰的風暴來臨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宁海县| 张家港市| 池州市| 潼南县| 临高县| 普格县| 曲松县| 武清区| 正镶白旗| 罗源县| 灌南县| 阜南县| 宁国市| 达拉特旗| 宁阳县| 武城县| 天气| 奇台县| 增城市| 晋江市| 扎赉特旗| 敖汉旗| 横山县| 沙洋县| 柳河县| 恩施市| 乌什县| 册亨县| 陕西省| 台州市| 大渡口区| 石楼县| 栾川县| 丹寨县| 股票| 洪洞县| 潼南县| 车险| 科技| 新宾|